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今年入夏早黄梅天可能难熬 气象达人预计是凉夏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叟
时间:
2011-5-18 17:10
标题:
今年入夏早黄梅天可能难熬 气象达人预计是凉夏
不知不觉中,夏天已来到我们身边。截至昨天,本市已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22℃,上海中心气象台宣告:今年夏天已于5月13日到来,明显早于常年入夏日6月2日。由于入夏提前,今春时长仅48天,气象专家称,这是1999年以来,本市所迎来的最“迷你”春天。
昨天雾霾致短时轻度污染
5月13日入夏,这对于持续感受近30℃高温的市民来说,几乎是件意料之中的事,而这明显早于常年入夏日的6月2日。
昨天白天,阳光继承了前几日的传统,高调而张扬。气温则随阳光一路攀升,上午8时,市区徐家汇气温已达22.6℃,到11时已升至29.9℃,午后最高气温停留在了31.9℃,户外体感炎热。由于气温持续偏高,昨天日平均气温轻松超过22℃。“事实上,受高压控制,近几天的夏天气息都比较浓,不出预料的话,接下来几天的最高气温还可能继续升至32℃-33℃。”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表示,未来数日,本市的风力会有所增大,周末还会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但由于气温稳步提升,总体感觉以热为主,提醒市民多加注意。
记者了解到,与前段时间类似,昨日的天空并未因晴好而完全清澈。资料显示,昨天上午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轻微的雾霾,造成短时轻度污染,能见度在6-8公里。不过从下午起,随着风力逐渐增大,全市的能见度得到改善。
今年春天仅持续了48天
伴随夏天的到来,今年的春天也被宣告仅持续了48天,这也成为本市自1999年以来最短的一个春天。
据气象专家介绍,今年春天比近十年(2001-2010年)春天的平均长度72天要短得多。本市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春季最短的仅为43天(1933年),而今年春季从3月26日到5月12日,仅维持了48天。
[夏日追问]
1问:入夏早是否等于夏天长?
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表示,夏天的长度与入夏早晚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夏天的长短主要看当年夏季的大气环流形式,包括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以及北方冷空气的活跃程度。
本市气象爱好者Tom也认为,历史上本市也曾出现过多次入夏早、入秋也早的情况,比如1997年5月11日入夏,但9月21日就入秋,相比之下,当年的夏天就显得不长。
2问:早夏是否等于“炎夏”?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夏天越来越热仿佛是一个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每一年的夏天都会变得越来越热。此外,提早入夏也不等于夏天的“热力”十足。
“入夏早,有时候可能带来的是‘凉夏’。”气象爱好者Tom表示,以1997年和2009年为例,这两年分别于5月11日和5月6日入夏,但当年的夏天却都相对“清凉”,其中1997年高温日数仅5天,而2009年高温天数仅8天。
对于气候变暖的观点,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气候变暖是一个平均气候值,它只是反映出未来气候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发生可能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两种结果,既可能是某一年的夏天特别热,也可能是某一年的夏天比较凉。
3问:今年汛期是否因此而多变?
入夏提前,气温升高,从理论上来说是容易导致极端性天气的发生,这意味着今年汛期的天气有可能变得十分“善变”。
对此,气象爱好者Tom的个人观点是,今年汛期人们需要对雷雨和暴雨引起重视。此外,今年的黄梅天也有可能变得比较难熬。特别是在今年本市降水量明显偏少的背景下,梅雨期间的降水值得关注。
不过,针对今年的汛期以及梅雨季节的天气形势,本市气象部门正在进一步的监测分析之中,近期有望出炉相关的预测报告。
4问:市民应如何应对早夏?
早夏与盛夏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提醒,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有4个方面需要市民引起注意:
1、早夏期间,虽然气温稳步提升,但30℃以上的气温持续时间一般都不长,因此炎热感主要集中在午后;
2、未来一段时间,早晚气温仍将在20℃上下徘徊,体感还比较舒服,但市民不能因此贪凉,以免因日夜温差引起身体不适;
3、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相对较少,因此室内外的温差一般都比较大,建议在出门前先关注户外的气温实况;
4、今年上半年以来,本市降水明显偏少,以5月上旬为例,常年同期降水量为30-40毫米,但今年同期的降水量仅1毫米有余,空气显得十分干燥。而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气温抬升,人们需要为身体及时补水,比如多吃水果和蔬菜。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