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10-7-8 13:44
| 只看该作者
吃酸奶、补充益生菌,对健康好,吃太多肉会使体内产生不少毒素———这是广告勾勒的臆想,还是真有其事?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除了遗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寄居在人体内的共生菌群失调同样有可能引发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膳食是调节菌群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细菌入侵,人体就会发烧,这是显而易见的炎症。不过,人体内还存在另一种“温吞水”般的慢性炎症。这要从菌群说起。人体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共生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后者会产生内毒素,并在菌体死后将其释放进血液。动物研究发现,高脂肪食物会改变肠道菌群的构成,使革兰氏阴性菌的比例增高,从而导致血液中的内毒素浓度升高。而内毒素又会通过一系列反应,开启人体中的炎症通道,让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中,这就好比对免疫系统的游击战,日积月累会令机体疲于应对,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就不请自来了。
菌群的变化是否同样影响着中国人的健康呢?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林旭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与上海疾控中心合作,通过在上海社区人群中开展“营养、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项目,发现内毒素的结合蛋白与慢性代谢性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而内毒素作为一种外源性的诱导物,可能在激活慢性炎症通路和代谢紊乱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论文最近发表于权威杂志《糖尿病护理》。
在这次大规模人群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肥胖个体中内毒素相关指标比正常体重个体高出1.76倍;而且,血浆中内毒素相关指标高的个体,身体中所有“坏分子”、炎症因子的水平都相应偏高,而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的“好分子”又都偏少。“我们发现血浆中内毒素相关指标的浓度越高,罹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越大。”论文主要作者之一、营养所孙亮博士告诉记者,血浆中内毒素相关指标最高组的个体与最低组相比,罹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出2.5倍、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出4.5倍!
这项研究首次在国际上通过较大规模的人群研究证实:菌群生物标记物与慢性代谢性疾病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对于普通人而言,科学家提醒说,平时注意多吃点酸奶、蔬菜,少吃些肉,从菌群调节上说,的确会更有利于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得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