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小蓓的购房经历

 近几年由于投资房产的人增多,致使房价飞涨。2007年,北京的房价更是创历史新高,四环路附近的房价都跃上了15000元/平方米的高位。眼看着房价天天向上,一点没有回头的意思,许多有购房意向的人面对房价一路走高的诱惑,加入了购房一族。

  “受不了了,频繁加息,提高首付不算,还要开征物业税,每个月还要缴贷款。”最近一位久违的亲戚小培和我谈论起2007年购房的艰辛历程,从中我也受益匪浅。

  小培大学毕业后,和男友一起来北京闯荡,积蓄不多,幸运的是找到了一份外企的工作。两个人再三考虑,不知是租房好,还是买房好,买房要还月供,租房要缴房租。开始两人决定先租房,等工作走上正轨后再决定买房。在这之前,两个人一直与别人合租一套老式楼房,交通相当便利,且房租每个月只需要几百元,家人大都认为还不错。没想到的是,后来两个人觉得缴租房不划算,还是买了一套二手房。虽然父母帮他们支付了大部分的首付款,但银行贷款也不少,还贷款压力不轻。两个人每月的工资基本上都“贡献”给房子了。 我想,无论按什么标准,他们都是典型的“房奴”。不过在交谈中,我感到他们倒是没有专家们经常形容的“精神焦虑症”,反而很坦然。小培购房的理由也很充分:房子越来越贵,不如早买;买房解决了“漂”在北京的不安定感,今后还可以与家人一起生活;房租加上公积金,与按揭相比差不了太多。租房不如买房,相信很多朋友同意她的意见。谈起购房的经历,小培说其间可谓曲折起伏。

  年初,她有了买房的想法后就不敢怠慢,立即找来报纸、宣传广告,把北京的各处楼盘收集起来,从地理位置、居住环境、社区设计、房子结构、大小、价格及质量等逐一研究,分析报纸上房产专家的评论、各种善意提醒,鉴定合同应注意的事项,但凡涉及这方面的文章,通通一字不漏地加以琢磨,并将自己认为值得特别注意的条款剪辑成册。他俩晚上熬夜“加班”,白天上班精神恍惚,眼前的书籍、文件都能海市蜃楼般奇妙地组合、变幻成一栋栋漂亮壮观的高楼。一到周末,除了楼盘,其他任何地方绝对是提不起兴趣的。

  摸索了几个月,自认为前期工作准备好了,自己也基本达到了专家级水平,于是试探性地迈出第一步。根据锁定的几处目标楼盘,他们想,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不追求一步到位去买面积很大或总价很高的房子,以免占用过多的资金。与近郊大户型相比,市区工作地点附近或地铁沿线的小户型总价差不多,日常又能节省大量时间和交通成本,居住成本也低,而且今后更易于租售,自住投资两相宜,应是不错的选择。他们开始与售楼小姐洽谈,看图纸,了解情况。售楼小姐热情地讲解了自己的楼盘。他们牢记专家的谆谆告诫:“任尔天花乱坠吹,我自巍然不动”。果然,实地考察时,总觉得“纸上谈兵”,与现实相距甚远,致使售楼小姐怀疑他们是否有心买房。

  一转到了年中,房价又在“突飞猛进”,而且买房贷款利息也随着央行的几次加息不断提升。通过朋友介绍,他们决定买经济适用房。顾名思义,经济适用房就是既经济又适用的居民住宅房,它的消费对象应该是处于温饱型家庭的城市市民。最近几年,由于经适房的申请、审核不严,加之监管缺位和政策漏洞的存在,在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的今天,尤其是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经济适用房常常“一号难求”,更重要的是经济适用房的位置常常在郊区,交通很不便利,小区教育、医疗、商业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这对于小陪他们来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最后,理想的经济适用房也没有挑选上。

  眼看到了下半年,两个人时间都耗费在选新房了。北京的房价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狂涨,即使买了新房,恐怕也缴不起贷款了,于是他们又决定改买二手房。经过对房产中介公司的房源进行比较,最后他们看上莲花园小区楼盘,房子位置不错,西北侧是地面停车场,东北面和东面是集中绿地,房子方正,好摆家具,不易浪费空间,住起来也算舒适。他们看房子的时候很注意采光效果,不被室内的灯光欺骗。厨房也不错。一切万事具备,最后就是价格问题。所谓性价比,不是找房子的标准,而是找到喜欢的房子之后与中介公司侃价的标准。但价格方面却没谈好,又拖了三周,时间过去了,房子不等人。眼看自己中意的房子每平方米又增加3000元了,这次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买下来,可心里还是极为后悔,不如三周前就买下。最后加上装修及购买家居,两个人的积蓄再加上父母给的“赞助”全用光了,每个月房贷压得直不起腰来。

  有小培这样经历的人在京城不会是少数,房价的一路狂飚,使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为此有人赚得春风得意,享受着由此带来的盛宴,更有中、低收入者整日还在望楼兴叹!购房要理性思考,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的住房,消费者在挑选房时还应该多了解一些购房常识及国家相关的法规与政策,不要只考虑房价这一条。只有克服购房中的盲目性,才能买到称心、舒适的理想家园。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