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12-5-9 17:10
| 只看该作者
徐汇区枫林街道,有一位“说唱达人”:7岁小囡连彬尧成了上海说唱名家黄永生的“关门弟子”。小囡能唱出20多首上海说唱的段子,毫不含糊。在社区,连彬尧也很受“追捧”,每个周日下午,街道文化活动中心都有固定的说唱场子,他常常压轴演出。
最近,小囡有些忙,放学后要“加班加点”练习说唱,因为要参加5月10日的“上海之春新人新作”比赛;不过,这只是练兵,他的真正目标是8月份的“全国少年儿童曲艺大赛”。
5岁半会唱《金陵塔》
5月6日下午,徐汇区枫林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内,连彬尧正在“黄永生曲艺大家唱”剧场的后排“候场”。活泼,调皮,7岁的连彬尧不改本性,后脑勺还俏皮地留着一根细长的小辫子。再过一会,连彬尧就要上台,他要为大家表演上海说唱《山》。
说起连彬尧与“上海说唱”的缘分,外公卢智刚算是启蒙老师。卢智刚是个老戏迷,每天打开收音机收听沪剧、说唱节目,连彬尧也就这么听着,不经意间竟将广播里的内容都记了下来。“我就把广播里说唱的词、曲记下来,一句句地教给他。”外公说,一开始只是想教小囡说上海话,没料想他悟性非常好,学一两遍就能唱,200句的段子1个月就能练好。
就这样,5岁半的时候,连彬尧能用纯正的沪语表演难度极高的《金陵塔》了。
老师反复考察小徒弟
渐渐地,卢智刚发现自己教不了连彬尧了,“既然小囡对说唱这么有悟性,何不给他请位老师呢!”卢智刚想到了说唱名家黄永生。
黄永生回忆说,2010年10月,5岁的连彬尧参加 “曲艺大家唱”,唱了一段《金陵塔》。“没看到过这么灵的小孩,字正腔圆。”黄永生当时就有收他为徒的想法,但还要考察:他交给连彬尧一盘VCD,里面有自己的说唱《人》——五六百字的段子,交待连彬尧用一周时间背出来。
一周后,连彬尧背出歌词、还大致唱了一段。接着,黄永生又让连彬尧学唱《山》。《山》里面有十几个曲调,还有地方戏曲。不料连彬尧竟又完整地背出全曲,没漏一句唱词。
黄永生心里乐开了花,“说唱段子《人》、《山》,有的徒弟教三年也学不会,这个小囡一周就背出来。” 黄永生高兴地收下这个徒弟,而且宣称这是“关门弟子”。
连彬尧跟着老师学艺了,每周两小时,主要是练习基本功。例如,练嘴皮子的“宽板瓜子配阔板”;练面部肌肉的“冬瓜冬瓜,两头开花,一个冬瓜,两个冬瓜……十八个冬瓜。”诸如此类,还有许多。每天晚饭后,连彬尧至少要练半小时的说唱。
“上海说唱”唱得越来越好,连彬尧的知名度也一天天“涨”上去,“像电台的《说说唱唱》、《王小毛信箱》,电视台的《家庭演播室》、《欢乐星期二》等栏目,都邀请小囡去做嘉宾。”家里的原则是:选秀节目不去,外地邀请不去,“小囡要以学习为主,不能养成浮躁和功利的毛病。”
在结束采访时,连彬尧豪迈地表示,自己就是喜欢说唱,“我要把上海说唱的旗子扛下去!”
上海说唱
上海曲种,脱胎于独角戏。早期独角戏演员在翻场时,往往由上手唱一段小曲,下手操琴伴奏,唱词多是即兴创作,此即上海说唱的雏形。上世纪50年代,上海演员黄永生等人把早期一唱到底的形式发展成说、表、唱、做综合的形式,使这一曲种逐渐定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