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老朱绝对是最“滑头”的一位总理。

老朱的儿子是CICC(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CEO,CICC可是开启了和摩根士丹利一起联合利用中国人民的原始积累(傻乎乎的银行存款)赚钱的“中外合作”模式,此后,中共高层才渐渐意识到这个优良路子,以致有了后来的四大行有红利不分给国民,硬要“外国友人”一起注资赚钱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他女儿就简单了,没那么多小九九,挂个中银(就是那个香港景观中必定出来炫一下的中银)的总裁而已~

老朱最为人称道的仅仅是“打贪反腐”和98金融风暴中对香港的经济调控,但实际上都是成效不大的 。反而他的几个政治遗产却是现在中国大环境的几大致命源。

一个是他五项改革中对住房供应的市场化运作,地方介入房产市场,囤地标地卖地成了ZF“创收”的最优方式,国人提前享受了入住美国房子(价格上)的福利;

一个就是机构精简,下岗职工到现在仍旧是中国社会的拖累,估计得用十几年的时间来扫尾,还不见得扫的干净,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分支就是时下红火的“公务员”制度,所以精兵简政的初衷没达到,反而是没关系的下岗了,有关系的当公务员了,实质上问题更严重。

另一个就是最东施效颦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产业化引领下的改革必然结果是高校扩招,没有相匹配的科学性限制性的扩招策略就贸然引导高等教育的市场开放,导致了高校奉行【不教人只做“产品”】的指导性宗旨,所以现在过多的大学生如何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问题。

其实老朱的改革策略都有很明显的倾斜:基本只针对中高收入群体。

可以参考《朱镕基答记者问》(英文版貌似上个月才刚刚发行的)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朱开启了几个恶劣的先例。

如果最终是以相对温和的渐进式转型的方式达到一个比较健康的社会机制,那也没事,如果最终以红着眼睛造反的暴民革命方式推翻,就难说了。渐进式的转型就需要既得利益者不断地让渡退缩,避免矛盾不断累积。如果大佬们都抱着捞足了最多跑路在国外继续花天酒地的心思, 那高压锅在怎么压着,也总有爆锅的一天啊,到时候腥风血雨苦大仇深杀红眼的人可不会给你讲什么道理。

现在,从宏观上党妈妈管得越来越多,从微观上个体只要有机会就想往体制内钻。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这次我顶豆腐凶!别的论坛上见过同样的说法~
签名被屏蔽
小黑屋禁闭中
还是豆腐说的对,老朱只会说,现在的高房价不是从他手上开始的,看病贵谁造成的?大学扩招,大学生不值钱谁弄的。
嘿嘿~这次要同意一下豆腐~

本帖最后由 伊万豆夫 于 2011-5-3 19:41 编辑

谢谢,在我国知道真相很难。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谢谢,在我国知道很像很难。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11/5/3 19:31
知道也要装不知道


1991年4月8日,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朱镕基被补选为国务院副总理;1992年6月兼任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主任;1992年秋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期间,他主要精力集中于工业、农业、金融业的改革。工业方面致力于解决国企间的“三角债”问题,而农业方面,清理了农村ZF采购“打白条”的现象。

1993年3月29日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同年7月2日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任央行行长期间,朱镕基抑制了当时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以及金融市场的混乱苗头,在总量上控制住了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四年有力得当的宏观调控,他成功完成了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任务,抑制住了国家经济增长过热的现象,实现了“软着陆”,并打击了官商勾结的利益集团,这些成绩使他被公认为一个有才干的经济总理。作为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其优秀的政绩及强硬的作风,备受国内外赞扬,也因此被冠以“经济沙皇”的名号。

朱镕基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包括: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后,命令全国银行行长在三个月内,尽快地把搞“股票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贷款收回来,否则,将追究各行行长的领导责任及个人责任。对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和国债,实行保值储蓄,采取零实际利率。[5]

1994年,朱镕基一口气推出财税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企业制度、住房制度、物价体制六个方面的改革。财税制度上推行分税制,使中央取得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地方只拿到小部分。银行改革的目的是使银行不再是官员和官商的提款机,把银行专业化,成立政策性银行承担政策贷款的任务,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物价取消双轨制,和市场接轨,消灭官员利用特权的寻租空间。强力推行改革使他得到“经济沙皇”的称号。
1997年9月,70岁的朱镕基任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常委;1998年3月众望所归出任国务院总理。

任内,朱镕基继续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务院体制改革。1998年就任总理后,他提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施政方针。一个确保,就是确保中国年经济增长达到8%,通货膨胀控制在3%之内,人民币不贬值。三个到位,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金融系统改革,大幅削减ZF规模,把四十个部委减为二十九个,人员减少一半。五项改革包括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资融资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和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投资融资方面要减少ZF审批,住房制度变福利分房为市场化的住房供应,财税制度中要改革税之外的额外费用。最后要把机构精简和冗余项目省下来的钱投资科研,实行科教兴国。[7] 2002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已经基本实现。[8]

朱镕基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幅度的机构精简,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ZF举债促进经济的成长、增加公务员薪金等方法,使得中国经济能够在软着陆后再度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任内大力打击贪污腐败与走私活动,并亲自督办广东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和建国来最大的一起走私案远华案(嫌疑主犯赖昌星)[9],逮捕多位福建省的高级官员。

在改善中国的贪污和国营企业低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对朱镕基担任总理期间的部分政策有异议的反思声音。质疑主要在于几个方面:其国企改革辞退大批国有企业工人,他们下岗失业。高等教育产业化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过剩就业困难。低收入人群无法从医疗和住房的改革中受益,加剧了贫富分化
2003年3月朱镕基卸任总理。退休后他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以不谈工作为原则。[10] 他把时间花在唱戏和拉京胡上。据说老生非常专业。[11]

建国60周年大庆阅兵式上,朱镕基以黑西装,白衬衣,黑领带,黑墨镜的装束出席。[12]

2011年4月11日,《朱镕基答记者问》的英文版在伦敦举行首发式。基辛格为此书作序。首发式上播放了朱镕基的英文讲话。他说自己一生坚持讲真话,并回顾了他治理通货膨胀,实现软着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改革的经济成就。不过并未提到其他的改革内容。[13]

2011年4月22日,朱镕基返回母校清华大学,并于其曾任院长的经管学院出席活动。其间一反9年来不评论时政的态度。不仅调侃了现行的审查制度和宣传制度,号召讲真话,讲实话。还高调批评现行教育制度、谴责大学假论文、基础教育不足等问题。反驳了税收政策制约地方财政的说法。并针对亿元汽车事件表态,称不主张花那么多钱补贴汽车产业。期间还向同学们赠送禁书《中国农民调查》,称希望同学们用事实去对照书中情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