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家角北大街
北大街,又称“一线街”,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全长两里多路,其东起放生桥,西至美周弄的三百多十,是最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筑精华所在。这里,旧式民宅鳞次栉比,粉墙茨瓦错落有致,窄窄街道曲径通幽,石板条路逶迤不断,老店名店两旁林立,展现了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
“到了角里(朱家角别称)不看桥,等于角里勿曾到”。沿北大街自西向东行走,左边看弄,右边看桥,是再合适不过了。首当其冲,是市郊最大的放生桥,古朴凝重,气势雄伟。左边放生弄里古色古香牌楼拔地而起,相映成趣。行至中段,一座连着两岸小楼拱形吴家桥,高高耸起,桥缝中石榴花正怒放,云纹青石拾级铺就,似乎诉说着古老传说。对应的“泗径”弄,又连着一个早先慈门寺前“四金刚”的动人故事。不多久,一座拱形式样的牌楼迎面扑来,上有砖雕花卉,磨光水砖砌就,为古街又增添一道风景线,接着,一座青瓦披顶作棚,木质结构为主的廊桥闯入眼帘,整个桥形古朴典雅,玲珑剔透,游人芽弄堂,走木级,上廊桥,仿佛走进历史长廊。行至城隍庙,一座造型别致的新建拱桥,正对面又是一条美周弄,据说因“满洲人”曾居住于此而得名。
上海老街
原名“方浜中路”,西起河南南路,东至人民路,全长825米,是最能够体现上海古老风云的街巷,也是民间365行聚集之地。有西到东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西洋文化涌入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的演化。以驿馆街为界分为东西两端。东段进过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西段的房屋外立面仿明清建筑,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上海老街重现了百年老店,呈现出老上海商旅百业,市井百态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