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水泥加剧保温 中环带成第二高烧区
[打印本页]
作者:
mwh127
时间:
2008-7-17 09:30
标题:
水泥加剧保温 中环带成第二高烧区
水泥加剧保温 中环带成第二高烧区
日期:2008-07-17 作者: 来源:新闻晨报
申城“高烧区”,已经不再是市中心的“专利”。随着高温蔓延范围的逐步扩大,本市的中环地带也戴上了“高烧区”的帽子。日前,记者从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了解到,由于水泥钢筋建筑等城市化产物的增加,本市高温天气空间分布正有从中心城区向外围扩大的趋势,盛夏里的闵行、松江等地正变得越来越“烤人”。
现状:“徐家汇最热”说已过时
第二波热浪,如火如荼。老天在抛开了前一天仅剩下来的一丝腼腆之后,于昨日大发其威。昨天上午11点10分,汹汹来袭的热浪便触动了本市的高温黄色警报。午后,虽有东南风的强力阻挠,但气温依然很快突破35℃底线。
不过,记者注意到,来自上海中心气象台的资料显示,除了徐家汇这个市中心传统高温区之外,青浦、嘉定、闵行、宝山等区也纷纷出现高温,其中嘉定、宝山两地的最高气温甚至达35.9℃,比徐家汇的35.4℃还高一点。而在实况气温分布图上,可直观地看到一片红色的高温区早就不甘被局限于市中心,而将“爪牙”伸向了其他地区。
“其实,‘上海只有徐家汇地区最热’这一说法早已过时,与市中心地区较近的地区也变得越来越热。”对于高温在本市的活跃变化,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专家早已注意到。该中心博士崔林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他们曾作过一份调查,选取位于徐家汇、浦东以及南汇的三个自动气象站的资料,分别代表市中心、近郊和远郊的气温变化情况。若在以前,远郊和近郊的气温差异应该不会太大,但这份调查的最终结果却表明,在夏季相同的自然气温变化背景下,徐家汇比南汇的气温高出了2.8℃,但与浦东之间的温差却只有1.8℃。
不过,高温从市中心向外围范围扩大,并非申城独遇之难题。崔林丽表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夏季高温区域的分布将不可避免地扩大。至于本市,中环地带将首当其冲地成为本市第二“高烧区”。
原因:“水泥森林”让城市“发烧”
隐藏于城市“高烧区域”扩大背后的原因是与城市发展相关的种种因素。在专家看来,水泥钢筋建筑面积的增加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
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商品楼增加;交通发展需要,水泥地表道路猛增……一系列城市发展的产物,就似一片“水泥森林”,不断地覆盖着越来越多的自然地表。而这片“水泥森林”,无形中又被阳光利用,成为极佳的城市“保温瓶”。
“水泥钢筋的建筑物、柏油路等,这些不透水表面热容量大、反射率小,就像保温瓶一样,能有效储存太阳辐射热,结果导致在同样的环境下,这些环境的升温效果更加明显。”崔林丽告诉记者,与此相应的是,在自然状态下,绿地和水面的蒸发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阳光辐射带来的热能,因此能起到降温作用。
不过,除了“水泥森林”,让高烧区得以蔓延的原因还有公交车数量增多、铺装道路变多、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人口数量上升等。随着人为活动频率的提高、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夏季城市里的“高烧区”也变得越来越多。
解决:
增加绿化率缓解“高烧”
据了解,城市的“高烧反应”一般从2月起开始迅速增加,到4月或5月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而对人体而言,盛夏季节,每上升1℃,皮肤所需承受的烧灼感就会增加很多,因此夏天更应注意。
“让城市停止发展是不现实的,要减轻‘高烧’我们需要更多的绿地面积。”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首席研发员周红妹表示,水泥地无法吸热,结果导致增温迅速,但如果能提高城市里的绿化率,那么借助植物的吸热降温作用,就能缓解盛夏炎热之苦恼。
这一理论,如今已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前几年,应市绿化部门的邀请,周红妹负责研究城市绿化与降温效应的一个课题研究,研究对象为当时建造中的延中绿地。从2000年开始到2004年,连续5年盛夏期间的观测情况显示,随着延中绿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它就像是一顶绿色的遮阳伞,有效地为周围地区提供了降温服务。
“以2004年为例,当绿地外的气温为31.97℃时,绿地内的气温为30.96℃;而当绿地外气温达37.6℃时,绿地内气温为35.2℃。”周红妹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6万平方米以上的绿地可让周围9万到13万平方米的区域享受“空调式”的待遇,而8万平方米以上的绿地还有明显的降尘作用。此外,如能采用叶面宽大的植物或树种,并结合水体等景观方式,还能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幸运的是,随着申城“高烧”区域的增加,城市绿化也渐受重视。专家表示,如果能把绿化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并配合采取工业厂房迁移、旧房拆迁等规划措施的话,城市“高烧区”将能得到控制。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