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大门改造至今,每天进出,都要走过这条粗糙的农村级的水泥路,让人难以忍受。
这里,原来是上街沿,花岗岩石材铺设的路面,凸显了三期的门面和小区的整体档次。也是
小区建筑设计方根据车分流的现代理念进行的人性化的设计,上街沿又素有“安全岛”之称,
有避让车辆,雨天避让路面积水之功能。
不明白的是,三期大门改造非得铲平上街沿,非得把花岗岩弄成水泥路,非得在出入口搞人、
机、非机动车混杂?发生人车碰撞责任如何界定,跟你物业拆除人行道无关联?
而看明白的一点,水泥路上加装一段栏栅门、栏围,大门中间的岗亭和道闸机往后退,
退至与栏栅门齐平的位置,安装门禁,然后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于是,大家自觉了,依次刷卡
走门禁,没门卡的访客等待保安依次确认,等待开门,没有人绕过门禁走,也没有人会从道闸机
栏臂下走或在栏臂开启时通过?
我想说的是,在小区封闭管理硬件设施有限的情况下,改造方案必须可行、必须考虑
成熟的管理措施,本人所担心的是,改造的门(抑或根本就没有门禁),最终是个摆设,
非但白花了业主的钱,且带来次生问题:如没有人行道、人车混杂、破坏大门的格调、大门口
退进来的一块,又成为小商贩、非机动车的避风港!
但愿没有那么糟糕!但愿不要被言中,无论如何,水泥路是不能容忍的,
物业必须有个说法,大门改造必须有工期时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