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本帖最后由 路见不平 于 2014-1-25 09:43 编辑

楼主的意见书写得很好,建议再添加点内容。江桥垃圾焚烧厂的臭味来源于垃圾车运输过程污水滴漏及垃圾卸驳过程的泄漏。而垃圾运转站的规模是450吨/日,单程车次为230次/日,来回就是460次/日,这么多次的车辆走的是一条道,目前垃圾车从收集地到运转站使用的多是压缩型垃圾车,在垃圾装上车时,箱内就开始压缩垃圾,压缩过程中有很多污水溢出随车辆运输一路洒落,沿途形成恶臭,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每天早晨来收垃圾的车辆是不是有这种现象,这种车辆就是压缩型垃圾车。而460次/日车辆的洒落,想想,将会造成何种程度的恶臭,尤其是到夏天,不仅会滋生细菌,而且更是蚊蝇滋生的来源,这是转运站的重要污染之一,但是很多人都把它给忽略了,史法伦也利用这一点在回复中避开这点的解释。邻居们千万之一,这点千万不能遗漏掉!!!
     另外还有一点要着重说一下,江桥地区是通往市外的要道,车辆拥堵已经非常厉害,如果每天再增加460次/日车次,道路会更加拥堵不堪,而运转站中要对垃圾进行按细、中、粗颗粒分类运输,来回车次在不下于300次/日,总和为760次/日以上,这些车辆走的都是住宅区道路,对行人造成很大威胁,尤其是对老人和儿童更是安全隐患!!!这一点史法伦也回避回答。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挂号信更好
史法伦在偷换概念,我们千万不能上当,首先对于公示的回复,小区居民已经有联名签字的回复信函,这足以说明居民们的反对意见,哪怕只有一封信函,有这么多人签字,已经代表了众人的意见。而史法伦现在在耍花腔,说来信只有十八封,给人感觉反对人并不多,只有十八个人,这不是偷换概念是什么?不过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或许史法伦认为众人联名签字是一种反映方式,大量的信函又是一种方式。如果他真的这样想,我们倒要表扬他了。
关键是来往的垃圾车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形象污染、交通堵塞。。。
gi365 发表于 2014-1-26 13:15
说得很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大家不要不眼睛盯在中转站上,车辆的污染才是重要的,因为它们的污水滴漏无法控制,行驶安全存在潜在的隐患,噪声必然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恶臭和扬尘直接造成空气质量的污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