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心律失常心慌气短自己数数脉搏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叟
时间:
2011-5-25 17:13
标题:
心律失常心慌气短自己数数脉搏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多发性仅次于早搏,是指心房不能整体同步协调地收缩和舒张,而出现高频率的不规则颤动,失去了心房正常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的发生,主要与年龄、疾病有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据统计,60岁以下,房颤发生率低于1%;65岁的发生率为4%左右;75岁以上,则高达15%。在房颤的诱因中,老龄因素位居第一,占58.1%。一些心脑血管病也是引发房颤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心脏瓣膜病。
患者发生房颤时,可有心慌、胸部不适、气短、身体疲乏,或者劳累等感觉;少数人会头晕眼花,昏倒。心慌是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感觉到心跳强劲、紊乱或过快。胸部不适,指患者胸部疼痛、憋闷、压迫或者不舒服。气短,则指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有部分患者虽有房颤,但却没有明显症状,不过该病的危害仍然存在,不可因无症状而忽略治疗,以免突发血栓而危及生命。因此,当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时,自己不妨数数脉搏,如果发现强弱不等、节律紊乱,并且次数少于心跳时,就要高度怀疑有“房颤”,需要到医院做检查确诊。
房颤的危害比较多,且有轻有重。轻则让人感到心慌,影响生活质量;重则损害心脏功能,诱发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引发血栓性疾病,如中风、动脉栓塞等,严重者会致残、致死。最大的危害还是容易引发脑卒中。由于房颤患者的心房没有有效收缩,血液会淤滞和凝聚,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运行到脑部,一旦堵塞在脑血管狭窄处,阻断脑供血,就会出现脑卒中。
对于已经出现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而言,减少其发作非常重要,这就离不开合理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等;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心脏起搏器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伴随研究和认识的发展,治疗目标逐步从心律失常本身的控制转移,更注重于整体生活的改善和死亡率的降低。实际上,针对心律失常这个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们从上世纪80代初就已着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研制出了抗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稳心颗粒。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淤的作用,能治疗气阴两虚兼心脉淤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烦,胸闷胸痛。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认可。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卫生部心血管防治中心联合进行的首次《中国住院患者心律失常调查》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在所有中西药抗心律失常常规使用频率中位居第六,是中国人使用最多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
为了充分证明稳心颗粒的疗效与安全性机理,自2003年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国内多个著名心电生理实验室的国内权威专家,分别从离子通道的角度对该药进行了深入研究。2007年6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指定药物安全性研究实验室、杰弗逊大学医学院心脏中心实验室的严干新教授亲自主持了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研究。该研究结果于次年5月发表在美国《药理学和治疗学》杂志上,并与国内实验室论证形成互证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