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结语
个体网民如何对待自我利益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其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被寄予希望的中国网络政治讨论是否可能暗示公民社会的培育与发展。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从一开始思索美国民主制度的时候就强调「公民拥有权利,却不可肆意放纵,自由首先在于学习如何自我管理、合法追求和支配个人利益」fs。那么,中国网络政治讨论中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自我或所在群体的利益?个体网民能否超越一己私利,在诉求公民权利(citizenship)的同时又具备公民应有的文明质量(civility)?又是否能够做到理性反思,尊重他人的观点,从而避免观点的极化?
本文作为初探性的研究,旨在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即在政治派别划分的基础上回答网络政治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强国」和「猫眼」的对比分析,支持了左、右派论坛的存在及其议题上的显著差异的假设。这也为我们将来的研究议程提供了路径,即在网络政治派别划分的基础上:(1)进一步分析网络互动中的政治极化和语言暴力现象;(2)考察理性反思的言论能否在讨论中培育起来并赢得关注;(3)结合外部结构因素,挖掘形成舆论的动力机制;(4)针对同一媒介事件(events)所引发的多种层面问题(issue)的讨论进行案例分析比较,从而探寻网络公众议程的建立与政治YSXT之间的共生关系。
注释
1 汤普森(John B. Thompson)着,高钴等译:《YSXT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页41。
2 曼海姆(Karl Mannheim)进一步区分了「YSXT」作为特定概念,实际上体现了特殊集团的自我利益,而作为总体概念指的则是一种世界观或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彻底信奉。参见汤普森:《YSXT与现代文化》,页53。
3 Edward Shils, “Ideology”, in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and Other Essay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23.
4 参见维基百科网站,“Ide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Ideology; “Ideologies of Parti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Ideologies_of_parties。
5 Charles T. Goodsell, “The Architecture of Parliaments: Legislative Houses and Political Cultur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8, no. 3 (1988): 287-302.
6 参见Stephen D. Tansey, Politics: The Basics (London: Routledge, 2000), 73。
7 参见Norberto Bobbio, Left and R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Political Distinction, trans. Allan Camer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8 「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一词最先用来指十九世纪在美国出现的由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要求劳工权利和社会公正的政治思潮,并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9、57 顾昕:《中国启蒙的历史图景──五四反思与当代中国的YSXT之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页60、73;10。
10、13 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6月(上),页106、102;102-106。
11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公羊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页42。
12 朱学勤:〈「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载《思潮》,页261-63。
14 谢岳:〈「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学之争〉,《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总第5期,www.cuhk.edu.hk/ics/21c。
15 鲁明军:〈古今之辩:2000年以来中国思想界的现代性之争〉,《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8年总第80期,www.cuhk.edu.hk/ics/21c。
16 语冰:〈知识界的分裂与整合(代前言)〉,载《思潮》,页2。
17 甘阳:〈中国自由左派的由来〉,载《思潮》,页110。
18 以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为代表的国际事件。
19 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页22。
20 主要指发生在2002年8月中日海军于钓鱼岛海域的一次对峙,和2003年10月发生在西北大学的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
21 Yongnian Zheng, Globalization and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x.
22 参见王剑峰:〈世界主义与少数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页201-206。
23 文化保守主义的突出代表是蒋庆,他提出的「读经」口号引发了大争论。2004年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刊物《原道》的主编陈明发表题为「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思想版图上的位置与意义」的演讲引起强烈争议,后来论战发展到网络上。有人将2004年命名为「文化保守主义年」。参见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2月(上),页68。
24 魏英杰:〈丧家狗: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之争〉,《东方早报》,2007年5月12日。
25 王春霞:〈中国的未来不能复旧──徐友渔访谈宪政和国学〉,《学习博览》,2008年1月,页4-8。
26 秦晖:〈文化无高下,制度有优劣〉,2006年8月14日,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show. aspx?id=32。
27 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着,葆熙译:《狱中札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8 Jür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a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Thomas Burger and Frederick Lawr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9).
29 Howard Rheingold,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3).
30 Douglas Kellner, “Intellectuals, the New Public Spheres, and Techno-politics”, in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ed. Chris Toulouse and Timothy W. Luke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167-86.
31 James E. Katz and Ronald E. Ric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Use: Access, Involvement, and Intera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2), 190.
32、42 Lincoln Dahlberg, “Rethinking the Fragmentation of Cyber-public: From Consensus to Contest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vol. 9 (October 2007): 827-47; 829.
33、43 Cass R. Sunstein, Republic.c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67-71; 65-66.
34 Kevin A. Hill and John E. Hughes, Cyberpolitics: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1998).
35 郭良:〈「强国论坛」:9.11恐怖袭击后的24小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页2-13。
36 顾宁:〈网络政治:虚空间里的绝对民主──从「网络愤青」现象看网络舆论对政治的影响〉,《理论界》,2006年第3期,页123。
37 交互信度测试选用佩罗(William D. Perreault, Jr.)和利(Laurence E. Leigh)的交互信度指标,Ir 值计算公式为:Ir = {[(F0/N)-(1/k)][k/(k-1)]0.5, for F0/n>1/k。该指标强调了类别数量在影响交互信度上具有敏感性,其中F0指的是编码员之间达成一致判断的单位数量,N是判断的总数量,k是使用的类别数量。William D. Perreault, Jr. and Laurence E. Leigh, “Reliability of Nominal Data Based on Qualitative Judgem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6, no. 2 (1989): 135-48。测试结果显示,「内容类型」、「议题」和「政治态度」这三个重要变量的交互信度值分别达到了0.92,0.87和0.80,满足内容分析交互信度不低于0.75的基本要求。
38 1939年弗古森(Leonard W. Ferguson)通过对以下十项指标测量结果的因素分析,确认了宗教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三个影响政治态度的因素。这十项指标包括:战争,上帝的现实,爱国主义,对待犯罪,资本惩罚,报刊审查,进化,控制出生率,法律和共产主义。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个发现来自开拓性研究,并不是基于理论发展而来的模型测量出来的,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复制检验。
39 艾森克(Hans J. Eysenck)在1956年对英国政治态度的一项研究中则发现,尽管共产主义者与国家社会主义者(纳粹)虽然分别处于「左-右」光谱的两端,但是二者却有相似之处,进而他确认了「激进」与「温和」这两个因素。参见Hans J. Eysenck, Sense and Nonsense in Psychology (London: Pelican Books, 1957)。
40 卡方检验一般测量的是一个随机样本中定类变量之间频次的区别。该检验测定相关区别的大小及能否推广到样本要代表的总体。一般而言,当检验值p<0.05时,说明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41、49 John V. Pavlik, “Citizen Access, Involvement,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in The People’s Right to Know: Media, Democracy, and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ed. Frederick Williams and John V. Pavlik (Hillsdale,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1994), 139-62.
eo Nancy Fraser,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ed. Craig Calhou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 109-42.
44 讨论中所用网友的引言全部来源于本研究的定性数据,即「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论坛2008年1月份的主帖或回帖。
45 针对朱学勤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所说的对「左派的边缘化不乐观,左派还在等待时机」的观点,「红色土地,青青草」发表了帖子〈当主流们认为「左派边缘化」还不够彻底的时候,他们所谓的「民主」究竟是甚么?〉,2008年1月3日,强国论坛,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id=84424559。
46 引文为〈当主流们认为「左派边缘化」还不够彻底的时候,他们所谓的「民主」究竟是甚么?〉的回复部分。
47 参见Gordon Graham, The Internet: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London: Routledge, 1999); Cass R. Sunstein, Republic.com。
48 参见网友「skywollf」的转帖:〈一次中国「实现民主」的仿真试验〉,2008年1月7日,猫眼看人论坛,http://work.cat898.com/dispbbs.asp?boardid=1&id= 2021738。该帖为著名左派ID「数学」原创。
51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页67。
52 Anthony Giddens, Beyond Left and Right: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2.
53 李惠斌:〈序言:解构、重构与超越〉,载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着,李惠斌、杨雪冬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页5。
54 参见「红色土地,青青草」:〈当主流们认为「左派边缘化」还不够彻底的时候,他们所谓的「民主」究竟是甚么?〉。
55 「S.B」为侮辱性的语言。
56 参见刘健:〈谁最喜欢美国?〉,2008年1月23日,猫眼看人论坛,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 2047627。
58 参见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着,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乐 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杨伯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d=161599%A3%A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