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08-4-13 11:26
| 只看该作者
用“火爆”形容2007年的理财市场一点也不为过。一年来,深沪股市大幅上涨,许多股民因此赚得盆满钵盈;央行多次宣布加息,存款的人们也笑逐颜开;人民币理财产品日益丰富,收益率不断攀升;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开户数屡次突破记录……另外,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QDII的热销等,中国人理财越来越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最关键的是,这一年人们的理财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理财杂志书籍畅销,理财讲座爆满,理财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之一。
从投资者理财的角度来说,年终岁尾是一个收获的时节,人们会在这时领到分红、年终奖金等,也会为新一年的投资理财做计划。此时回头看看这一年理财市场的发展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理智,更加明晰今后的理财方向。
股票:机会与风险并存
2007年股票市场的变化多端着实出乎人们意料。1-5月股票基金累计成交186 054亿元,是去年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额的2倍。1-9月,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715点上升到5552点,增长了一倍多。“十一”长假之后,股指继续上扬,10月中旬,上证指数更是一路飙升到了6100多点。接着,随着国家经济调控的加强和国际股市大环境的影响,大盘指数掉头向下并持续走低。11月5日,万众企盼的中石油A股上市首日,却创下了蓝筹股的另一项纪录,高开低走的走势,让超过700亿元的敢于追高的资金悉数被套。受其影响,中国石化、中海油服、中国远洋、中国铝业、中国神华等一批前期炙手可热的大盘蓝筹股纷纷破位下行,带动上证指数疾速下跌。
在这一轮牛市中,尽管“5•30”之后上证指数累计上涨逾50%,但大多数股票却未能分享指数上涨的成果,很多股民也是赚了指数不赚钱。伴随着指数虚涨,大量股票早已进入了长达近半年的中期调整。几家欢乐几家愁,“机会与风险并重”是股市永恒的法则,2007年的股市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风险教育课。
基金:期待完美谢幕
2007笑得最开心的就是基民了。对大多数基金投资者来说,2007年的前三季度延续了2006年的快乐年景:投资者通过投资基金很好地分享了持续牛市的收益。总体而言,中小规模的基金表现出色,反映了当前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思路的特点。进入9月以来,由于市场被首只股票型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发行氛围所覆盖,基金开户数整体上继续呈火爆递增趋势。
据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现有59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341只基金,这些基金管理的总市值超过了3万亿元人民币。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股票型基金(含指数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33.76%,比去年同期63.93%的收益率高出一倍多。“养基赚得盆满钵满”已经不是新鲜事,但面对第四季度的复杂局势,能够选中一只在2007年完美谢幕的基金,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除了盘点上一季度的收益外,基民还应该从基金规模、管理人能力、投资组合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债券:“老歌”唱出“新调”
国债历来有着“金边债券”的美誉,不仅安全保险,而且免征利息税,是收益较好的储蓄型投资品种。虽然2007年股市火热,但国债对于那些求安全、求保险、求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今年8月初15 500亿元特别国债获准发行更是吸引了大众的眼球。9月中下旬,财政部分别发行了3期特别国债,累计发行额为1033.8亿元,11月5日又发行349.7亿元。另外,财政部还将于年底前再发行两期特别国债。
企业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4月18日主管部门在企业债发行定价中开始推行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外加一定利差的定价思路以来,市场上已推出多只企业债,作为利率基准的SHIBOR在此期间并无明显变化,而企业债的利差补偿水平出现了扩大的迹象。业内人士表示,在紧缩预期增强的环境下,企业债的发行利率有走高趋势,其利差补偿也有望扩大。
此外,公司债的推出为机构投资者开拓了一条重要的投资渠道,也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公司债一经问世,即成为众多上市公司青睐的融资方式。10月12日,首家挂牌交易的长江电力公司债证券发行总额40亿元,票面利率为5.35%。专家指出,从投资策略而言,公司债更适合长期持有,却不适合短线的投机炒作。
理财产品:选择空间越来越大
2007年,各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十分丰富。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分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进一步可细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打新股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QDII以及股权类信托类理财产品。
保本型理财产品一般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亮点是保障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有着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预期收益。目前各银行的固定收益类一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在4%以上。
“打新股”理财产品门槛比较低,较适合中等收入家庭和风险承受力中低的客户。
结构性理财产品大都是外汇理财产品,一般是和一些基础资产挂钩的投资方式,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调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产品。这种理财产品设计方式复杂,收益率较高,所以主要适合公司及中高端零售客户。
目前各银行QDII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为7%以上,比如,工行的“东方之珠”产品,业内专家估计大约年平均收益率在20%左右,这与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年投资回报率在20%左右相一致。
外汇:投资获利机会大增
人民币升值是2007年投资的一条主线,与此密切相关的房产、金融股票均出现了大幅上涨,但美元的不断贬值让手拿“硬通货”的市民尝到资产缩水的痛苦,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个人外汇买卖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汇市一度异常火爆。按照专业人士的分析,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央行并没有给出人民币汇率的底线。据了解,在境外的金融市场上,利用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行炒作的大有人在,其远期交易价格一直偏离于理论价格。
人民币升值了,手头的外汇动不动?当然,“动”并不一定意味着换成人民币,于是,更多投资者选择了银行推出的各种各样的外汇理财产品。专家认为,投资者可更多关注短期或固定收益型外汇理财产品,以规避美元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权威机构预测,明年在汇市上投资获利的空间将会更大,机会也会更多。
黄金:真正的黄金时期
自2007年一季度起,中国的“金猪年效应”就对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已经强劲的全球黄金需求的增长势头,消费者对黄金的需求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1%。国际黄金价格更是一路高歌猛进,逼近1980年的历史高点。随着黄金投资品种增多,银行纷纷推出的个人炒金业务备受关注,很多抱着投资心态的个人炒金者跃跃欲试。可以预见,随着国内黄金投资领域的逐步开放,未来黄金需求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炒金业务也必将成为个人理财领域的一大亮点,真正步入黄金时期。
9月11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专家称,黄金期货的推出有利于我国黄金市场形成现货和期货更加联动的市场体系,完善和壮大我国的黄金市场,有利于促进中国因素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影响。黄金期货的推出也必将吸引黄金生产者、消费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更多关注的目光。
保险: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随着市场的发展,部分保险产品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拥有了分红、投资等功能,已与股票、基金、债券、不动产等一样成为当红的理财产品之一。
现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收入的25%用于存款、40%用于保险(主要是保障类)、35%才用于消费和投资,由此可见保险在日常生活理财规划中的重要性。据统计,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我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2007年,我国保险业在扩大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呈现出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的新特点,1-3季度,保险业务额同比增长23.6%,9月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2.8万亿,比年初增长了32%。中国保监会认为,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收藏:蕴藏巨大商机
有人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银行家,而是收藏家。”除股票、房产、储蓄、保险等领域外,个人最能驾驭的理财方式恐怕就是收藏了。有关民间收藏的千人调查活动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家中拥有藏品,他们中既有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也有企业员工、城郊农民。在这些人中,仅有20%的人认为“收藏是为了近期盈利”,多数人都把收藏视为长期保值增值的投资。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人们把包括奥运金币、生肖金条在内的收藏视为难得的机遇。这种收藏投资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的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