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达芬奇可以欺骗消费者12年之久?
过去有个欧典地板卖到天价,号称“德国制造”,被揭露之后才知道,这个“国际玩笑”竟然开了8年没有被发现。如今被揭露的达·芬奇成立于2000年,也欺骗消费者近12年了,又创下一个让人备感耻辱的纪录。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洋品牌何以能在中国常年畅销而得不到惩罚和消灭,是骗术太高还是消费者太容易被糊弄?
其实,早在香武仕音响、欧典地板丑闻曝光后,舆论就广泛批评监管乏力,制度缺乏威慑力,并建议有关部门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洋产品”全面调查其产地,但未见实际行动。 2009年消费者也发现过达·芬奇家具质量问题。但遗憾的是,消费者、媒体以及监管者没有对问题家具进行合围,没有做深入调查。假如当时就能把问题查清楚,也不至于让达·芬奇家具又继续欺骗顾客两年。可笑的是,直到被曝光后,达·芬奇家具商场内还有顾客光临,并对这一品牌深信不疑,面对记者告知的实情,还称:“这么大的品牌,不可能造假吧。 ”可见,“假洋鬼子”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集体迷信国际品牌、他国制造,从而放松了警惕。
有心人应该注意到,早在2005年,有一则“洋家具在京限量3套”的新闻被广为传播,一时间洋家具成了抢手货。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业内人士透露,打着进口旗号的 “出口转内销”产品占到进口家具的95%以上。这说明,“达·芬奇密码”早就有被破解的可能,但没有进一步调查,给了骗子继续行骗的机会。
◆警示:“假洋鬼子”不能姑息
显然,我们不能再姑息这种“假洋鬼子”:一方面,行政部门要对达·芬奇家具进行严厉的处罚,立即停止销售有造假嫌疑的产品,对经营者涉嫌经济犯罪的进行调查起诉,并对进口家具市场作一个全面的整顿;而在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之外,还要保护和鼓励消费者对不良商家进行投诉和索赔。按照相应民事法规,参照售假赔偿规定,让达·芬奇家具吃进去的暴利都吐出来。根据达·芬奇家具一年几个亿的销售额,至少也应该赔掉同等份额的钱款,才算是公平的惩罚。
只有让达·芬奇家具之流大大出血,才能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相反的是,如果一番检查处理之后,还是不痛不痒地罚款几十万,无良商家换个品牌继续卖家具,甚至参考2009年的风波,连品牌都不用换,那么又怎能唬得住蠢蠢欲动的“假洋鬼子”们?http://wqes231.blog.163.com/blog/static/384585962011614114537806/?fromEconomics |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