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满清和吴三桂联军与李自成军队激战于  一片石,此战扭转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当时的大明朝内忧外患,外有建州女真后金政权的崛起,内有顺、西两大逆贼造反。

后金政权的主要谋士都是汉人,八旗中也有汉八旗,相当一部分清军是归化满清的汉族,至于洪承畴、吴三桂的投降使得汉族精锐之师倒戈。

农民起义军其实就是一帮无恶不作的草寇,根本就是胸无大志的乌合之众,《李自成》那本书的描写纯属政治需要。

几百年过去了,满汉已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再追究当时的杀戮仇恨,也没什么意思。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决战一片石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再次东奔,便亲自带领三十万大军以及吴襄和明太子永、定二王向山海关而来。四月十八日兵临山海关城下,李自成命军士们列阵山海之间。并令大将唐通带兵五万绕道进攻关外要塞九门口(即:一片石)。

  四月二十二日,大顺军与吴三桂守军在九门口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吴三桂守军在长城上虽然踞高临下,占尽优势,但农民军唐通部下士气高昂,不断地向长城上发起猛攻。从早至午整个山谷杀声如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方激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中午,李自成亲自率领五万援军和数门红夷大炮赶至了九门口。在李自成的亲自指挥下,数门红夷大炮齐射轰击九门口,在炮火的掩护下,大顺军以裹铁车牌,勾梯等攻城武器拥蜂而上。明守城军士则远以箭射,近以滚木擂石,棉油火把枪挑刀砍,一面组织敢死队缒城出击,瓦解击溃了大顺军的多次猛攻,始终未让大顺军登上长城半步。

  入夜,整个山谷在大顺军火把的映照下,如同白昼。李自成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随手抽出第一枝令箭,令大将军唐通带兵马二万从正面出击强攻九门口的九个水门。第二枝令箭,令大将军李甲带兵马二万由左侧出击强攻望海台。第三枝令箭,令大将军李过带兵马二万从右侧山角出击强攻十六号敌楼和档马墙等制高点。第四支令箭,令大将军刘体纯带兵马两万强攻明军储存粮草的卫城,剩余的二万兵马由李自成亲自指挥作为预备队。只听李自成一声令下,大顺军四路人马高举火把呐喊着一齐向明守城军士杀去。倾刻间,炮声、喊杀声、刀枪的碰击声响彻整个山谷。经过几个回合的大拼杀,明守军终于抵挡不住大顺军的强大攻势,丢盔卸甲地逃向了山海关。自此,大顺军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关外要塞九门口。

  在大战之前,吴三桂自知不是农民军的对手,即派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给清朝送去了投降书。清统帅多尔衮在接到投降书后,认为机不可失,亲率十五万精兵,兼程并进,于四月二十四日兵至山海关外一片石。趁唐通守军立足未稳,即指挥大军分多路猛攻九门口。经几个回合的较量,打败了唐通守军。大清军从九门口长驱直入,五月二十八日进抵山海关。

  吴三桂亲赴清营,与清军统帅多尔衮拜天盟誓,并剃发归顺,正式成了清军的一个马前卒。

  五月三十日,多尔衮让吴三桂全军以白布系肩为标志,先与大顺军冲杀,自己却领了多铎、洪承畴、范文程、尚可喜等立马观战。吴三桂亲自上阵,与大顺军激战数十回合,大顺军阵式开而复合。中午,大风骤起,飞沙走石,咫尺不见。这时,清军大将阿齐格、多铎率领二万骑兵,突然从吴三桂右翼杀出。

  大顺军完全没有料到清军参战,加之立马高岗的李自成下岗先走。因此,士气顿衰,落荒而走。走到永平,自成杀了吴襄,直回北京。六月三日即位于武英殿,次日便撤出北京,向西而走。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这场战役是吴三桂军和李自成军的决战,最终清军参战,李自成彻底战败,逃出北京。

这是最关键的重大战役,要着重提一下。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缅甸的果敢族——明朝汉族后裔
     明末,永历帝朱由榔在李定国、白文选等护卫下,先是定都南京。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正月初三,吴三桂三路大军数十万人,兵逼昆明。朱由榔带1500余人走腾越西逃,进入当时中国的属国缅甸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观望形势的)缅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
  1661年,缅京老王驾崩,新王莽白继位。他看清形势,派精兵夜袭,砍死了南明数十名遗臣武将,囚禁了永历帝。同年底,平西王吴三桂大军饮马怒江,直逼缅甸。莽白立即献出永历帝。
  朱由榔被押回昆明,囚禁在篦子坡头的金禅寺(今利民巷)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4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王朝彻底覆灭。
  出于对吴三桂叛国降清的义愤,昆明百姓一直称此地为“逼死坡”。清云贵总督认为有损大清声誉,于道光年间,强将“逼死坡”改为“升平坡”,并勒石立碑以宣扬其“升平盛世”。但昆明人至今仍称“逼死坡”。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立在坡头。
  永历帝身后的溃兵上千人,逃到了麻粟坝,开始和这一带的掸、克钦和克伦等尚处于刀耕火种原始部族生活的原住民们打客家。原住民打不过这群远来如狼似虎的有谋略的职业军人,迁到周边高山,中国改朝换代的难民们,得以在此休养生息。
  “永历帝事件”后,在今腊戍附近的登尼,清ZF设立“木邦宣慰司”一职,命一杨姓将领为土司王(祖上南京府人)世守其地。现存果敢大庙附近的封诰碑记载了此事。从此清ZF对缅北属地开始统而不治,果敢一带实际成为“化外之邦”。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