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贴] 端午节上海俩驴友温州遇难

东方网6月25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一条噩耗从浙江温州传来。一个通过网络发起、从上海出发、由10名“驴友”组成的探险队,23日中午12时许在温州文成县玉壶镇李林峡谷里遇险,其中2名男性“驴友”不幸被瀑布冲下深潭,经队友紧急施救拉上岸后已经遇难。
救援人员指出,连日大雨和“驴友”准备的不足,或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出事6人签署过免责协议
昨天下午2点,记者联系上文成县公安局政治处周副主任时,她刚刚从事发地返回办公室中。一夜未眠,她的声音中透着浓浓的倦意。
据周副主任介绍,参与这次探险活动的共有10人,7男3女,来自上海、山东、安徽、黑龙江等地,其中年龄最大的1970年出生,最小的今年24岁。这10人都是通过网络结识并组织了这次活动,之前从未有过联系和出游,队员之间甚至叫不出各自的真名,只是用网名进行联系。而出事的“驴友”网名分别叫“马蜂”和“伍佰”,其中1978年出生的“马蜂”来自山东荷泽,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1976年出生的“伍佰”则是上海浦东人,算是其中比较资深的“驴友”。出发前,这10人都各自购买过保险,但险种不尽相同。
23日上午,这10名从上海出发的“驴友”抵达了文成县。不过,对于到文成李林峡谷探险的计划,“驴友”们产生了分歧。其中4人觉得这条线路危险系数太高而另寻他途,余下6人则继续前进。为此,这6人还签署了一张用于免责的协议。
 探路过程中2人遇难
据救援人员介绍,事发的山区很多植被状况复杂,遍布荆棘,周围又是悬崖峭壁。加上连日暴雨导致的塌方等,非常不利于行走。从救援队事后搜救时看到的情况推测,以“马蜂”为首的小组是冒着暴雨,从山腰附近沿着小河,一路往谷底行进的。途中,他们顺着坡度,通过人工清除荆棘、树丛等开辟了一条小路,并利用绳索从一些岩壁上往下降,其中还进行了几次瀑降。由于未携带防水袋等装备,他们携带的手机中,只有“马蜂”的一部勉强能用。大约走了三四公里的山路后,中午11时许,一行人来到了李林峡谷的谷底。此处距离山顶的垂直高度在200米左右,两边都是山,但一处瀑布形成的深潭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而他们唯一的一部手机也在此时完全失效了。
“‘马蜂’打算通过深潭游到对岸,看是不是有路可走。”周副主任告诉记者,“马蜂”身上绑着绳索下到了深潭中,但被边上的瀑布一冲遭遇了险情。见情况不妙,徒步经验较丰富的“伍佰”也绑上绳索下水营救。不幸的是,两人遇到了漩涡,身上的绳索也被搅在了一起。
见两人遇险,在后方做保护的队员忙安排人手组织营救。在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将落水的两人打捞上岸,并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然而,“马蜂”和“伍佰”已瞳孔放大,没有了呼吸。
多支救援队连夜营救
余下4人将两名同伴安顿在一块离岸的岩石上,随后先行撤退。当晚19时左右,4人在一条公路上遇到了一名骑三轮车的村民,这才借用他的手机报了警。
接警后,一支由公安、消防、特警、山区救援队等40多人组成的队伍立即出发前往营救,杭州、温州的两支专业救援队也紧急赶赴现场。由于暴雨导致的塌方、大雾,救援人员行进缓慢。而脱险的4人对附近区域完全陌生,甚至无法准确描述出事位置的特征。“他们之前从没来过这里,只是在网上找了一张简易线路图。”周副主任说,通过4人之前拍摄的一些照片和当地居民的辨认,救援队逐步往事发地点靠近。
在搜寻事发地点过程中,救援队也多次遭遇险情:一名消防队员失足滑入深潭,被8名队友合力拉回;一名民警则滑下山腰,导致脸部多处受伤。
直至昨日凌晨2点左右,救援队才辗转到达了事发地点,并找到了遇险的两名“驴友”。不幸的是,经过确认,两人已经死亡。由于出事地点在峡谷中,当地人与警方暂时无法将尸体搬运出,需救援队用器械提调的方式进行搬运。24日16时08分,两名遇难者的尸体终于被赶来的杭州市户外应急救援队先后从峡谷底运送至陆地。16时57分,全体救援队员平安返回地面。
准备工作严重不足
昨晚,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伍佰”的朋友“阳”。他也是沪上一家户外俱乐部的,曾多次前往李林峡谷。他回忆起周四去之前还叮嘱“伍佰”一定要注意安全。
听说领队落水后,“伍佰”前去援救一事,“阳”表示“伍佰”平时为人就很热心。
“连日大雨和‘驴友’准备不足,或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参与救援的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6名入山“驴友”中,仅2人有一定的经验,而且无一人走过这条路线,仅凭网络上贴出的相关“路线图”筹划了这次活动。
其次,该6人小组随身携带的相关工具不足,不仅没有手表、定位装置,通讯设备更是严重缺乏。由于没有准备防水袋,6人的手机先后因进水而罢工,导致在遇险后无法第一时间与外界取得联系。待脱险的4人到公路拦车报警时,距离事发已近5个小时。
截稿消息
临时更变线路致悲剧发生
昨晚10点20分,记者驱车9个多小时赶到温州文成县玉壶镇。据玉壶镇派出所民警介绍,两名遇难者身份也已经确认。记者还了解到,出事的10名“驴友”本来并没有打算到李林峡谷探险,只是临时变更了路线,才导致悲剧发生。
据派出所民警介绍,两名遇难“驴友”身份已经得到确认,一位姓司,一位姓龚,分别是山东菏泽和上海浦东人,具体身份要等各自家属到达文成后再行公布。记者了解到,昨日晚上八点,“伍佰”的家属已经从上海赶到文成,不过尚未进山。
经过救援人员持续一天的努力,两名遇难“驴友”的遗体昨晚已运抵文成县殡仪馆,等待家属认领。
此外,据搭载上海“驴友”的司机介绍,10名“驴友”从上海包车出来游玩,一开始的目的地其实并不是李林峡谷,而是景宁。途径文成时刚好天气不错,然后临时改变线路去李林峡谷,当时还有队员反对,所以10人组分成了两队,其中有6人去了李林峡谷,另外4人觉得存在危险便没去。
临时变更线路或许是酿成此次悲剧的最直接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何峡谷6人组会如此准备不足,连基本的防水设施都没有携带,便直接进入了峡谷,最终酿成悲剧。
 记者采访李林峡谷探险路线开创者
“逢雨莫入峡谷”
昨日,记者采访到李林峡谷的第一个探路人———“温柔的杀手”。对于这起事故的原因,他认为主要在于“驴友”太过盲目大意,经验不足且装备缺乏。他的经验是,在雨季千万不能进入峡谷玩溯溪或者瀑降。
“温柔的杀手”是温州当地一名资深“驴友”,国家中级户外指导员,目前开了一家户外俱乐部,经常组织“驴友”徒步探险。他告诉记者,李林峡谷并非是一个景点,而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区域,地形复杂连当地人都很少去。他在2007年受邀,和温州当地一共7名资深“驴友”组队,完成徒步穿越,算是这条线路的开创者。
“李林峡谷多溪谷、深潭、瀑布,自然风光秀丽,是徒步探险的一条好线路。”“温柔的杀手”告诉记者,他曾多次走过李林峡谷,一般“驴友”在里面玩的是溯溪或者瀑降,前者从下游向上走,后者从上游往下降,正常情况下,单程走完需要5-6小时。
“峡谷穿越最好的季节一般在夏季,天气热的时候。不过如果遇到下雨,千万不要进去。”
为何下雨天气不能进峡谷?他解释,因为峡谷中多溪流,一旦雨水多则溪流暴涨,水流水速都增大增快,容易诱发山洪,人在峡谷穿越则非常危险。此外,李林峡谷上游有很多水电站和水库,到了雨季水库蓄水过多会进行泄洪,人在下游根本不知道何时会泄洪,等到发现时已经来不及躲避。“很多‘驴友’探险时很盲目,到一个地方事先也不了解天气,也不向当地人打听相关注意事项,没有做好准备就贸然闯进危险地带,等到祸事发生时已经后悔莫及。”
进入峡谷,携带的装备非常重要。“温柔的杀手”表示,“玩瀑降最大的危险是溺水,溺水保命最重要的是救生衣,连救生衣都不带就直接进去确实胆子太大。”还有就是通讯,出事“驴友”竟然连防水袋都没有,导致唯一的手机进水,无法与外界联系,错过了第一救援时间。
忽视细节足以致命
据沪上旅游界业内人士张海滨向记者表示,多雨潮湿的季节,并非徒步入山探险的好时机。针对此次的温州峡谷遇险身亡事件,张海滨提醒,暴雨天气,一定不要在河流、河道处逗留。
鉴于“驴友”手机浸水损坏无法拨打的细节,张海滨表示,应该使用专业的防水袋,或者用塑料袋扎紧也是能防水的。同时,进入到树林茂密的地区,信号普遍都不太好,应当提高警惕。
张海滨提到,“驴友”们瀑降后,其中一人横穿深潭到对岸去探路非常不妥。在找不到安全出路的情况下,应该及时通知上面的人员不要下来,原路返回,而瀑布下的人要在原地等候救援。“户外旅游不是拍荒野生存片,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下,没有经验一说,再资深也是枉然。我们要敬畏大自然,否则自然会给我们颜色看。”

本文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人的新闻主页  原文地址:http://www.northnews.cn/2012/0625/825358.shtml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逝者安息,警钟常鸣
早上时代报看了
唉,又上头条了
文成我只去过一次
排骨跑哪去萧杀过了
该整啥就整啥~~
想起6年前嘉城驴友会第一次活动-浙东大峡谷。。。
排骨跑哪去萧杀过了
czxt2008 发表于 2012-6-25 11:54
这种探路级线路我不敢走
这种探路级线路我不敢走
排骨汤 发表于 2012-6-25 12:51
就知道你  单子小
温州的地形还是挺复杂的呢
女儿进江桥幼儿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