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上海市嘉定区区长
杲 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嘉定区人民ZF,向大会作ZF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ZF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ZF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发展目标,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领先”的发展思路,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突出调整转型升级,经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紧紧围绕“结构转型、空间转型、功能转型、效益转型”,着力提升各种资源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多项指标稳居市郊前列。全区经济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实现增加值1450亿元,可比增长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90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财政总收入660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9.6%;完成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0亿元和5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3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260元和21400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10%。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增速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转型发展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既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不断向产业链两端和高端延伸,产值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以上。上海大众安亭基地百万辆产能转型升级规划有序推进,沃尔沃销售中心成功入驻,一批重点汽车零配件项目和研发平台陆续开工或建成使用,汽车城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实现产值500亿元,同比增长4%。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和多个园区载体建设进展顺利,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各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71家,新认定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6家。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电子商务领先发展,交易额730亿元,同比增长80%,京东电子商务订单处理中心“亚洲一号”一期基本建成。文化和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营业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25%。新兴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嘉定创投”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全年新引进股权投资及管理企业250家,累计850家,管理资金超700亿元,投资并助推了嘉定一批高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旅游目的地建设稳步推进,成功举办一系列商旅文体联动活动,城市魅力不断提升。
引资淘汰同步推进,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提升。创新招商模式,加强企业服务,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集群集聚,资源聚焦助推优质企业内涵发展,个性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张江嘉定园区规划面积达45.7平方公里,上海嘉定科技博览会品牌效应逐步放大,31个科研平台对企业开放。成立嘉定大孵化服务中心,全区各类孵化器总计13个,在孵企业381家。成功举办“创新中国”、“321创业节”等全国性创业比赛活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首家服务中心在我区挂牌,年内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和股权托管交易中心E版挂牌企业20家。完善区、街镇、经济小区和专业服务机构组成的多层次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探索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成为保理公司试点区,2家保理公司落户。不断向存量资源要效益,分类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开展研发总部用地试点和产业区块外重点企业目录管理工作。引导经济小区功能转型,培育与孵化能力进一步加强。加大劣势企业淘汰调整力度,调整企业197家,节约标煤3.5万吨,盘活土地1608亩。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开展高效电机、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推广工作,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
(二)凸显形象功能内涵,城市建设品质进一步提升
紧紧围绕打造具有高端制造与科技特色、产城融合、宜业宜居、交通便捷、生态优美、功能完善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聚焦重点区域和项目,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聚焦重点区域,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以规划引领建设,加强重点区域和各类专项规划研究。加强“一核两翼”联动发展,城市生活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新城核心区功能与形象不断提升,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控规落地,区图书馆和文化馆新馆正式启用,保利大剧院、新荟商业广场等一批功能性市场化项目加快建设,启动“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国家级示范区。老城保护性开发有序实施,嘉定博物馆新馆、韩天衡美术馆建成使用,“疁城新天地”等项目初具形象。安亭地区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等北部新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区域综合功能显著提升。南翔地区加快引进商业综合体、高星级酒店和商务楼宇项目,转型发展态势良好。江桥地区主动对接虹桥商务区,加强规划研究和编制,城区功能进一步提升。
突出重点项目,增强城市功能与活力。围绕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陈行水库原水支线、泰和水厂输水工程、南翔污水厂和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骨干道路网络不断完善,S5(沪嘉高速)大修二期、S6(沪翔高速)、嘉闵高架路北段工程有序推进,区区对接和大居外围配套道路加快建设,新城核心区路网基本建成。轨道交通11号线西延伸段开通至花桥,13号线一期西段通车运营,14号线嘉定段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公交线网更加优化,平城路客运枢纽基本建成,新辟调整公交线路66条,年客运量达9000万人次。稳步推进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整治河道8.5公里,新增污水管网23.3公里。积极推进绿化建设,完成嘉北郊野公园一期规划方案,推进外环生态林带建设,新增绿地45.6公顷。不断完善多层级垃圾处置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全面推进。
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建设与发展。扎实推进宅基地置换,全面启动第二轮试点工作,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70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整理复垦860亩,完成3178户农户村庄改造。加快撤制村组工作,撤制1个村和52个村民小组。加强“三资”管理,7个村初步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3个村成立社区经济合作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个农田水利项目启动建设,高水平粮田和设施菜田建设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农业生产有关任务。深入实施新一轮经济欠发达村扶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粮田菜地流转费和对农保人员、本地就业年龄段农业从业人员的补贴进一步提高。
(三)聚焦创新体制机制,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紧紧围绕社会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结合我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区位特点,不断创新突破,锐意进取,社会面整体保持平稳有序。
社会管理服务不断加强。对全区292个村居进行全面调研摸底,制定39个专项整治方案和村居考核评级指导意见,完善组织领导架构和工作机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所有街镇实现中心服务人员“统一管理”,6个街镇实现“一口受理”,30个居委会建成“一站式”服务点。积极探索“镇管社区”试点,“客堂汇”等“一镇一品”社区服务品牌建设加强,新增“睦邻点”257个,成功举办首届嘉定睦邻节,居民自发组织活动1万多场次,参与31万人次。全面加强来沪人员综合管理服务,落实居住证积分制管理办法,推进新村民、新居民服务和管理试点。
城市公共安全平稳有序。推进大联勤标准化试点,研究推进大联勤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格化管理平台对接,推动应急联动中心与区防汛防台指挥部有机结合,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类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完成市区两级消防实事工程。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狠抓日常管理和重点领域整治。积极应对“菲特”台风,妥善处置后续问题,快速启动9个积水点改造项目。
社会稳定基础不断夯实。扎实推进14项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制定并实施42个治安复杂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解决方案,全力做好10个案件高发村居及12个“城中村”集中整治。继续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确保社会秩序平稳可控。加强信访矛盾预警处置机制建设,着力化解信访积案和重信重访事项。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强化街镇综治中心和村居综治工作站建设,实现基层矛盾“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
(四)围绕改善群众生活,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紧紧围绕社会事业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的要求,不断加大ZF投入和改革力度,区本级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76.7%,增幅27.1%。
以创业促就业,不断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启动“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向村居延伸,基本实现农村全覆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374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358人,新增扶持创业组织704家,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始终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成功举办第八届职业技能竞赛,各类职业培训达3万人次。平稳有序完成“万人就业项目”协管员队伍转制工作。新引进6名中央“千人计划”和11名上海“千人计划”人才,共有73人通过急需紧缺人才专家评审,优秀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品质教育成效初显。实施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开办7所学校,改扩建5所学校,实施7个校安工程,完成25所学校直饮水工程等一批教育实事项目。落实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绿色指标,推进4个“新优质学校”教育联盟建设,实施9所学校与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对口办学,3名校长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校长。卫生事业加速发展。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建立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服务监管新机制,基本建成卫生信息网络平台系统,启动区域联合影像中心前期工作。加强瑞金-嘉定全专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广家庭医生制服务,全区签约家庭6.8万户。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华亭镇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在全市率先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有效防控H7N9禽流感,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完成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全年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450万人次。稳步推进国际中医药城区前期工作。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批文化惠民项目建成启用,全年组织160万人次参与各类群文活动,获第十届全国“群星奖”6项大奖。推进“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试点,启用区全民健身推广中心,嘉定体育馆(新馆)主体结构封顶,完成20所学校体育场向市民开放的灯光配套和分隔工程。举办和参与一系列重大赛事,实现全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完成新版首轮上海市文明城区创建迎检工作。妇女儿童、计生、红十字事业稳步发展,双拥、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台、侨务、档案工作取得新进展。
关注弱势群体,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各类人员社会保障层次,通过区镇两级补贴,进一步提高“镇保”、“农保”退休人员和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水平。深化“一口上下”社会救助机制,发挥城乡低保收入核对机制作用,实施各类救助32.8万人次,救助资金1.9亿元,享受医疗救助实时结算服务6620人次。深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养老床位418张,新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8家,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开工建设。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投入4685万元为残疾人提供各类保障服务,落实福利企业扶持政策,87家福利企业、2061名残疾员工获得社会保险补贴。创新开展民生综合保险工程,受到群众广泛欢迎。加强住房保障,新增租金配租廉租家庭81户,共有产权保障房轮候工作顺利推进,区属动迁安置房新开工97.6万平方米、竣工13.2万平方米,安置在外过渡居民1116户。
在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区ZF紧紧围绕提高公信力和增强执行力,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有关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化ZF职能转变,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要求,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加强全区调研工作的统筹和成果转化,完成“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着重梳理体制机制等瓶颈问题,促进“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加强政务公开和ZF信息公开,全年公开ZF信息1.1万条,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全面精简文件会议庆典活动,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全面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规范ZF采购行为,完善公务卡制度改革,加强对ZF投资项目监管,深化网络监察系统建设,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加强ZF法治建设,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年度依法行政情况报告制度,推进依法行政责任制,对30件文件进行法律审核,清理规范性文件128件。认真落实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61件、政协提案128件,办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在此,我谨代表嘉定区人民ZF,向在各个岗位上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全区人民,向给予ZF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嘉定地区的部市属单位和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嘉定建设并为之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嘉定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区域经济持续有质量有效益发展的动力仍需进一步增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加快培育,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任重道远;二是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快,房地征收难度较大,环境测评矛盾较多;三是民生改善与群众期望之间的差距仍需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仍然较为明显,困难群体救助和养老服务任务较重;四是城市管理水平与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偏低,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仍有发生,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改善难度较大,常住人口快速增长压力巨大。同时,ZF部门的执行力和协同力还需增强,少数ZF工作人员缺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深化改革,统筹处理好发展质量与数量、整体与局部、眼前与长远、ZF和市场的关系。
二、2014年主要任务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嘉定改革开放、谋划长远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嘉定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攻坚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转型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既要有坚定的信心,又要增强危机意识,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嘉定发展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根据区委五届五次全会部署,围绕打造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领先”的发展思路,按照“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品质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发展路径,以统筹稳增长,以转型促效益,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添活力,努力营造最佳的政务环境,让各种资源要素活力竞相迸发,争当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增加值可比增长5.5%左右(属地可比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左右(属地同比增长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亿元以上,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完成市下达目标,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按照上述预期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探索各项改革举措,充分释放制度红利
增强改革的信心、勇气和智慧,努力突破制度瓶颈,真正实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扎实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任务。对照中央提出的改革目标,根据市统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研究,确保中央、市委、市ZF的部署在嘉定得到贯彻落实。重点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加快ZF职能转变,优化部门职责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突出行业管理服务,科学引导产业升级,激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主动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主动将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在我区进行试点,着重在跨境电子商务、新型金融、进口贸易、服务外包等领域争取先行先试,主动与自贸区内优质外资企业对接,跨前一步提供服务,争取将我区吸引外资的能级与水平再提升一个台阶。推进我区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探索按照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禁止类和限制类产业目录,完善项目准入评估制度。促进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积极推动制约我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区镇两级ZF事权和支出责任,探索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财政支出的区级统筹,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分担机制,集中有限财力投入到关乎民生、关乎嘉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上。完善新城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组团协调发展的指导和推进,整合建设管理资源,加强新城的城市管理。稳步推进区属国资国企改革,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完善整合重组后企业运行机制,推进委办局与所属企业脱钩。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继续推动科技、资本、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推进园区二次开发,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坚持向存量土地要效益,促进园区产业再造、功能重塑、效能提升。研究和出台园区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推动嘉定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总结成功转型园区经验,探索土地收储利益共享、多主体联合开发、市场化投融资等开发模式,分类施策,鼓励园区成片转型。促进园区二次开发与产业转型相结合,与张江嘉定园建设相结合,与产业科技园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力争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00家。
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产业集聚新活力。加强对重点产业发展环境研究,提供精准服务,加速产业集聚。深入实施“千百十亿”能级提升工程,重点推进上海大众安亭基地百万辆产能转型升级和沃尔沃总部等一批项目,推动制造业全产业链延伸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集中优势资源,突出核心技术和市场开拓,争取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坚持发展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继续做大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广告设计等行业品牌优势,大力推进股权基金、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推进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北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招商,加大总部型、引领性项目的引进力度。完善和优化商业服务业布局,推动一批商业项目开工建设。加强景区、景点及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着力推进创新与服务,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新技术、新模式、新制度的跟踪,重点关注互联网和金融相互渗透的新趋势,促进业态创新。加强科研院所的集聚、辐射、溢出效应,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高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发展创新联盟等多种平台。发挥嘉定大孵化服务中心作用,支持和引导专业孵化器升级,打造辐射长三角的孵化平台。推动经济小区功能转型,优化考核指标。引导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增强内涵发展。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开展银企合作等活动,引导资本与产业对接,继续加强企业上市和在新三板、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协调服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三)聚焦重点区域和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全面增强城市功能和配套服务,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发展。
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板块联动,形成功能互补、组团发展的良好格局。开展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积极推进镇级层面总规修编。完成核心区东区一期规划,与核心区西区形成错位互动。深化蕰藻浜沿线规划研究,推进控规全覆盖。聚焦沪宜公路新城沿线、远香湖沿岸等区域,加强城市景观设计,优化城市形象。加强组团联动,完善安亭地区重要片区规划,促进产城融合,深化南翔江桥地区综合商业发展规划,促进功能转型提升。
以项目提升城市品质。聚焦重点项目,增强城市活力。新城核心区加快推进商业综合体和邻里中心建设,完善城市商业配套,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第四代移动通讯网络(4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地区有序推进保护性开发,加快西门风貌区等重点区域的改造提升,不断展现老城古朴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安亭地区加快研发科技港、同济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启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继续推进上海大众制造区交通优化,提升区域辐射与服务能力。南翔江桥地区加快功能转型,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片区加快房地征收,推进总部大楼等项目建设,增强与核心区、市中心区和虹桥商务区的联动。
以设施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推进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陈行水库原水支线、泰和水厂输水工程开工建设,做好南翔污水厂前期准备和新城污水厂、大众污水厂扩建工作。加快前期准备,力争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上半年开工建设。继续加强交通路网建设,尽快实现S6(沪翔高速)贯通,完成S5(沪嘉高速)大修二期和嘉闵高架路北段一期建设,加快推进嘉盛东路、百安公路等区区对接和穿(跨)越铁路道路建设。推进轨道交通14号线嘉定段前期准备和11号线花园站技术储备工作,强化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深入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加强智慧公交建设,提高公交运营服务能力,新辟调整优化一批公交线路,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200座,进一步方便市民便捷出行。
以管理强化城市保障。以更高标准加强重点区域管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和运行安全。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日常环境执法监管,制定并启动清洁空气行动实施方案,开展PM2.5综合防治工作,改善空气质量。强化水源地保护和河道清淤治污工作,科学调控水系,改善水环境。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启动新一轮绿化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嘉北郊野公园、蕰藻浜生态廊道等生态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防汛防台应急保障体系,实施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力争汛期前完成区内16条道路、6个下立交通道和一批小区积水点除涝工程改造项目,加强排涝应急能力。
(四)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新市镇建设引领农村地区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新市镇建设情况评估,发挥新市镇支撑新城、带动农村的独特作用,加快新市镇建设。加强宅基地置换、土地整治、村庄归并、村落“拔点”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道路、桥梁、电力、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比,加强农村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11个村2884户农户实施村庄改造,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加强农村地区的绿化建设和黑臭河道整治,全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水平粮田2370亩、设施菜田1155亩,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检疫检测能力,推进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加强农业执法,严厉打击各种涉农违法违规行为。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成立农村股份合作社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稳步推进撤制村组工作,合理处置撤制后集体资产,保障农民权益。完善农村“三资”监管平台,有效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开展农业技能培训,通过科技指导、农业服务、农机补贴等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土地流转费补贴和务农人员补贴。
(五)着力加强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保基本、促均衡,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提升。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发更多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加大“创业型城区”创建力度,全面完成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扶持更多劳动者走上创业之路。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向居委会延伸,全力推动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统筹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经费。进一步完善“万人就业项目”协管员队伍转制后长效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公益服务队伍整合。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优化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完善社会事业资金投入、扶持引导、社会参与和政策保障等机制,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聚焦“一核两翼”,启动中福会幼儿园等一批高品质学校建设,提升北部地区整体教育水平,实施6所学校改扩建工程,推进“新优质学校”项目,打造26个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云平台。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服务综合评价机制,探索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建成启用区域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完善区域卫生服务网络,推进3个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工作。深化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推进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区中心医院升级、区中医医院迁建等重大项目。启动新一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健康城区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力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启动新一轮文化设施规划,推进保利大剧院年内正式开业。全面实施体绿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建成9处公共体育设施,完善30分钟体育生活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市民文化节、体育大联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城市形态文明、功能文明和市民素质文明提升,力争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将与各类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纳入“城保”体系。进一步提高“镇保”、“农保”和征地养老人员的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工作,鼓励和发展慈善事业。大力实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建设,扎实推进老人宜居社区试点工作,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0家,探索老年护理、康复、医疗一体化服务的新模式。完善“上海市助残社会化实验基地”建设,推进残疾人养护机构建设,加强残疾人阳光天地、文化创业基地和扶贫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研究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并轨运行具体办法,完成住宅修缮90万平方米,区属动迁安置房新开工35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国际汽车城国家级海外人才基地和上海张江嘉定园市级海外人才基地建设,继续做好国家和本市人才“千人计划”工作。精心组织实施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人才领先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深入推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等建设。适度扩大优秀人才配售房和租房补贴的享受范围,探索与公共租赁住房相结合的区级人才公寓建设管理模式,不断健全“配售、补贴、配租”三位一体的优秀人才住房保障体系。
(六)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全力确保嘉定长治久安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综合施策,加强人口规模综合调控。加大业态控制,加强居住管控,下达街镇常住人口总量控制目标,并进行考核。部门联动,从严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制定实施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凭证入园入学管理办法,梯度享受公共服务。深化新村民、新居民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村居委人口管理实体化运作,完善社区综合协管员队伍建设。加强人口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继续完善抄报告机制,保持人口信息登记准确率。
远近结合,加强改善村居社会管理。启动实施村居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集“严防、严管、严治、严打”于一体,自治管理和顽症治理有机结合的整治行动。建立村居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开展数据实时监控评估。加强快速拆违工作,强化“群租”问题整治,有效遏制“居改非”行为。完善村居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生活环境治理,着力改善小区停车难问题,努力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坚决取缔非法办学、行医等各类违法经营行为,严格按照村居社会管理工作手册和考评办法要求,加强督查考核工作,力争实现村居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依靠群众,完善创新社区服务机制。继续完善“镇管社区”工作,推进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推进组务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基层自治活力。积极创设社区服务品牌,继续举办好嘉定睦邻节系列活动。全面完成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口受理”达标工作,新建改建60个居委会“一站式”服务点。通过“智慧养老”试点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创新开展社区生活地图试点,打造十五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探索绘制社区风险地图,提高社区风险防范能力。研究建立社区应急服务中心,及时为百姓提供日常生活应急维修服务。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帮助更多公益类社会组织实现创业梦想。
常抓不懈,全面深化平安嘉定建设。完善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统筹城市综合管理资源。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做实人民调解工作。探索建立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平台,完善跨部门联动机制,合力做好群体性矛盾和信访积案化解处置工作。落实取消劳动教养制度,强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加强对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落实“打防严保”专项行动长效机制,推进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常抓不懈做好安全生产检查、消防隐患排查、食品安全管理、交通秩序整治工作。
(七)加强ZF自身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政务环境
营造一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ZF工作人员改革创新活力,努力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加强ZF服务意识。创新ZF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更多地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并规范ZF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力量,把市级机关精简下放到区里的编制充实到基层。全力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结合企业需求,扩大ZF信息资源向社会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发挥信用在规范市场秩序上的作用。
完善ZF运行机制。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进重大决策后评估制度,规范ZF决策程序。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深化运用“制度+科技”,加强行政监督,加大督查和审计工作力度,严肃行政问责制。进一步推进区、街镇两级ZF财政信息公开。积极履行行政应诉职责,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审查。自觉接受
作者: zjyzlmlxl 时间: 2014-3-21 19:14
本帖最后由 zjyzlmlxl 于 2014-3-21 19:19 编辑
一、2013年工作回顾
(二)凸显形象功能内涵,城市建设品质进一步提升
突出重点项目,增强城市功能与活力。围绕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陈行水库原水支线、泰和水厂输水工程、南翔污水厂和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
二、2014年主要任务
(三)聚焦重点区域和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以设施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推进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陈行水库原水支线、泰和水厂输水工程开工建设,做好南翔污水厂前期准备和新城污水厂、大众污水厂扩建工作。加快前期准备,力争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上半年开工建设。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