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07-12-29 10:22
| 只看该作者
近日,瑞典科学家发布的一项最新权威研究显示,使用手机超过10年将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手机超过10年的人比普通人患上听神经瘤的几率高20%。一般来说,经常使用耳机的那一侧脑部和耳部患病几率更高。那么,什么是听神经瘤?听神经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今报记者 万道静
●手机诱发听神经瘤临床上还没发现病例
如今,手机越来越成为市民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但商务一族、传媒人员、机关人员等不少每天都要长时间接打电话的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出现耳鸣等幻听症状,这是否意味着会患上听神经瘤等耳疾?“长期打手机诱发听神经瘤目前在临床上我们还没有发现确切的病例,听神经瘤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焦庆芳说。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神经本身参与,故恰当称谓应为听神经鞘瘤。它是后颅窝中最常见的肿瘤,好发年龄为30~6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在神经外科,听神经瘤是种常见病,患者多是中老年人。”焦庆芳说,“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瘤子,完整切除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没有觉察的话,随着听神经瘤的慢性生长,正常的脑组织会受到挤压,它紧贴着脑干和小脑,脑干受到严重挤压会要人命的。”
●持续耳鸣、单侧耳聋是听神经瘤的信号
采访中,37岁的李先生拿着自己的磁共振片子走进来。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李先生走路不稳,而且无法走成直线。李先生很焦虑地告诉医生,自己耳鸣已经有一年了,就像有秋蝉在自己的耳侧鸣叫,有时候像是汽笛的声音,现在一侧已经听不清,而且左侧的面部出现麻木,走路也不稳当。
焦庆芳拿着片子仔细地看了后告诉他:“你这是听神经瘤,已经有3厘米大了,挤压到了小脑,产生了小脑共济失调,影响了肢体的协调能力。”
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博士李松告诉记者,听神经瘤常被认为是脑肿瘤,但其实并不位于脑实质内,而是长在听神经的前庭支上。它属于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
听神经瘤病程长,首发症状几乎都是听神经本身的障碍,如患侧耳鸣及耳聋,耳鸣为高音调,似蝉鸣或汽笛声,并为连续性,常伴听力减退。随着瘤体的增大可出现面神经功能异常(面部肌肉的抽搐)、三叉神经功能异常(颊部、颧骨隆凸处感觉麻木或有麻刺感)及脑干和小脑受压症状(偏身感觉减退,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辨距不良、语言不清和发音困难),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听神经瘤易与突发性耳聋相混淆
“很多人对耳鸣、耳聋并不当回事,粗心大意,错过了早期治疗的良机,随着听神经瘤的长大,手术的难度越来越大,长到四五厘米时,手术的风险就比较大了。”焦庆芳说,“有些患者到耳鼻喉科就诊,如果耳鼻喉科的医生知识面不全面,就很容易误诊。”
李松说,耳鸣、耳聋是中老年人中的常见症状,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但持续的耳鸣、单侧耳聋应警惕是否患了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临床症状出现的频率:57%的患者有耳部症状(听觉障碍,耳鸣)。约有26%的听神经瘤患者表现为突发性耳聋,而在所有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约有1%~2.5%最终诊断为听神经瘤。耳鸣是第二常见的症状,并可在听力下降之前就出现,因此单侧耳鸣亦应警惕患上听神经瘤。故凡中年前后出现听力障碍的患者如无其他原因如外伤、中耳炎等,均应警惕患上听神经瘤,应及早到医院就诊,进行听力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颅脑CT或MRI检查)。
听神经瘤是可以治疗的,已经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小肿瘤可采用随访观察的方法,定期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亦可进行伽玛刀治疗。若有生长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手术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由于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目前,对直径小于3.5厘米、无脑干受压者,这一手术的死亡率已极低,绝大部分病人面神经可获得保留,几乎所有的病人都能做一期全切除。大多数病人手术后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