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8年到2008年总共爆发过五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次数之频繁、规模是浩大、历时之久,在世界上也是可以排在前几位的。
1、第一次经济危机周期(1958年 ~ 1968年)
① 1958年至1960年,经济危机爆发:在短短的三年里,国家经济赤字达到200亿,财政投资不足,就业率严重下降,导致政府不得不动员2000万的城市人到农村去生产自救;
② 1960年至1962年,进入经济萧条期:国家财政进一步萎缩,而且国家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情景十分的惨淡;
③ 1962年至1963年,经济复苏期: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政府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式经济改革为“以队为基础” 的村落经济,并允许农民搞“三自一包”;
④ 1963年至1968年,经济高涨期:国家经济初步好转,政府加大了工业上的投资,国家财政迅速提升。
2、第二次经济危机周期(1978年 ~ 1986年)
① 1978年至1979年,经济危机爆发:国家财政赤字比上一次还要高5% ;
② 1979年至1981年,进入经济萧条期:走出农村改革第一步“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 1981年至1983年,经济复苏期:由于全国范围农村土地的再分配和农村自由市场的开放,粮食产量每年创历史纪录的增加20% 。中国农民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吃饭问题,同时,农业产值也提高到工农业总产值的40% 左右;
④ 1983年至1986年,经济高涨期:工业产值增长幅度加快。
3、第三次经济危机周期(1988年 ~ 1994年)
① 1988年至1989年,经济危机爆发:以1988年夏季的疯狂大抢购为表象的全国通货膨胀开始爆发。政府于1988年末开始大幅度调升利率,用以吸收社会流通货币,减轻通胀压力。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恶果:银行的高利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为了自身安全,开始向社会转嫁成本风险 —— 连锁负债迅速波及全社会;
② 1989年至1991年,进入经济萧条期:政府向国营大中型企业注入1500亿资金,但此时的连锁负债已有2000亿之巨,且这些企业的库存占压资金也有1000亿元;
③ 1991年至1993年,经济复苏期:1992年前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刺激经济复苏的兴奋剂主要有两只:一是利率下调;二是房地产、股票、期货三大产业的迅速火爆;
④ 1993年至1994年,经济高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2年的7600亿,跃增至1993年的13000亿,1994年又在上年增长70% 的高比例上再增40% 。
综上所述:总结与对比以上五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不难发现有以下特征:
① 危机发生的周期时间一次短于一次:第一次18年、第三次10年、第四次8年; 第五次5年;
② 或是经济高涨与经济危机同步,或是经济复苏与经济高涨同年;
③ 各次经济危机周期的间隔时间很短作者: wyggc 时间: 2008-9-22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