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隔代教育 如何才能双赢

  随着全市中小学纷纷开学,跟着忙碌起来的也许并不是他们的父母,而是他们的祖辈。迫于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只能把孩子全权交给老人。有些孩子自小不是去爷爷奶奶家,就是去外公外婆家,甚至一两个月都见不到家长一面。
  目前中国老年人口为1.34亿,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还要增加1个多亿,到那时候中国将有2.4-2.6亿老年人。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项针对0-3岁乳婴儿带养方式的最新调查显示,由祖辈家长参与乳婴儿抚养的比例高达84.6%。宝宝带养内容中的饮食照料和入托接送几乎全由老人代劳,孩子的游戏玩耍等活动虽主要由母亲承担,但以祖辈为主要照管者的比例超过30%。而在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
  你正在让自己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吗?纯属无奈还是别有用意?遇到过什么难处么?你的孩子正如同你的规划,在预想的轨迹下健康成长吗?

(来源:新闻晨报)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认清隔代教育的弊端

  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老年人对隔辈的孙儿女容易溺爱和迁就。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老人心理上更会有所顾忌。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孩子。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老人的做法,容易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
  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
  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

(来源:育儿网)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爷爷奶奶带孩子有优势:隔代抚育本身也有不可否认的优势:祖父母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经验不足,发挥祖辈的经验优势;由于没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祖父母们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比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辈;老人历尽沧桑后的返朴归真,自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乐,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隔代教育对祖父母们自身也有利,不仅可以缓解老人的孤寂,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与孙辈玩耍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也大有裨益。
    祖辈父辈协作最重要:隔代抚养和教育与父母亲自抚养和教育各有利弊。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两代家长的共同努力。祖辈与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应当尽早培养,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尤其学会自觉为别人服务,对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努力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这样孩子就不至于惟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要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来源:育儿网)

祖父母教育观念要更新

隔代家庭中祖辈家长学历偏低,休闲时与孩子玩耍活动少,对孩子溺爱,照管方式不当,是隔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祖辈家长尤其要注重教育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抽样调查统计,在“从孩子3岁时的表现就可能看到他的将来吗?”这个观点上,有70%的祖辈家长表示同意,而父辈家长同意此观点的只有21%。在“您向孩子提出恰当的要求后,能否坚持到底不改变”的问题上,能不改变的祖辈家长只有27%,父辈家长则达46%,可见祖辈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远胜于父辈家长。不能经常发现孩子缺点的祖辈家长有33%,父辈家长只有3%,显然祖辈家长对孩子的了解、观察远不如父辈家长。家长的育儿观念对教育的走向影响极大,这种潜意识的不同,教育结果也必然不一样。
  调查还发现,在“您是否鼓励孩子在户外奔、跑、跳跃、尽情玩耍”的问题上,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差异极大,经常鼓励的祖辈只有12%,而父辈却有55%。由于祖辈家长对孩子采取限制多于引导的“看管方式”,所以孩子的主动交往意识弱,隔代家庭中孩子主动找小朋友玩耍的只有9%,非隔代家庭的孩子则达24%,这样,将来孩子适应社会程度就会不一样。

(来源:育儿网)

祖父母可以扮演多种角色

  一个幸福而理想的成长环境,应该是由父母与祖父母共同创造的。因为父母与祖父母可以提供不同角色的学习,同时可以和孩子个别建立提供安全感的“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帮助孩子拥有自信的人格。
  专家从儿童心理发展来分析隔代教养的利弊时指出,幼儿出生的两、三年,是和父母建立“依附关系”最关键的时候,如果是被祖父母带,这个关系就会缺乏,当孩子带回来以后,会有一段时间非常不适应,父母亲必须非常辛苦地建立起这个关系。
  如果父母能和祖父母住在一起,祖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会随着年龄而不同。一些研究发现,祖父母是孙子女很好的老师,因为,小孩到学校学习,要被评量,不像家中的祖父母可以教他们很多事物,而且不须被评量。这些事物可能是种花、种菜、编织,写毛笔字,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又没有压力,祖孙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另外,祖父母是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家族的渊源,可以从祖父母得知。祖父母同时也是照顾者与调停者的角色,当子女跟父母对立的时候,孙子女往往会去找祖父母,祖父母就成为两代之间沟通的桥梁。
  对孙子女来讲,祖父母也可以是年老的楷模。家中有祖父母的小孩,对老年会有一个正确、实际的看法。如果和祖父母相处得很好,就会觉得老年是一个仁慈的、健康的,而不是印像中唠唠叨叨、不健康的形象。

(来源:育儿网)

不要让观念差异造成教育矛盾

  案例:彬彬喜欢上了一件小火车模型,想让爸爸妈妈给他买。妈妈告诉他:“好啊,不过你要每天帮外公外婆做一件家务,如果能坚持两个星期,我就给你买。”彬彬不情愿地大哭大闹,被爸爸妈妈带回了家。于是外公外婆却在第二天偷偷给彬彬买了回来。
  对策:更新旧观念。其实彬彬妈妈所采取的方法叫“延迟满足”。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加上物质生活十分优裕,结果造成了对孩子的极度宠爱、有求必应。为此,家长应该善于利用甚至制造一些让孩子学会等待的机会,比如在游乐园玩耍时可教育孩子排队等待。外公外婆因为不明白爸爸妈妈的心意,才出现这样的矛盾情况。因此老人要及时更新旧观念,掌握现代家教的“孙子兵法”。
  专家指导:事物都有两面性,隔代教育有亲子教育无法比拟的各种优势,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但无论怎样,隔代教育的初衷是朴素善良的。所以只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两代父母共同努力“查漏补缺”,隔代教育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来源:解放日报)

隔代教育查漏补缺做到“三嬴”

  无论存在怎样的弊病,隔代教育的初衷始终是朴素善良的。所以,只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两代家长共同努力“查漏补缺”,隔代教育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查漏:一些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
  补缺:年轻父母要及时和老人沟通,提醒老人注意对孩子的态度,帮助老人做到疼爱但不溺爱孩子。
  查漏:隔代家长可能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影响孩子接受新知识
  补缺:隔代家长不要盲目迷信经验,要善于听取年轻人的意见,通过书籍、电视节目和相关培训自觉更新观念,在教育手法和理念上紧跟时代步伐。
  查漏:隔代教育容易造成年轻父母与亲子间关系淡漠
  补缺:即使工作再忙,父母回到家里也要多陪伴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来源:育儿网)

老人带好第三代的四个条件

  老人要想带好第三代,必须具备以下这些条件:1,身体健康,精力充沛。2,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3,心理健康,性格开朗,热爱孩子。4,善于学习,能够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年轻的父母在把孩子托付给老人之前要想一想,家里的老人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不然就不要勉强。
  中国的老人是很无私的,他们无条件地为子女着想,心甘情愿、全心全意地照顾第三代,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愿意亏待他们。对于老人付出的心血,年轻人应该予以理解和尊重,指责和埋怨是不应该的。
  当然,大多数老人都不是教育工作者,不懂得教育规律,所以常常会好心做错事或是帮倒忙,对此年轻的父母也要予以谅解。平时应该与老人多交流、多沟通,多为他们创造条件,比如为他们提供一些新的信息,推荐一些好的书刊,让老人在学习中与时俱进。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与老人一起商量,然后找出解决的办法,决不能为了一些小事而破坏大家庭的安宁和温馨,甚至去干预老人与第三代之间的亲情,像芽芽妈妈那样限制孩子和老人的见面,就是一种不当的下策。

(来源:解放日报)
呵呵 大哥你又是哪里找来的这些阿!!!!
      
好帖~

说实话,我比较排斥隔代来带小孩

以前工作忙没办法,现在我都尽量自己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