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上海市郊城市化之痒
[打印本页]
作者:
mwh127
时间:
2008-2-29 11:42
标题:
上海市郊城市化之痒
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解释,之所以推出“1966”计划,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梯级分布的新体系打破郊区发展与中心城区对立的概念。“1966”计划也是疏导城市人口的战略,实现人口向郊区转移
然而,就目前看来,距离理想的人口入住计划,还有很大的距离。即使产业已经发展相对完善的临港新城,尽管物流仓库大受追捧,愿意去那里居住的人却还是寥寥无几
后“一城九镇”时代
“我们这里现在几乎没人住。一早大家来这里上班,到了傍晚大家又会赶回上海,晚上这里就是个空城。”一位在临港新城上班的王先生如此对记者表示。
此时,距上海提出的“1966”四级城镇体系框架规划将临港归入9个新城之一来发展已将近两年。
去年年初,“1966”四级城镇体系框架规划把上海未来5年的城镇体系分成了四级:第一层次,1个中心城;第二层次,9个新城;第三层次,60个左右新市镇;第四层次,600个左右中心村。其中,“1个中心城”指的就是上海市外环线以内的600平方公里左右区域;9个新城则指宝山、嘉定—安亭、青浦、松江、闵行、奉贤南桥、金山、临港、崇明城桥。
根据“1966”的规划,600多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将重点发展金融、保险、贸易、旅游、专业服务等第三产业。6000多平方公里全市范围内,将形成“一极五带”——由“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临港新城”组成的“浦东金三角增长极”;由“航空港—深水港”组成的物流产业带;由金山化学工业区及宝山精品钢铁基地“南北两翼”组成的重化工业带;由“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虹桥涉外商务区—南京路商业街—外滩及陆家嘴组合中央商务区—浦东国际机场”组成的现代服务产业带;由“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组成的水上景观带和郊环工业带等的产业空间格局,上海的能量将成百倍地扩展。
而“1966”的前身,则是“一城九镇”的规划。
2001年1月5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明确了上海“十五”期间重点发展“一城九镇”。
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试点意见》,“综合考虑城镇的功能定位、历史文脉等因素,借鉴国外特色风貌城镇建设的经验,引进国内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建筑风格”的要求,“一城九镇”很快确定了自己的“风貌特色”:松江新城建成英国风格的新城;安亭镇建成德国式小城;浦江镇以意大利式建筑为特色,结合美国城镇风格;高桥镇建成荷兰式现代化城镇,融入法国和澳大利亚风情;朱家角镇既凸现本土水乡古镇风貌,又有现代城镇的格调;奉城镇建成西班牙风格小城;罗店、枫泾、周浦、堡镇建成欧美特色的小城。另外它们还被赋予了不同的经济功能,如松江新城、安亭汽车产业、芦潮港以深水为特色、朱家角发展旅游业、枫泾是商贸、高桥为港口城镇等。
虽然这些小镇此后开始建造了具有异国情调的楼盘小区,与各自“风貌特色”相对应。但随后,奉城镇、枫泾镇的西班牙及欧美特色镇规划搁浅调整,其原因则是当地没有有力的产业支持发展。而当初为拥有小轿车、出行便捷的人设计的社区,现在入住的居民更多是当地的平民百姓。
人口导入之难
在“一城九镇”的规划中,松江新城得到了优先发展。根据总体规划,分两期开发。近期开发土地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万,计划2005年底初步建成。远期开发地域扩至6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50万,建成与上海中心城区相呼应、具有中等规模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但至今,50万的人口规划并没有实现。
除松江新城、嘉定F1赛事的举办、南汇临港新城的“深水港”优势外,其他更多规划中的城镇由于没有鲜明的支持产业,发展缓慢。即使在松江,教育产业也独木难支。
“1966可以算是‘一城九镇’的延伸。”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说,“1966”中各自的功能及人口规模等已经最终确定——中心城将进一步强化信息、交通、管理、服务等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人口控制在1000万左右。
9个新城规划总人口540万左右,将集聚郊区一半人口。其中,松江、嘉定—安亭和临港新城3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城,人口规模按照80至100万规划,总人口在270万左右;60个左右新市镇每个人口规模在5万人左右。而对于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足的新市镇,人口规模按照10万至15万规划;600个左右中心村又被划分为三个层面,每个层面规划的人口数量也不同。
规划中,“1966”的新城和新市镇,“人口蓄水池”的功能越来越强,通过发展二、三次产业,实现对人口的双向吸纳,一方面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城市人口向郊区疏解提供了可能。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城、新市镇,作为区、镇级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郊区、农村生产、生活要素的集散地,也是郊区商业地产发展的“新天地”。
然而就现在看来,即使产业已经发展相对完善的临港新城,尽管物流仓库大受追捧,但是愿意去那里居住的人却寥寥无几。
产业支撑不足
在人口导入的背后,首先需要的就是对于城镇的产业支持。
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解释,上海之所以推出“1966”计划,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梯级分布的新体系打破郊区发展与中心城区对立的概念。“1966”计划也是疏导城市人口的战略,实现人口向郊区转移。
“中心城区聚集高附加值的产业,这是中心城区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王先生认为,“而临港新城的产业发展单一、支撑力量不足,生活配套设施也非常匮乏,因此无法吸引在此工作的人长住。”
在“1966”的勾画中,加快郊区建设,把郊区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原来的城市化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等,需要通过加大郊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郊区建立新型城镇发展体系,形成区域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和聚集效益。
根据规划,到2010年,实现“村村通公交”,农村居民通过一次乘车到达所在的新市镇;目前,连接中心城区与松江、嘉定新城之间的轨道交通已经开建,其他新城也已拟定了新建低速磁悬浮、改造市郊铁路和延伸既有轨道交通等方式实现与市区轨道的对接。到2011年,除崇明县外,全市18个区将实现“区区通轨道”。
此外,教育医疗也要实现本地化。距2010年只有2年,1966的规划是否能够避开“一城九镇”曾经的难题,尚要拭目以待。
杭州湾跨海大桥预计奥运会前建成通车
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11月21日提交给当天开幕的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的一份视察报告显示,作为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将建成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多公里。
据了解,该大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
作为我国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突破了杭州湾的瓶颈,改变了宁波交通末端状况,有利于实施环杭州湾区域发展战略网,并对浙江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据新华社)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