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闾丘露薇 - 生命是最重要的

闾丘露薇 - 生命是最重要的 ]

星期柒周刊原稿

------------------------------------------------------------------



法航447空难事件发生了一个星期了,虽然大家依然盼望着有奇迹出现,但是228名乘客的生存机会已经变成了零。空难发生的原因,可能永远成为一个谜,如果飞机的黑匣子没有办法在大西洋里面发现的话,而现在的现实问题在于,黑匣子的电池,只能够维持三十天,如果没有黑匣子本身发出的光线,要发现它,是不可能的事情。



空难事件全球震惊,大家迫切的希望知道,造成这个悲剧,是因为飞机的突发事故,还是设计缺陷,甚至会不会是恐怖袭击。因为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够想办法来进行预防,减低出现下一次的机会,甚至是完全杜绝。



用专业服务器搜索了一下华文媒体的报道,发现中国内地媒体对于这次空难表现出巨大的关注,报道的篇幅远远超过其他的华人地区,更突出的是,有很多的评论,甚至超越了空难事件的本身,而在其他的华文媒体上,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声音。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这架飞机上,有九个中国公民。



中国内地的网民也对事件倾注很大的注意力,在官方还没有公布遇难的中国乘客名单的时候,在一些论坛和博客上面,已经有了遇难者的名单,事后看起来,还非常地准确。当中因为本钢的六名遇难者本身是公司的管理层,因此也引发了很多的议论,包括是否是公费出差,甚至有很多幸灾乐祸的声音。



这可能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事情,因为对于空难事件,人们往往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对死者的哀悼,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生命的逝去,尤其是这种非正常的死亡,总是让人在错锷的同时感到悲伤。



法航在公布死亡人员名单上面非常地坚持,一定要取得家属的同意,而对于空难家属的安排,也尽量的尊重他们的要求,避免受到媒体的干扰。同样在巴西,这次的处理方法也和之前不同,给与了空难家属足够的空间。



身为媒体人,在这样的悲剧发生之后,当然希望能够第一时间采访死者家属,但是其实这也是一个新闻伦理问题,追访家属,特别是那些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家属,到底是出于公众知情权,还是为了满足人们窥探隐私的心理。教新闻伦理学的老师经常会举这样一个新闻实例,英国一个小镇的同性恋酒吧发生火灾,到底是否应该公布死者的姓名在媒体中引发争论,处于公众知情权,或许应该公布,但是这又涉及到将会让公众从而知道死者的性取向,而这则侵犯了死者的隐私。



中国一些网民的质疑,说到底当然不是针对这些死去的个人,就好像刚刚去世的央视主持人罗京,网络上也有同样的反应。人们的反应,是因为对于官员和官方机构的不满,而这种不满,说到底,则在于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在人们觉得,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只能够用这种极端的情绪和语言来发泄不满,而批评一个整体是危险而且空洞的,于是这些在体制内的人们,就成为了人们的替代品。



透过这样的情绪,大家看到的是一种民间和官方的对立。这样的对立为何会出现,根本的原因在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些民众,在日常生活当中,感受不到应有的尊严,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看到不公平的存在。而极端到认为,作为体制一部分的公职人员的死亡并不让人同情,说到底还是因为民众觉得,政府本身在对待生命的时候,没有让自己感觉到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尊重和珍视的。比如屡屡发生的矿难或者是其他的恶性事件,三鹿奶粉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这些事件里面,正是普通民众的生命受到了损害。要改变民众的这种心态,只有政府带头来做,政府需要具备一种人文的关怀,而这人文关怀,要让每一个民众都感觉到。具体表现在对于灾难事故处理的及时性,包括平时各种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人性化。



当我们谈论死亡的时候,如果不是我们相识的人,不是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死亡就会不那样的真实。死去的公职人员,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是官僚,代表的是一个官僚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在一些人的眼中,他们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逝去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幸灾乐祸的心态总是有失厚道。不单单是政府需要人文关怀,社会中的个人,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份情怀。



当一个社会,这样的情怀缺失,社会中出现一种暴疟的气氛的时候,民众当然需要反省,但是更重要的是政府,政府需要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是不是没有尽到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的责任,才会让底层民众充满怨气。而如果看不到听不到这些声音,不做出改变的话,和谐社会,只会遥远。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到底是闾丘露薇,说话字字在理句句中听,忠言逆耳,人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忠言。但是讳疾忌医的后果便是齐桓公的最终暴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