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贴] 朱镕基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最大亮点 [打印本页]

作者: jingcheng007    时间: 2011-5-1 15:54     标题: 朱镕基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最大亮点

在不计其数的中国高校当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堪称最顶尖的学府,很多人在表达自己的学习梦想时,都会将清华北大一起说。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4月26日,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到今年的4月26日为建校一百周年。清华的传统是在每年四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校庆,所以清华的百年校庆庆典大会安排在2011年的4月24日。清华北大在中国高校当中,算得上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了,在民国时期,清华北大在世界高校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1949年之后,虽然清华北大依然存在,但其教学质量和世界影响力却一落千丈。以当前的学术水平来衡量这两所高校的地位,它们大概只能算得上是世界三流大学了。不过,不管怎样,它们在中国的高校中依然可以傲视群雄。
为了不影响清华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今年的百年校庆分散为半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活动密集时间段为4月22 日到24日。就在4月22日,清华大学毕业的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突然光临清华大学,与该校师生进行座谈。朱镕基这回一反其退休后不问政事,也不对外就当下时政发表意见的常态,讲话中,除了为自己执政时期的一系列政策辩护外,还对当下的一些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用语不避俚俗,内容也颇为“敏感”,可谓语出惊人。
朱镕基可谓中国政坛上少有的铁腕人物,他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并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时候,外界就给他取了一个非常形象的绰号,叫“经济沙皇”。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总理时,在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就妙语连珠、雄心万丈,让人感觉到他的确有改革的勇气和反腐败的决心。
朱镕基在经济控制方面的能力超强,朱镕基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开向世界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结果,人民币果然一直坚挺。朱镕基的人品让人钦佩,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身正气,时至今日,没有谁会怀疑朱镕基是一位贪官。朱镕基卸任之后,依然有不少民众对他表示怀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朱镕基祖籍湖南长沙,世居长沙安沙乡棠坡,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这一支。他名字中的“镕”字,他父亲朱宽澍的“宽”字,他祖父朱访绪的“访”字,都是朱元璋在600年亲自为他们取的。朱镕基的风格显然和他的祖先朱元璋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在肃贪这方面。
历史上的朱元璋虽然诛杀功臣,但是,在对待普通民众的时候却是爱民如子。朱元璋因为幼年家境贫困,所以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朱元璋君临天下之后,定下了贪污六十两银子便可杀头的规矩,他在反腐的过程中,甚至连自己的女婿欧阳伦都可以杀掉,可见其反腐之决心。朱镕基在尚未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时候,坊间就传言他说他如果要担任这个职务,需要准备100口棺材,其中99口给贪官,还有一口留给他自己。在我党执政的历史上,朱镕基大概是唯一一位没有连任的总理。
朱镕基到清华大学参加百年校庆,开始可谓不声不响,没有任何媒体报道。在4月23日,清华大学的官方网站公布了朱镕基到该校参加座谈的消息,不过,里面只是提到朱镕基参加校庆座谈,并未提到他此次清华大学之行的亮点。到4月24日,香港等海外媒体均披露了朱镕基此行的几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再度引起了人们对朱镕基的关注,并因此而让人对朱镕基更加肃然起敬。
这是朱镕基近期第二次公开露面,随同朱镕基到清华大学的还有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和教育部长袁贵仁。朱镕基在和清华师生座谈的时候,向他们推荐了早已经被列为禁书的《中国农民调查》,并鼓励师生们要有批判意识。最为让人觉得惊讶的是,朱镕基还说:“我现在每天7点到7点半必看中央电视台,看他们胡说些什么”。另外,他还批评很多钱都花在大学,但大学扩大招生政策失误,出现伪劣论文等,又指教育中长期规划都是“空话”,让在场的刘延东和袁贵仁十分尴尬。
朱镕基离开清华大学之后,据在场的许多清华经管学院师生透露,虽然讲话后朱镕基强调“不要外传”,但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朱镕基的讲话内容还是很快传出去。因此,现场的观察者认为,“他是有备而来,放了一通话,看有什么回响。”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朱镕基早已经退休在家,但是,从他的话语不难看出,他仍然非常关心国内外大事和中国的前途命运。
以前,朱镕基一直是不问政事,媒体虽然偶尔报道他的退休生活,但绝对看不到他对政事的评头论足。这次朱镕基在清华大学要求师生们要有批判意识,要敢于讲真话,显然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这副对联妇孺皆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这个时代显然有些不合时宜,朱镕基虽然已经卸任,但是,他作为一位公民和清华大学校友,完全有权利、有理由说出他自己的心里话。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他的讲话可谓是鼓舞人心。朱镕基的话不能仅仅只是鼓舞一般人,更应该激发高层反思。但愿这位前总理能够在他的有生之年说更多真话,做到对民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1-5-1 16:39

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印象。
作者: 新居客    时间: 2011-5-1 18:25

好像下岗他搞的,学校和医疗经济化也他搞的,这3个一搞,再大的功劳也没了
下岗是经济转型的阵痛,但后2个,就不好说了,哎~~
作者: lifdb    时间: 2011-5-1 21:18

偶顶老乡!
作者: xhz_000    时间: 2011-5-1 22:08

我还是很顶他的,正好跟楼上某位TX成对立面。
作者: Jackal    时间: 2011-5-1 23:08

和我无关 我就看看   一嘉元到手就好了
作者: imxhong    时间: 2011-5-1 23:13

大学扩招完全是错误的,彻底失败的举措
作者: jingcheng007    时间: 2011-5-2 07:19

我还是很顶他的,正好跟楼上某位TX成对立面。
xhz_000 发表于 2011-5-1 22:08
三蛋姐姐,知音啊!
作者: xhz_000    时间: 2011-5-2 08:25

大学扩招完全是错误的,彻底失败的举措
imxhong 发表于 2011-5-1 23:13
他高估了人性和体制 以为人人都有自觉性
被一个庞大的群体孤立 注定了他要失败
就跟他高估说能高薪能养廉一样
作者: 风吹起的男子    时间: 2011-5-2 08:31

老朱在位的时候至少还能看得到希望。现在呢。
作者: xhz_000    时间: 2011-5-2 08:39

老朱在位的时候至少还能看得到希望。现在呢。
风吹起的男子 发表于 2011-5-2 08:31
一个人没法改变体制拯救百姓
一个人都没有,那就没有希望

作者: gi365    时间: 2011-5-2 08:59

好像下岗他搞的,学校和医疗经济化也他搞的,这3个一搞,再大的功劳也没了
下岗是经济转型的阵痛,但后2个,就不好说了,哎~~
新居客 发表于 2011-5-1 18:25
还有连续几年给公务员加薪,把大批国有资产贱卖/白送给私人。中国就是从那时开始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
作者: gi365    时间: 2011-5-2 09:30

是他开创了一个劫贫济富的ZF!
作者: lifdb    时间: 2011-5-2 09:35

偶还是顶偶老乡!
作者: gi365    时间: 2011-5-2 09:38


作者: 风吹起的男子    时间: 2011-5-2 09:43

国有企业私有化本来就是趋势。谁有能耐就谁搞。
作者: www3074    时间: 2011-5-2 09:52

老朱在位的时候至少还能看得到希望。现在呢。
风吹起的男子 发表于 2011-5-2 08:31
希望在田野上
作者: gi365    时间: 2011-5-2 10:42

国有企业私有化本来就是趋势。谁有能耐就谁搞。
风吹起的男子 发表于 2011-5-2 09:43
私有化可以,但要全国人民公开参与,而不是内部搞。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1-5-2 11:38

本帖最后由 伊万豆夫 于 2011-5-2 16:22 编辑

我把所有分数都给你了,因为你说了真话,我毫无保留地把全部分数送给你。

国有资产是过去全民创造的,每个2000年以前的全民所有制工人都应有私有化权证,每家私有化企业的员工都应有权分享私有化蛋糕。

这个方面,gcd严重丧失民心,总有一天会被历史正确评价。

还有我不同意什么清华的三流大学评价,清华未来一百年也出不了巨匠。因为它以工科见长,不太重视理科。有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创新才有资格得诺贝尔奖,工程技术领域的进步不涉及基础科学理论的进步,永远不符合诺贝尔奖要求。在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混合动力汽车、工程结构、水利、航空航天等方面的技术进步都不可能得诺贝尔奖,都出不了巨匠。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1-5-2 16:22

台湾问题在jzm和zrj手里没有处理好,FLG问题也是,过于强硬,不讲道理的做法,比如:在台湾大选期间的军事演习导致美国出手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对于92共识的片面歪曲,使得民进党赢得了多数台湾民意。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1-5-2 16:25

老朱绝对是最“滑头”的一位总理。

老朱的儿子是CICC(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CEO,CICC可是开启了和摩根士丹利一起联合利用中国人民的原始积累(傻乎乎的银行存款)赚钱的“中外合作”模式,此后,中共高层才渐渐意识到这个优良路子,以致有了后来的四大行有红利不分给国民,硬要“外国友人”一起注资赚钱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他女儿就简单了,没那么多小九九,挂个中银(就是那个香港景观中必定出来炫一下的中银)的总裁而已~

老朱最为人称道的仅仅是“打贪反腐”和98金融风暴中对香港的经济调控,但实际上都是成效不大的 。反而他的几个政治遗产却是现在中国大环境的几大致命源。

一个是他五项改革中对住房供应的市场化运作,地方介入房产市场,囤地标地卖地成了ZF“创收”的最优方式,国人提前享受了入住美国房子(价格上)的福利;

一个就是机构精简,下岗职工到现在仍旧是中国社会的拖累,估计得用十几年的时间来扫尾,还不见得扫的干净,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分支就是时下红火的“公务员”制度,所以精兵简政的初衷没达到,反而是没关系的下岗了,有关系的当公务员了,实质上问题更严重。

另一个就是最东施效颦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产业化引领下的改革必然结果是高校扩招,没有相匹配的科学性限制性的扩招策略就贸然引导高等教育的市场开放,导致了高校奉行【不教人只做“产品”】的指导性宗旨,所以现在过多的大学生如何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问题。

其实老朱的改革策略都有很明显的倾斜:基本只针对中高收入群体。

可以参考《朱镕基答记者问》(英文版貌似上个月才刚刚发行的)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1-5-2 16:44

朱开启了几个恶劣的先例。

如果最终是以相对温和的渐进式转型的方式达到一个比较健康的社会机制,那也没事,如果最终以红着眼睛造反的暴民革命方式推翻,就难说了。渐进式的转型就需要既得利益者不断地让渡退缩,避免矛盾不断累积。如果大佬们都抱着捞足了最多跑路在国外继续花天酒地的心思, 那高压锅在怎么压着,也总有爆锅的一天啊,到时候腥风血雨苦大仇深杀红眼的人可不会给你讲什么道理。

现在,从宏观上党妈妈管得越来越多,从微观上个体只要有机会就想往体制内钻。
作者: 高跟鞋    时间: 2011-5-2 22:28

这次我顶豆腐凶!别的论坛上见过同样的说法~
作者: simon    时间: 2011-5-3 16:19

还是豆腐说的对,老朱只会说,现在的高房价不是从他手上开始的,看病贵谁造成的?大学扩招,大学生不值钱谁弄的。
作者: eric_lee    时间: 2011-5-3 16:27

嘿嘿~这次要同意一下豆腐~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1-5-3 19:31

本帖最后由 伊万豆夫 于 2011-5-3 19:41 编辑

谢谢,在我国知道真相很难。
作者: eric_lee    时间: 2011-5-3 19:37

谢谢,在我国知道很像很难。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11/5/3 19:31
知道也要装不知道


作者: jingcheng007    时间: 2011-5-3 20:18

1991年4月8日,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朱镕基被补选为国务院副总理;1992年6月兼任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主任;1992年秋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期间,他主要精力集中于工业、农业、金融业的改革。工业方面致力于解决国企间的“三角债”问题,而农业方面,清理了农村ZF采购“打白条”的现象。

1993年3月29日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同年7月2日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任央行行长期间,朱镕基抑制了当时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以及金融市场的混乱苗头,在总量上控制住了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四年有力得当的宏观调控,他成功完成了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任务,抑制住了国家经济增长过热的现象,实现了“软着陆”,并打击了官商勾结的利益集团,这些成绩使他被公认为一个有才干的经济总理。作为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其优秀的政绩及强硬的作风,备受国内外赞扬,也因此被冠以“经济沙皇”的名号。

朱镕基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包括: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后,命令全国银行行长在三个月内,尽快地把搞“股票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贷款收回来,否则,将追究各行行长的领导责任及个人责任。对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和国债,实行保值储蓄,采取零实际利率。[5]

1994年,朱镕基一口气推出财税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企业制度、住房制度、物价体制六个方面的改革。财税制度上推行分税制,使中央取得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地方只拿到小部分。银行改革的目的是使银行不再是官员和官商的提款机,把银行专业化,成立政策性银行承担政策贷款的任务,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物价取消双轨制,和市场接轨,消灭官员利用特权的寻租空间。强力推行改革使他得到“经济沙皇”的称号。
作者: jingcheng007    时间: 2011-5-3 20:18

1997年9月,70岁的朱镕基任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常委;1998年3月众望所归出任国务院总理。

任内,朱镕基继续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务院体制改革。1998年就任总理后,他提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施政方针。一个确保,就是确保中国年经济增长达到8%,通货膨胀控制在3%之内,人民币不贬值。三个到位,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金融系统改革,大幅削减ZF规模,把四十个部委减为二十九个,人员减少一半。五项改革包括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资融资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和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投资融资方面要减少ZF审批,住房制度变福利分房为市场化的住房供应,财税制度中要改革税之外的额外费用。最后要把机构精简和冗余项目省下来的钱投资科研,实行科教兴国。[7] 2002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已经基本实现。[8]

朱镕基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幅度的机构精简,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ZF举债促进经济的成长、增加公务员薪金等方法,使得中国经济能够在软着陆后再度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任内大力打击贪污腐败与走私活动,并亲自督办广东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和建国来最大的一起走私案远华案(嫌疑主犯赖昌星)[9],逮捕多位福建省的高级官员。

在改善中国的贪污和国营企业低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对朱镕基担任总理期间的部分政策有异议的反思声音。质疑主要在于几个方面:其国企改革辞退大批国有企业工人,他们下岗失业。高等教育产业化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过剩就业困难。低收入人群无法从医疗和住房的改革中受益,加剧了贫富分化
作者: jingcheng007    时间: 2011-5-3 20:19

2003年3月朱镕基卸任总理。退休后他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以不谈工作为原则。[10] 他把时间花在唱戏和拉京胡上。据说老生非常专业。[11]

建国60周年大庆阅兵式上,朱镕基以黑西装,白衬衣,黑领带,黑墨镜的装束出席。[12]

2011年4月11日,《朱镕基答记者问》的英文版在伦敦举行首发式。基辛格为此书作序。首发式上播放了朱镕基的英文讲话。他说自己一生坚持讲真话,并回顾了他治理通货膨胀,实现软着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改革的经济成就。不过并未提到其他的改革内容。[13]

2011年4月22日,朱镕基返回母校清华大学,并于其曾任院长的经管学院出席活动。其间一反9年来不评论时政的态度。不仅调侃了现行的审查制度和宣传制度,号召讲真话,讲实话。还高调批评现行教育制度、谴责大学假论文、基础教育不足等问题。反驳了税收政策制约地方财政的说法。并针对亿元汽车事件表态,称不主张花那么多钱补贴汽车产业。期间还向同学们赠送禁书《中国农民调查》,称希望同学们用事实去对照书中情况。
作者: jingcheng007    时间: 2011-5-3 20:28

还是豆腐说的对,老朱只会说,现在的高房价不是从他手上开始的,看病贵谁造成的?大学扩招,大学生不值钱谁弄的。
simon 发表于 2011-5-3 16:19
1、高房价始于SARS,2003年起
2、看病贵的问题:主要跟ZF投入相关,朱时代的经济实力跟现在是差的不是一点点,所以要指望那时候就解决看病贵是不可能的
3、大学生为什么要值钱?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捷径
作者: 铜川路    时间: 2011-5-3 20:30

换位想一下,换做其他人做总理,会怎么做?

知道他上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不?89过后他是唯一能够让西方接受的人选。

至于他的子女问题,这个是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大家说的拼爹。
作者: 铜川路    时间: 2011-5-3 20:34

其实换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比他更好。

一件事,出发点是对的,一级级交代做下去,可能10级20级的时候出问题,也可能2级3级的时候就变样了。

至于他做事的出发点,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也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国家讲究的是集体领导制。他的许多政策方针或许就是政治局的意见。
作者: jingcheng007    时间: 2011-5-3 20:35

换位想一下,换做其他人做总理,会怎么做?

知道他上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不?89过后他是唯一能够让西方接受的人选。

至于他的子女问题,这个是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大家说的拼爹。
铜川路 发表于 2011-5-3 20:30
一针见血,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
作者: jingcheng007    时间: 2011-5-3 20:40

PremiershipZhu has a reputation for being a strong, strict administrator, intolerant of flunkeyism, nepotism, and a dilatory style of work. For his hard work ethic and general truthful and transparent attitude, h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ommunist officials in mainland China.[citation needed]

With support from Jiang Zemin and Li Peng, then president and premier respectively, Zhu enacted tough macroeconomic control measures. Favoring health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u expunged low-tech, duplicated projects and sectors that would result in "a bubble economy" and projects in transport, energy and agricultural sectors, averting violent market fluctuations. He focused on strengthening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on continuing a moderately tight monetary policy. He also started a large privatization program which saw China's private sector grow massively.

President Jiang Zemin nominated Zhu f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at the Ni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who confirmed the nomination on 17 March 1998 at the NPC First Session. Zhu was re-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powerful Politburo Standing Committee, China's de facto central decision-making group, at the 15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September 1997.

The 1990s were a difficult time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as unemployment soared in the cities, and the bureaucracy became increasingly tainted with corruption scandals. Zhu kept things on track in the difficult years of the late 1990s, so that China averaged growth of 9.7% a year over the two decades to 2000.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catastrophic domestic floods) mainland China's GDP still grew by 7.9%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02, beating the government's 7% target despite a global economic slowdown. This was achieved, partly, through active state intervention to stimulate demand through wage increases in the public sector, among other measures. China was one of the few economies in Asia that survived the crisis.

Whi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orldwide halved in 2000, the flow of capital into mainland China rose by 10%. As global firms scrambled to avoid missing the China boom, FDI in China rose by 22.6% in 2002. While global trade stagnated, growing by one percent in 2002, mainland China's trade soared by 18%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02, with exports outstripping imports.

Despite the glowing growth statistics, Zhu tackled deep-seated structural problems: uneven development; inefficient state firms and a banking system mired in bad loans. Observers think there are few substantial disagreements over economic policy in the CPC; tensions focus on the pace of change. Zhu's economic philosophies had often triumphed over that of his colleagues, but it nevertheless resulted in a testy relationship with then-General Secretary Jiang Zemin.

The PRC leadership struggled to moderniz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without inducing massive urban unemployment. As millions lost their jobs as state firms close, Zhu demanded financial safety nets for unemployed workers, an important aim in a country of 1.3 billion. China needs 100 million new urban jobs in the next five years to absorb laid off workers and rural migrants; so far they have been achieving this aim due to high per capita GDP growth. Under the auspices of Zhu and Wen Jiabao (his top deputy and successor), the state tried to alleviate unemployment while promoting efficiency, by pumping tax revenues into the economy and maintaining consumer demand. Zhu has won acclaim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for steer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in 2001.

Critics have charges that there is an oversupply of manufactured goods, driving down prices and profits while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bad debt in the banking system. But so far demand for Chinese goods,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is high enough to put those concerns to rest in the time being. Consumer spending is growing, boosted, in large part, due to longer workers' holidays.

Zhu's right-hand man, Vice Premier Wen Jiabao, oversaw regulations for the stock market and campaigned to develop poorer inland provinces to stem migration and regional resentment. Zhu, and his successor Wen, set limits[citation needed] for taxes imposed on farmers to protect them from high levies by corrupt officials. Well respected by ordinary Chinese citizens, Zhu also holds the respect of Western political and business leaders, who found him reassuring and credit him with clinching China's market-opening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WTO) accession,[2] which has brought foreign capital pouring into the country.

Zhu remained as Premier until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met in March 2003, when it approved his struggle to clinch trusted deputy Wen Jiabao as his successor. Wen was the only Zhu ally to appear on the nine-person Politburo Standing Committee. Like his fourth-generation colleague Hu Jintao, Wen's personal opinions are difficult to discern since he sticks very closely to his script. Unlike the frank, strong-willed Zhu, Wen, who has earned a reputation for being an equally competent manager, is known for his suppleness and discretion.[citation needed]

During the 2000 ROC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aiwan, Zhu gave the warning "there will be no good ending for those involved in Taiwan independence". In his farewell speech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Zhu unintentionally referred to China and Taiwan as two "countries" before quickly correcting himself.[3] His stance on Taiwan during his time in office was always with the Party line.[citation needed]
作者: 铜川路    时间: 2011-5-3 20:40

很多时候,太多人只看表面了。其实在那个转型时期如果换其他人或许更差。本不想再这个帖子回帖的,以免又相互抬杠。

历史是给后人评价的,当局者迷。

只有跳出自己的利益得失,才能正确合理的评价别人的是非功过。


换言之,邓公是好是坏,要100年以后才能证明。

朱也一样,个人不认为他有愧对他职务的表现。
作者: 风吹起的男子    时间: 2011-5-3 21:02

挺铜总~~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1-5-3 21:20

其实,朱也好,江也好,温也好,胡也好,都是走在总设计师设计的道路上。


我们没有办法去羡慕美国,因为在那个国家,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在我们这个国家,权力才是第一位的,既得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下面的人总是抱怨当局如何,天朝如何,可是真的权力在握,新的独裁者照样会层出不穷,所以说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ZF。

这点不得不佩服苏联,粉碎了这样一个邪恶的帝国,换得所有人生活在阳光下!

什么GP清官,民本就是民本,永远不是民主。
作者: eric_lee    时间: 2011-5-3 21:25

其实,朱也好,江也好,温也好,胡也好,都是走在总设计师设计的道路上。


我们没有办法去羡慕美国,因为在那个国家,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在我们这个国家,权力才是第一位的,既得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下面的 ...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11/5/3 21:20
比起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好多了~~
作者: zjyzlmlxl    时间: 2011-5-6 16:15

政治问题还是不要讨论的好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