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07-8-27 13:40
| 只看该作者
高校新生报到竟甩小费 争床铺
日期:2007-08-27 作者: 来源:劳动报
告别高中、进入大学,什么是一位学子直面的第一课?并非是什么语数外,而是“报到”。事实上,从“报到”开始,就意味着你完全踏进了大学门槛,在这里除了汲取知识外,理应拥有人生中必需的“自立”。
这重要的第一课,如果有判分,那么昨天的很多新生怕只能得到“不及格”。而这些不肯“放手”的爸妈,又将承担多少责任?
镜头一:甩小费请服务生帮忙
前有行李员开道,后有老爸压阵,这位新生报到的排场可真不一般,一出场就引来复旦园里不少路人施以“注目礼”。
只听说全家总动员“陪报到”的,可推着行李车上路的,记者也是第一次看到。于是,记者一路跟随,发现2个拉杆箱、2个超大的旅行包,以及零碎的小包,把整个行李车塞了个满满当当,尽管“有车代步”,比徒手拎要省力不少,可行李员从酒店到寝室希德楼下,还是足足走了十多分钟,衣服都被汗给打湿了。
即使已抵达目的地———宿舍楼下,父亲还把身边的女儿往树荫下一推,“你就在这等着,小心别被太阳晒到。我先帮你把行李搬上去、你就在楼下看行李吧。”
这位女孩子十分坦然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当有家长问到行李车是怎么搞到的,她两手一摊,说:“具体细节我也不清楚,好像是我爸爸给了点小费然后就帮忙运出来了,反正我已经在学校对面的皇冠酒店住了好几天了,这点服务他们总应该提供的吧。”
镜头二:重行李多压在父母肩
记者昨日在上海站、上海南站发现,大部分新生都由父母手提行李送来报到上学的。
在北广场出口处看到,上海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多个高等院校都在醒目位置设立了“新生接待处”,还安排了2-3位在校学生为新生提供帮助。记者在某高校的接待处前作了一个随机调查,10位外地新生中,只有一位从苏州来的学生只身来沪,其余9位都有家长陪同,最远的从黑龙江赶来。家长们有的拿着水果、零食等食品,还有的拿着被子、凉席等。
“孩子第一次出远门,让他一个人实在不放心。就和丈夫一起跟着来了。”搭乘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四川成都赶来的朱女士显得有些疲惫,她的儿子小李被上海大学录取了。丈夫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朱女士则忙着找寻新生接待处,“主角”小李却不紧不慢地在一旁享用着刚买的肯德基。
镜头三:进寝室先抢好床位
就为抢一个“好”床位,父母居然能当着孩子面大打出手。这居然也是新生报到中的一幕。
复旦07309班的助理辅导员李逸飞告诉记者,由于校方临时决定,可以让早到的新生提前一天入住寝室,所以许多家长一进宿舍房间就把行李直接往靠窗的铺位一扔,早早霸占好了有利地形。当他事后去贴寝室床位的安排,不少家长的脸蹭地就变色了,已经占了比较优势床位的家长很不乐意要换床位。
“居然有4个人把写有床铺安排的门贴擅自撕掉了,再去补贴的时候,正巧学生家长都来齐了,后到者眼看自己吃亏、对方又不愿意换,当场就吵骂起来。我听说,其他班级还有父母为这事大打出手。这给孩子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啊?”李逸飞连连摇头。
镜头四:招待所里挤着睡
“标准间满、套房满,只有铺位了,有空调的45元一个,你们要的话也趁早,估计也马上就卖完了。”由于新生的集中报到,复旦周边招待所生意红火。不过,令记者诧异的是,有许多新生居然硬是和父母“挤”一间标房。
复旦招待所总服务台的咨询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那么紧俏,一方面是外地来的家长需要住宿的地方。另外就是父母也想让孩子在空调房里再多“孵”一会儿,毕竟宾馆的条件要比艰苦的寝室生活舒服多了,而且什么事都有爸妈打理,也不用自己操心。
“辅导员“查”完后,就溜回宾馆,关照寝室同学有事打手机。反正这里离开学校也近,所以不少新生都打这样的‘擦边球’。”每年新生报到总会发生稀奇古怪的事,在经验丰富的招待所阿姨看来,这已经不算什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