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很支持,如果成立我肯定报名参加!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这个活动偶喜欢,尽管以后大部分要住在徐汇,但是嘉城的活动偶还是很希望参加的。
问题是场地,如果嘉城能开一个咖啡吧什么的,大家可以边喝下午茶边高谈阔论。电影啊。,新书啊,音乐啊。。。都可以评论。眼前吗,场地看来只能选择居家了,人一多的话有可能会对主人家有点压力,增加点小负担。所以,场地还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沙龙Salon,中文意即客厅,在欧洲的中世纪的时候,这个Salon是上流社会中名门望族、社会名流等人相互交流、铺撒关系网、交际劝的中心之地。在Salon文化的范畴内,主导各位显赫权贵、或是富豪、大思想家、大文豪们的不是什么权威之人,而是一些女性。这些女性充当了从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Salon文化的剑锋角色,在任何一个知名的Salon内,它的名望都不是来自当世名人,也不需要多少贵族的资助,它都是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位杰出的女主人。于是在众多的Salon之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惯例,一个有名的Salon往往会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女主人,比如某公爵或伯爵的夫人。而成功地主持一个Salon可以为她们赢得社会的赞誉,透出众多上流社会的人物,她们甚至可以主导一个时代的风气。
如果有此类读书或者文艺方面的沙龙。我家老公一定也会乐于参加的,他很喜欢高谈阔论地。
:“沙龙”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沙龙一般都有一个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沙龙的话题很广泛,很雅致;常去沙龙的人都是些名流。我们在欧洲电影、小说和戏剧中经常会看见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沙龙场面。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也曾有过一个著名沙龙,女主人就是今天人们还经常提起的林徽因,可见这种社交方式早就传到了中国。
本帖最后由 守护天使 于 2009-6-1 11:24 编辑

我爱沙龙,尽管我成为不了美丽睿智的林徽因。

20095791216.jpg (50.23 KB)

20095791216.jpg

奥黛丽赫本的《窈窕淑女》说的就是平时人们的聚会,可以看赛马,评论时事,很考验你的学识水平嗷!

36c651fd62.jpg (29.13 KB)

36c651fd62.jpg

作为沙龙,不仅得有个相对宽敞的客厅,很有号召力的主持人,另外还得准备点精美的茶点,丝坍茵沙龙里精致的茶点饮品,不仅让毕加索、海明威和乔伊斯等大饱口福,同时也喂了一下他们饥饿的灵魂。

1218babe244g213.jpg (37.08 KB)

1218babe244g213.jpg

121bfcc6f97g214.jpg (52.74 KB)

121bfcc6f97g214.jpg

说到中国的沙龙文化,一个人的名字时常被提及---林徽因。那是我毕生最崇拜的女性之一,才貌俱佳,师出名门,真的是人间四月天。传说中,林徽因女士在沙龙中的辩才绝不亚于沙龙中的绅士,梁思成肯定是有绝对的自信心才能娶得才女精英的林徽因。

040415142424040415she025.jpg (47.96 KB)

040415142424040415she025.jpg

1111994915lin28.jpg (25.36 KB)

1111994915lin28.jp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