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上海社会福利制度正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上海市长宁区有个“幸福养老”计划,目的是安置好全区15.08万60岁以上的老人,让他们因生命质量的提升而感受到幸福。在这个计划中,有关“幸福”的指标体系多达六大类别、15个指标项、53个目标值。
        复杂的指标体系,对应的是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民众体验。在昨天召开的第十三次上海市民政会议上,来自市区两级的民政工作者表示,上海社会福利制度正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作为区县实践样本之一的“幸福养老”,展示了当前民生需求的多样化,也对职能部门发现需求、评估需求、满足需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注重对民生需求的“重新发现”
        2007年提出“幸福养老”计划,长宁区组织专家学者、老龄工作者、职能部门组成课题组,对“幸福”做了一番研究。
        “‘幸福’是个很主观的概念,个体性强、差异度大,需要不断追求,逐步完善。”长宁区民政工作者告诉记者,幸福的“量化”着实令人伤脑筋。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比照市区各级标准之后,长宁以基本生活、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社会参与、维权服务、工作网络六大保障体系为纲,制定出15个指标项、53个目标值。
        要符合这套指标,在完成市、区为老服务实事项目之外,需开发更多服务内容。针对辖区内95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70岁以上部分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优抚对象,长宁资助每人每天1瓶爱心奶;考虑到90岁及以上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容易受小时工工资上调影响,长宁调整补贴标准,以补贴固定服务时间取代了以补贴金额换算服务时间的方式;为满足老人精神需求,开展“年老·人乐”系列讲座,主题包括旅游、健康、维权、人身安全等。
        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激起市、区各级民政部门对不同领域民生需求的“重新发现”。在浦东,民政部门注意到优抚对象“就近办理优抚事项”的需求,正积极推进优抚业务进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青浦区为满足村民日益强烈的民主管理需求,在全区推行村务公开,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闸北区把老人、残疾人、社区青少年等服务对象一再细分,针对每个群体的独特需求培育项目,不同情况的老人,可以参加“心灵家园”、“老年乐园”、“幸福帆”项目,不同情况的残疾人,可分别享受“阳光雨露”、“一米阳光”项目。
        把现代民政建立于科学性基础上
        出于完善现行救助制度的考虑,上海目前正在探索对“支出型贫困”的救助。
        “支出型贫困”是相对于“收入型贫困”而言的。因大重病、子女就学、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家庭“硬支出”(刚性支出)过大,远超家庭收入的承受能力,导致实际生活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困难群体,被称作“支出型贫困”群体。
        与会的静安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上海市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养老金等标准逐步提高,“收入型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支出矛盾日益被关注。
        2010年11月,静安区启动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综合评估和帮扶补贴试点工作。
        现代民政工作对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在试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前期,静安区邀请复旦大学教授设计了综合评估的数学模型,并确定试点工作方案,选取试点单位;区民政局先后对辖区1405户困难家庭开展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综合评估、帮扶补贴的试行办法,这期间,系统的升级完善从未间断。去年12月,结合春节帮困送温暖活动,静安在全区范围启动实体试点,共对84户“支出型贫困”家庭,186人发放帮扶资金15.6万元。
        “针对收支缺口、刚性支出、补贴期限等方面问题,对评估系统作了多次调整,试行办法也不断完善。”静安民政局介绍,第二批实体试点即将启动,今后还将按季度逐步增加评估补贴的贫困家庭户数。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