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讨论] 孩子读书为了啥?

我老公的表妹名牌大学本科毕业后考研相差几分没有考上,现在想找份工作,可是残酷的现实就是目前连工作都找不到。这件事给我们夫妻两个的触动实在太大了。昨天,我让老公看了这礼拜的申报,讲述了一个大学生在环卫局做扫地工居然也做了三年的故事,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小学没毕业的人都可以做的事情现在都有大学生来从事,将来的文凭真的就要变成废纸了。这样的例子实在很普遍的,我公司里新近的一个大学生都拿到了学士学位了,还是通过熟人介绍的,现在的工作就是拿着一千多元的工资天天日复一日的和工人们一起焊线路板。
现实是太残酷了。不知道,我们这么辛辛苦苦的教育孩子读书,希望他们能够顺利的通过人生的最关键的第一关---高考,考上大学后可以荣耀门楣继而可以平步青云有个好的工作好的人生。现在的事实就是,你的家族没有好的关系好的背景,再优秀的孩子也只能吃人家挑剩下的残羹来吃。公司里的同事告诉我,她的朋友的小孩考上了公安系统的公务员,不过由于是上辈本身有人就是公安系统的干部,所以,小孩子考公安系统公务员时候连教材都是内部提供不外泄的,由内部人来教授。
所以,我们的孩子十年寒窗苦读书本究竟为了什么?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难道读书无用论在中国就要变成真理了吗?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一部十分有名的电影《桃李劫》,讲述了两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唱着聂耳写的毕业歌双双毕业后成为了夫妻,最后由于生活的残酷过早离世了。
电影的简介:
陶建平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向以前的校长讲述着事情的缘由……
  陶建平和黎丽琳刚从学校走进社会。他们结婚后,陶建平到了轮船公司工作,但和公司 经理发生矛盾,双方冲突起来,陶建平一气之下辞了职。陶建平四处奔波寻找工作,但到处碰壁,遇到的不是白眼就是欺骗,对此他深感灰心。看到丈夫这种状况,黎丽琳也出去找工作,很快被一贸易公司录用了。陶建平也找到了一份在营造厂的工作。但不久,正直的陶建平不肯为老板偷工减料,再次辞职。黎丽琳也因不堪受贸易公司经理的污辱离开贸易公司。为了生活,陶建平只得去做造船厂的苦工,每天做着繁重的劳动。不幸的是,黎丽琳因产后身体虚弱,晕倒跌伤。 为了救治重伤的妻子,陶建平恳求工头借用一笔钱,而工头说什么也不肯。被逼无奈的陶建平只好偷了工头抽屉里的钱。当陶建平拿着钱去请医生时,黎丽琳因伤势过重得不到及时治疗死去了。陶建平忍痛将孩子送到育婴堂。当承受着亡妻离子的巨大悲痛的陶建平回家的时候,工头带着巡捕来逮捕他。经过一番挣扎与反抗,陶建平还是被判死刑。老校长听他讲述完,不禁万分惋惜。

U1448P18T90D54399F1526DT20050803145531.jpg (19.3 KB)

U1448P18T90D54399F1526DT20050803145531.jpg

现在确实要正视现实,积极应对。

正视现实是最重要的,坦白的说现在的制度远不及封建专制时代。

至少那时通过努力,还可以实现“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的伟大理想。

这也是伟大的中华文明常盛不衰的根基 ...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7-31 12:30
你说的“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在中国的大宋时代是最盛行的。难怪中国的科举制度盛行了千年之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中举天下闻的好事历来是让莘莘学子们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只可惜,这种梦想在今天的读书人眼里是遥不可及了!
读书是为了养活整个国家教育系统得到一个国家认可的文凭,关键是从众心态,就像结婚买房、装修、办酒席一样,大家都这么做,那自己也为了面子、为了和别人一样也得这样做,如果大家把孩子都养在家里自学,谁还会需要 ...
一嘉人 发表于 2009-7-31 14:15
你还别说,不少大科学家都是被学校勒令退学后自己在家自学成才的,爱因斯坦,爱迪生。我们中国的童话作家郑渊洁就是勒令退学后自己开始写童话小说的。
问题就是现在的不公平竞争太厉害了,好的资源早就被人预定掉了。我的同事和我今天说起一位经济学家预言将来中国出事情的很有可能就是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家里节衣缩食供养孩子上大学最后连工作都没有着落了不闹事情才怪?
让孩子读书是叫他明事理,掌握一门专业.今后能在社会上混一口饭.近几年大学扩招后,直接导致大学生贬值,学士,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很低,进了单位是看个人能力的,你能为公司为老板创造财富,你就会有升职的机会,你的钱途 ...
yp53wang 发表于 2009-7-31 15:51
问题是,现在很多公司连你进门的机会都没有,别说后面的升职了。我很认同你的说法,读书是为了让他明事理,可要是学校里的教育教的不是事理而是势利,那孩子可就真的成了畸形教育的牺牲品了。
大家都说的很有理,一定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要什么功课都要齐头并进,那是一种智慧的浪费,资源的浪费。这点还是我们上海活宝波波讲的有道理啊!我和老公一直认为,我们的孩子数理化方面太吃力了,英语还有希望,所以,现在老公是谋足了劲从3L到佳音少儿英语全力帮孩子拼英语,将来,会一门外语也能混口饭吃。
上周日,我看七分之一栏目时,介绍了当今一个中国的神童,好象是14岁就上北京读本硕博连读。父亲还是位中学的英文老师。父母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拆拆弄弄,家里新买的高级音响楞被这男孩当成了拆卸的对象,可父亲居然一点也 没有生气,想来我家小宝喜欢拆活动铅笔被我老公吃了顿生活。后来,由于父母觉得学校里的功课整天不是抄生字啦就是很枯燥的重复的题海战术,自己的儿子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父母做主让孩子回家可以不做学校的作业,而是让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看看爱看的书啊拆拆东西搞研究。至于作业嘛,更绝,父母两做枪手帮孩子做,天啊,放在大众眼里这两父母简直是放纵。神童的老爸没少被孩子老师尅,说你还是做老师的呢,就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啊?可最终事实就是,这孩子上北京读专门的神童大学班了!神童的父母面对着蜂拥采访的媒体,一直坚称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没有区别。不知道,这个例子是说明父母的教育成功了呢,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系是不是该极深极深的反思一下了!
就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吧,我们公司新招了个小出纳(其实已经是80年出生的剩女),读出了自学考试大专后,现在还在读专升本。因该说读书的劲道是很粗的,我都自叹不如。但是,读书是卖力的,工作能力就太差劲了,一点小事都磨磨唧唧个半天还没办好。现在在公司里属于彻底边缘化,被老板边缘化,被同事边缘化。恰好证明了一点,书读的再多,能力跟不上,就成了个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书呆子。
技多不压身。从前呢,女人就算是做娘姨(保姆)也是一种很受人东家尊重的工作,很多娘姨都被东家当做自己人一样养老送终。现在呢,女人宁可做人家阔佬头子的姨娘也不肯做娘姨了!说明,现在很多人是以钱的多少来衡量工作的高低。同样,因为做IT很赚钱,所以,很多人毕业后都去做,直接导致现在IT业里人才济济,以至于出现了饱和造成了不少相关专业的人反而找工作被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