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灌水] 中央商场,真的好想你!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叟    时间: 2012-5-2 16:37     标题: 中央商场,真的好想你!

中央商场,真的好想你!这里用了著名女歌手周冰倩成名歌曲《真的好想你》为题,是因为上海人真的好想你,而周冰倩也确实住在中央商场一栋带电梯的楼房里,至少几年前还住在那里。那里有老外滩的风花雪月,有德大西菜社的浪漫情调。而地处四川路、沙市路口的中央商场,一直是老上海的特色,如同上海人的品质,上海人喜欢这个“跳蚤市场”、“便宜货市场”以及“万能修理市场”。中央商场在南京东路、四川中路、九江路之间,离外滩不远,由一幢大楼和附近的几条小路组成。有买各种商品的店铺和摊贩,有各种吃食店,也有很多修理店。这样一个购物区,从性质上,应该说和豫园商场很像。但豫园在老城厢,是过去城隍庙的底子,充满着中国传统的民俗的气息;中央商场则是在租界,就有西洋的味道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军把大量战时物资,诸如罐头、炼乳、皮衣等从停靠在十六铺码头的军舰上,一箱一箱,成批倒到紧邻南京路闹市的这儿来。就此,“弄堂小市”迅速扩大,地摊蜂拥一直挤到弄外的中央路和新康路上(即今天的沙市一路、二路),铺棚繁衍始成市。许多美国大兵甚至直接在这脱下军服、挂件,和中国人换些胡琴、刺绣什么的,然后光着上身乐呵呵走了。由此,中央商场名声大振。
     这里曾红火到什么程度?查考有关资料得知,解放前,每只柜台要租到五两黄金。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公私合营、时代变迁,中央商场也依然久盛不衰,成为近半个世纪里,上海人淘便宜货、小吃、修东西的代名词。

     所以,中央商场的兴起应该是在抗战胜利以后,大量美国物资通过各种渠道涌进上海,这里就成为集散地。开始是在一座大楼里,以后扩散到附近的街道,形成集市。我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正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因为经济困难,在香港有亲戚的上海人可以通过邮政渠道获得海外寄来的物资。于是上海街头出现了后来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奇装异服”的时装,有的或许是解放前留下来的老东西,旗袍啊、玻璃丝袜啊、高跟鞋啊,一时风光无限。中央商场里也就摆出了很多新奇的“舶来品”。我那时关心的无非是些小玩意,钢笔啊、自动铅笔啊、小刀啊等等。我记得那时的中央商场里,手表、照相机、收音机和零件以及各种文具仪器服装等等,应有尽有。那时去中央商场,总是让我乐不思归,流连忘返。
     上世纪90年代,广东来的新潮假货手表,10块钱4盘的邓丽君磁带,紧跟时尚又便宜……
     中央商场的东西为什么这么便宜?由于大多是法院海关扣下的走私赃物,而中央商场则是主要销售点。另外卖的大量商品,都是厂家的等外品和单位清仓积压品,略有瑕疵,但厂家急于回笼资金,卖价随之便宜,于是很受老百姓欢迎,生意一直火爆。

  196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夺得三项世界冠军,引起了全国的乒乓球热。不说不知道,老一代的乒乓球国手徐寅生、李富荣、江嘉良他们用的乒乓球拍都是中央商场的师傅“特供”的,或者改制的。孩子总是最喜欢凑热闹的,渴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漂亮的球拍。中央商场的乒乓球拍种类繁多,价格也相对便宜;还有修理乒乓拍的地方,还可以单独买一块胶皮替你粘贴在光板上。胶皮有橡胶的,有牛筋的,有衬海绵的,有粗粒子的有细粒子的,有正面贴的有反面贴的。当然,说便宜,是相对于体育用品商店的红双喜球拍而言。

    上世纪50、60年代,每天早晨来这里买电池芯的人,排起的长龙能绕商场大半圈…… 所谓电池芯,其实就是“赤膊电池”,白色锌皮外壳的裸体电池,这样的电池非常便宜,百货商店里买一节电池的钱在这里可以买上好几节,使用寿命却是一样的。
    上世纪60至80年代,“半导体”收音机刚流行时,零卖加团购,最多一天能卖数千只;皮夹克刚流行时,批发到六折,卖起来“像发牌一样”。彩电刚流行时,不出一两个礼拜,卖光一火车皮…… 在这里的小摊上,还能让喜欢自己拨弄收音机(包括后来的自装黑白电视机)的人们找到需要的零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甚至显像管。

 上世纪90年代,只要一开门,光修打火机的人,就能挤满柜台,一次性打火机打个洞,装个充气体的头子,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采取发号的办法控制人流…… 这里似乎什么都能修理,只要你开口问,在中央商场修理部,似乎就是喜欢接过别地方修不好的东西,这里的修理师傅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假如在这里解决不了,那么恐怕在全中国都修不了了,比如老古董唱机。上海人家里的“舶来品”坏了,甚至价值几十万元的“卡地亚”手表也敢接修,照样修得天衣无缝。这里的师傅就是喜欢挑战,拆开检查,发现那个零件坏了,或者找代用品,或者“依样画葫芦”仿制一个装上去,中央商场的修理师傅几乎个个都有一手绝活。

  在一个什么都缺的年代,中央商场创造了一个什么都有的另类。60来岁的老上海人至今仍会有人清晰记得,年轻时到这里修手表、淘收音机零部件的日子。40来岁的中年人大多也记得,在沙市一路上挤在人群中买小吃,这里有上海人喜欢吃的小笼馒头、排骨年糕、鸡鸭血汤、油豆腐线粉、生煎馒头……以及在沙市二路上买进口衬衫的岁月。

  南京东路、四川中路、九江路、江西中路,这四条路围成的中央商场,一度创造出了商业圈中的神话,用小修小补加上便宜的商品做出了大买卖。只是,它的辉煌并没有带进这个世纪。一些20来岁的人谈及它,脑子里甚至没有概念。
     60年的历史翻过了,中央商场由于时代的变迁,从这块黄金宝地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无尽的记忆。它曾拥有过这样的辉煌———
     这里,曾是上世纪30年代爱国学生YX的起点,向着数百米外的租界捕房和市政厅,一次次怒吼着进发;这里,曾是中共上海地下党的秘密据点,就在1949年5月26日,全上海解放的前一天,当时的市委书记张承宗还在中央商场大楼上,为迎接新世界的曙光做着最后的准备;这里,是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众多随从百忙中也要特来一顾的地方;这里,是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第一次在中国选景时特别垂青的开拍地……
    但这里最让几代上海人众口相传、念念不忘的,还是60年来,它作为一个商场集市的存在。
作者: zyhong_cn1    时间: 2012-5-2 16:42

那天路过,看到成停车场了。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