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12-8-5 10:42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你观察过没有,在这世界上,我们几乎天天在跟姓名打交道。看报纸,作者是谁,看电视,演员是谁,看书,主人公又是谁,网上姓名更加多:“易思玲”夺奥运首金!、“王明娟又夺金牌”......。有人说,我睡一天就不跟姓名打交道了,非也,梦中不可能全部都是山和水,一旦有人出现,您的脑子里会自动地跳出名字来。没有姓名就没有世界。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的首句,从小听父亲颂读,一直以为是中国的大姓排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资料显示,中国最新的“百家姓”前十名依次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三大姓是李、王、张,百家姓首句中的钱、孙、郑跌出。
姓名,虽说是个符号,却是我们在世界上的通行证。至2011年末,沪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上海人的姓氏排行榜是怎样的?,根据最新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张、王、陈,姓张的坐了第一把交椅。那么上海人的姓氏根源在哪儿呢?,细细翻阅许洪新的《上海姓氏寻根》一书才知道,原来我们上海人的姓氏就是那么不一般。
上海自古是吴越之地,上海人数众多的那些姓氏,源头多数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特别是古代扬州所属的吴、会稽、丹阳、吴兴诸郡。在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中,人口大量涌入是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中80%以上来自江浙皖三省。
一、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
张姓得姓始祖—张挥。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
张姓是上海第一大姓,1997统计约87万。秦汉起,上海地区就有张姓。《梁书•范缜传》中有“张甲之情,寄王已之躯”;据文献,上海最早见之记录的张姓是东汉张武。上海有大量张姓子裔活动而形成的地名,仅对浦东、金山、宝山作不完全的统计,张家宅、张家村之类的村落就有324个之多。除张堰外,浦东张桥、张江、松江张泽也都是大型集镇。
中国张姓子孙名人众多,如科圣张衡、画家张择端、医圣张仲景、猛将张飞、书法家张旭、外交家张骞、实业家张骞、纵横家张仪、军事家张良、革命家张闻天、民族英雄张自忠、诗人名相张九龄、文史研究张元济等等。
二、王姓虽然排在第二,但在市中心区,排行榜的头把交椅还得归王姓,王姓约78万
王姓何时开始入迁上海地区史无明载。但东汉时期的会稽王氏、东晋南渡中的琅笽王氏都活动在嘉兴、吴兴、吴郡一带,可以断言,上海地区有王姓不会晚于三国两晋。金石文献上出现王姓是在唐代。位于松江中山路小学内的石经幢,刻于唐大中十三年(859),上面就有王六娘、王仕韶等人名。
上海有许多名品名店是王姓人士创造的业绩。王宝和酒家创设于乾隆九年(1744),是一家足有268年历史的老字号。以经销花雕、太雕、金波玉液、陈年加饭等正宗绍兴黄酒和清水大闸蟹为特色。王星记扇庄是绍兴王星斋在光绪元年创设于杭州,再由其子王子清于1941年迁入上海孤岛,时设南京路727号,王星记名扬海内外。
黄浦区南境,有条王家码头路,看似不起眼的这条小路,却记载了上海海运业的一段历史,也代表性地突现了上海王姓的业绩。王家码头是宁波人“船王”王庆模、王庆清、王庆棠三兄弟经营的。
上海著名的王姓子孙有宋相王旦的后人、干嘉学派翘楚王鸣盛、最早接受西方医学理论的王宏翰、“长毛状元”苏州王韬、民间音乐“牡丹亭”创始人王东阳、“不死”英雄王孝和、驾驶“挑战号”太空穿梭机的美籍华人王赣驹等等。
三、陈姓 约73万
陈姓是全国的一个大姓,尤其在长江以南更是一个特大姓氏。陈姓在上海市是第三大姓,地域分布相当均衡,除南汇外,在各区县中均居第二、第三位。据出土碑铭,至少在唐代上海已有陈姓。嘉定西门外嘉泰砖瓦厂出土的《唐故孙氏陈夫人墓志铭》,墓主陈十四娘,葬于贞元八年(792)。确切的陈姓入迁记录是在北宋中叶,陈舜俞自湖州迁华亭白牛市(今金山枫泾)。
陈姓在上海留下的史迹很多。位于浦东陆家嘴的陈桂春住宅名为“颍川小筑”,这一上海近代民居建筑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现代摩天大楼共存一区,相映成辉,成为了上海都市旅游的重要景观与亮点。南昌路100弄2号是陈独秀寓所,又是《新青年》编辑部。
黄浦区天灯弄、梅家弄曾有座名日涉园的园林是明代陈所蕴的别业,嘉定原有一座昼锦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表彰的是兵部司令、南京工部员外朗、方泰陈氏一世祖陈荣。此外,因陈姓家居或事业,上海还有许多冠以“陈”字的地名,如浦东陈行、普陀陈渡等等。
陈云是现代上海陈姓最杰出的人物,是青浦练塘人,1934年起一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陈姓子孙中的翘楚者有学贯中西的文学家陈子龙、民族英雄陈化成及陈金揆、翻译《GCD宣言》的陈望道、令叛徒特务丧胆的陈赓、志德高尚的陈亮熙及陈如升、江南名医陈莲舫、创办《苏报》的衡山陈范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