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灌水] 弄堂香味再回味:那些难觅的老上海风味美食

笃笃笃,买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吃侬额肉,还侬额壳,张家老伯伯,问侬讨只小花狗。深入人心的民谣,深入人心的老上海小吃,而今,还能寻觅到哪些?那些老上海的味道,你还记得多少?  桂花糖粥
 桂花糖粥是上海城隍庙的特色小吃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软糯的糯米加些红枣、核桃……煮到米粒开花,这时才撒下桂花和白糖。粘稠的糖粥,飘散着桂花的香味,入口是不腻歪的甜香,喉间悠长的香味让人怀念。
 油墩子
 上海的街头小吃,但现在非常少见了。看着老阿姨将调稀了的面糊倒入椭圆形的铁勺中,再加些葱花和萝卜丝,再盖上一层面糊,最后放入油锅中煎炸,出来的油墩子黄澄澄的,非常诱人,光是看着就让人直咽口水。

 包脚布

  据说在淮海战役里有很多支前的老乡们做了很多包脚布当干粮,送给前方的战士食用。而包脚布其实就是鸡蛋饼夹油条,但是和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东北杂粮饼不同,包脚布一般有黑色的老油条和普通油条两种可选,再加甜蜜酱抑或辣椒酱、适量的榨菜、香菜,包起来像旧时的铅笔盒一样,口感不同杂粮饼的干,是上海街头的经典小吃。
 柴爿馄饨

  一根扁担,两个小柜子,里头是一格格小抽屉,这就是柴爿馄饨的基本装备。用一双头削得尖尖的筷子沾点肉酱往薄如蝉翼的皮子上一抹,再一捏便成。煮的时候一定得放点猪油,撒上点虾皮、葱花、蛋皮丝、紫菜丝,这种美味上海已经很难找到。
 老虎脚爪

  本是老上海最为寻常的一种点心,将和好的面团揉搓成圆状,然后在面团上分切三刀,面团就成了“爪子”的模样,最后放进特别的器具里烤制而成,吃起来外脆内软,还有淡淡的甜味。现在上海只有南京西路的王家沙能看到。
 油氽馒头

  只有上海百年老店沈大成才能尝到的小吃,馒头皮的制法有些像南翔小笼馒头,包上馅料后氽炸时又用做酥饼的技巧,经过这样精心加工制作出来的馒头。形状小巧玲珑的,金黄色的很诱人,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溢。吃这个一定得趁热,余味无穷。
 蟹壳黄

  因长得像蟹壳而得名,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上海的一些老的糕点房才有,最正宗的是石门一路威海卫路口的吴宛饼家。
 葱油饼

  葱油饼的做法复杂,光是制作面团就得花费不少时间,使得这个儿时常吃的点心,现在很少能见到,而做得正宗的则更是少之又少。抹上了油和葱的面饼放在铁板上,得两面煎至金黄色才行,爽脆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糟田螺

  糟田螺是上海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烧好后的田螺还得放上陈年香醋才行。一般地方吃不到,是上海五味斋点心店和鲜得来点心店的著名特色风味小吃。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