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让孩子快乐地学数学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如何引导幼儿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分析、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是每个年轻父母的必修课程。
  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识自然界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并通过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改造自然。
  由于现实生活离不开量、形、数、时间、空间等数学内容,因此,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也正好顺应了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幼儿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主动获取相关的数学经验,真实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在幼儿心灵深处播下的“学以致用”的种子,会让幼儿在一生的快乐发展中受益。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学数学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

  作为一项基本技能,从小培养数学能力,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宝宝当前的各种感知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维能力:数学活动是培养宝宝思维能力的最佳活动之一。虽然幼儿还不具备成人的逻辑思维,但通过直观的引导,他们就能对事物作简单的概括和推理。在数学的世界里,还存在着许多规律性的东西,一个细心的家长会引导宝宝去观察比较,掌握初浅的数学规律以及其中的关系,最后判断推理、解决问题,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观察能力:观察与比较是思维发展的第一步,观察比较能力强的幼儿总是能先于其他孩子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教宝宝认识大小、多少、形状等数学知识概念时,总是先让他仔细观察,再比较与其他事物的不同来学习的。如“1”和“3”哪个数字更加大?是左手的珠子多还是右手的多?三角形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当宝宝掌握了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思维能力也一定有所长进。
  判断能力:数量关系是数学本身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反映。例如,自然数列中的等差关系:在从l开始的依次排列的数列中,任意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大1,比后面一个数小1,这就是自然数列中的关系,它体现了自然数列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当宝宝认识了10以内的数字,你就能按照这种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教他认识20以内,甚至百以内的数。这就是一种运用数学规律进行推理的智力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学数学的意识

  1.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但如果反过来编题:哪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再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题,能让孩子体会生活: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3.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当孩子沿着对角线剪得3个角时,这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
  总之,孩子良好的学习素质一半来自家长的熏陶。给孩子提问题,也要讲究方法,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做,能激发兴趣,开发智力,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上数学早教班的三点注意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学好数学,开发智力,不少家长都选择了让孩子参加数学早教班,对此,专家提出建议:
  1、早教班上的小朋友可能笔算都学习得不错,大一些的小朋友也可以开始考虑听算了(即跟着磁带计算)。因为听算速度相对较快,所以很多小朋友即使笔算比较好,但是心理素质差的话听算可能反应不过来,所以家长可及时培养这一能力。
  2、家长有时候会让小朋友参加外面的各种数学兴趣班,但是各种兴趣班的教材不一样,甚至可能出现书写格式不统一的问题,所以家长要尽可能选择师资力量强的正规教学机构让孩子接受早教。  
  3、在早教班上学数学,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老师往往会鼓励孩子们自然发挥,但是有很重要的一点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不要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还有尺、橡皮等学习工具要收拾好等等。

培养兴趣是数学启蒙的核心

  镜头一: 妈妈把5个苹果、5个梨、5个花生米分别放在桌子上,问芳芳:“它们的数量一样多吗?”3岁的芳芳想了一会儿回答:“苹果和梨的数一样多,可是花生米的数要少。”妈妈要芳芳再数一遍,芳芳数完后说:“都是5个,可是花生米多小啊,不能算一样多。”妈妈生气地说:“你要记住,都是5个,这表示一样多!”芳芳哭了,她从此很讨厌和数字有关的游戏。
  镜头二: 老师要求小朋友观察一幅画。画面上有5只小鸭子,4只大白鹅。过了一会儿,老师问:“鸭子和白鹅哪种更多一些?”大部分小朋友都回答白鹅多。因为白鹅形体大,看起来占的画面多,小朋友还不懂得“多”只是数量关系,等到老师教会他们数数,每个孩子都高兴地要求再看一幅画,继续学习数数了。
  分析:以上事例说明,幼儿数学启蒙必须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进行,从培养兴趣出发,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标,而不能盲目冒进。幼儿对“数”的学习和理解,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起初幼儿在分辨事物的时候,他们把这些具体的物品都看成孤立的、不同的,而没有看到它们在本质上的共同点。
    如果妈妈懂得引导芳芳对数学产生兴趣,在一段时间的操作练习以后,会突然发现,芳芳不仅能够理解5个苹果和5个花生米的数量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5”,还能够由此引申出对数字的抽象认识——只要遇到是5个一堆的物品,就知道数目一样多了。通过这个过程,芳芳不仅会理解了数的抽象含义,而且也会发展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适合0--3岁宝宝的数学游戏

  适合0-1岁宝宝的数字游戏:唱数游戏。可以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数字的顺序。
  玩法:妈妈抱着宝宝上楼梯的时候,上一个台阶数1个数,有节奏地从1唱到10;妈妈抱着宝宝下楼梯的时候,下一个台阶数1个数,有节奏地从1唱到10,反复唱给宝宝听。
  适合1-2岁宝宝的数字游戏:打电话找数字朋友。电话机是很好的数字游戏机,妈妈可以利用电话机上的数字按键来教宝宝学数数。
  准备:一部玩具电话、或家中的电话。
  玩法:1、妈妈告诉宝宝自己的电话号码是“1”,让宝宝在数字1上摁一下,如此反复几次;2、告诉宝宝爸爸的电话号码是“12”,让宝宝在这两个数字上各摁一下,以此类推,反复多次。
  适合2-3岁宝宝的数字游戏:数数看,我套进几个圈。在家里和宝宝玩自助式套环游戏,在学习数数的同时,还能让宝宝的手眼动作更加协调。
  准备:妈妈用铁丝拧成几个圆环。
  玩法:1、妈妈帮助宝宝将圆环套在自己一个手指上,并伸出食指说“1”;2、再套入第二个又伸出手指说“2”……以此类推,让宝宝来回练习;3、在宝宝熟悉这个游戏后,让宝宝边套边数。

用玩具和食物学数学

  小孩子如果看到有人手中拿到的饼干比他手中的多,那么他就马上会发现。他们喜欢将他们自己的年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数字性的东西告诉别人。其实孩子们对数字很感兴趣。家长应利用孩子的这处特点,教孩子学些数学。那么如何教幼儿学数学呢?幼儿对玩具、食品、游戏等很感兴趣,但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
  用棋子、饼干、糖块、葡萄玩具等作教具,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一次教一个数字,解释数字的形状,帮助孩子记忆。通过举例,帮助孩子理解。
  当教到5以后,也可以用钱币(硬币、纸钞)作教具,教孩子学做加减法。在用饼干、糖块等食品类教具时,可以让孩子边吃边做减法,这样具有刺激性。当这到7以后,可以教孩子一周内有7天。
  学到10以后,可以教孩子认识一玩钱,一玩钱中有10个一角,用一把尺子或自制一条带有10个刻度的软尺测量室内的物体尺寸。在纸上画一个算盘式的东西,教学1和12。然后,给孩子讲解一年中有12个月,4个季节。指出你和孩子所能看到数字,如标牌上、日历上、电话上、计算机上、钟表上等。
  随后可以继续教孩子学100以内的数字,并做加减运算。这些游戏将增加小孩在数字、数数、数量、序数排列和减法的经验。

数学学习的几个误区

●不要直接灌输:数学学习是抽象、复杂的过程。很多家长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都会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即直接告诉孩子某个数字大,某个数字小,然后让孩子记住。表面看来孩子是知道了,实际却没有真正理解。一昧地记诵公式、强迫记忆,不但无法引起幼儿学习兴趣,更容易使日后对数学造成心理压力,故要小心辅导。
  ●数学≠运算:数学是个很大的范围,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加、减、乘、除,以及1、2、3、4只是数学的极小一部分。对于小小孩而言,量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属于具体思考期,因此教孩子数学的理想方式,便是先从数的量上比较大小、多寡,在日常生活中配合直接有形的操作,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不要限定标准答案:由于幼儿自我中心强,所以,在数字的辨别上,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决定,如何去辅导常是令人头疼的问题。首先,不要设限标准的答案;其次,不要拒绝孩子有其他的回答;再者,运用实际操作经验来引导,最后,要允许孩子一再尝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