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不可忽视的幼小衔接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6
标题:
不可忽视的幼小衔接教育
心理、习惯、能力、物质准备一个都不能少。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又一批孩子即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校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的确,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不能很好地衔接,是我国教育领域里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
教育专家建议:作为家长应该事先认识到这些变化是必然会出现的,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来源:搜狐母婴频道)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7
标题:
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 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无论作为家长还是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来源:新浪亲子频道)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7
标题:
幼小衔接在国外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已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美国:美国幼儿园基本上附设在小学里,接纳4-6岁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对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5岁儿童限定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其入小学作好准备。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育内容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这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样就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英国: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从幼儿学校的课程来看,尽管幼儿学校属于小学阶段,但课程的内容、要求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仍然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逐步向小学过渡。
日本: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来考虑。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新大纲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了重大改变。在小学教育方面,文部省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生活课包含了原来小学课程中理科(以自然、地理、理化基础知识等为内容的课程)和社会科(以社会常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幼小课程目标、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为幼小衔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幼儿园教育能成为儿童在小学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来源:新浪亲子频道)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7
标题:
习惯过渡:要有真正的入学“感觉”
幼儿园时期,游戏贯穿整体教学,孩子们的随意性大,教学课目多依孩子的兴趣和情绪来完成。而在生活上老师和家长同样给予相当的呵护与关爱。进入小学后,教学的目的性加强,孩子们每天要做作业,而且还要考试。而生活上则有了明确的要求,做事按时对孩子而言有了明确的界定,于是孩子也会出现不适应。
教育专家指出,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很宽松,课时安排也很短,而小学有严格的课程时间要求,已经习惯幼儿园生活方式的小孩没有准备突然转换“角色”,首先在体力上就会不支,因而会生病。其次在心理和学习能力的准备上也不充足。
学前教育应该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进行学前准备。例如,把学前班课程时间增加到35分钟左右,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要举手,老师和其他同学说话要认真倾听等。此外,还应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孩子切实有入学的“感觉”。
(来源:育儿网)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8
标题:
心理过渡:逐步培养独立意识
幼儿园时期,因年龄的缘故,老师和家长都对孩子呵护有加,孩子们所接受的教学是寓教于乐式的,因此造成了该阶段的孩子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的特点。而进入小学,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更多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来完成,于是造成了孩子和家长诸多的不适应。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家长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任务加强孩子的这种意识,而后让他们自己每天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具。
教师们在教学中也发现,通过采用幼儿园与小学并轨的方式,可以真正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独立的乐趣,比如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工作,使他们从中能够独享成功快乐的体验。
(来源:育儿网)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8
标题:
能力过渡:生活、学习能力“共进”
幼儿园时期,孩子并没有真正脱离家长和老师的“掌控”。而进入小学,孩子们要学会按规则行事,仅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里更多的规则要求他们去适应去掌握,而其中的一个新问题——团队合作意识,成为一个重要环节摆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事情,比如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看见地上有垃圾就伸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从这些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做人的品质。
另外一个重要的过渡是幼儿园时期教学不追求结果,孩子的学习是在轻松欢愉的状态下完成的。而在进入小学后,学习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每天不仅要做作业,还要考试,而且在教学形式上与幼儿园相比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寓教于乐式的教学被规范式教学所替代,而这时孩子和家长同样出现了不适应。
循序渐进的快乐式教学是过渡时期比较适合孩子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紧抓基本认知能力的提高,努力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做文章,教授孩子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调整思维策略上通过实例教学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注重知识能力的迁移。这样不但学习能力提高了,而且很容易就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
(来源:育儿网)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8
标题:
孩子入学 家长应该做什么
处于“幼小衔接”时期的孩子,家长要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的准备对他们进行帮助。
一、短期方面:1、家长宜提早让孩子熟悉小学的环境。2、倘若入学后情绪上适应不良,可采用陪读方式,给予调适时间,循序渐进的进行直到不需成人陪伴为止。3、上半学期,家长在家宜陪着孩子复习功课,培养至少能有20分钟以上的专心时间。4、注意握笔姿势与笔顺。5、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6、整理自己的东西,例如:书包、房间、叠被子、衣服等等。7、学习抄老师的板书。8、生活公约的遵守;学习遵守家规,进而类化至服从校规、班规。
二、长期方面:1、家长宜鼓励幼孩子语言上多听、多说、多写。2、人际沟通上,至少能做到主动与他人打招呼或请求支援,讲清楚、说明白协助自然来。3、保留学习的原始动机,避免恐惧学习。4、培养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千万莫凡事代劳,剥夺自我学习的机会。5、建立扩散性思考的能力。
(来源:育儿网)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9
标题:
入学前不妨先带孩子参观学校
临上小学前的时候,许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参观一下他即将要上的小学校园。这是一种很好的幼小衔接的教育形式,可以使孩子通过看和听,真实的感受到小学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爱上学,想上学的动机。但也经常会有些家长在带孩子参观的时候方式方法不妥,甚至还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比如有的家长带孩子只注意看教室在哪里,教室里是什么样,而忽视了帮助孩子对学校全面进行了解。象厕所在什么位置?楼梯怎么走?操场在哪里?安全通道在哪里?这些都要给孩子讲清楚,便于孩子在最快的时间内适应环境的变化,化解孩子因为环境变化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还有些家长一边带孩子参观教学活动,一边跟孩子唠叨学习有多么多么重要,一定要得第一名,将来上大学考博士……这些话对还没有真正上学的孩子来说只能是无益的压力。有些孩子当时就表现出反感和恐惧,这其实违背了让孩子参观学校的初衷,孩子还没上学就厌学了,这一点是家长一定要注意的,要尽量克制自己,少出现这种的言行。
带孩子参观学校时如果能遇见将来的班主任老师和同班同学时,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主动与老师认识,和未来的同学认识,聊一聊,一方面减少了开学第一天孩子看到陌生老师和同伴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孩子想上学的动机,初步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就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家长就更要主动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陌生关。
(来源:新浪亲子频道)
作者:
世界第一等
时间:
2007-9-11 11:19
标题:
幼小衔接过渡期 选择学前班切勿盲目
在暑假里悄然兴起的“学前班”热,是一些家长为孩子做好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一种选择。“学前班”可以为孩子提前预热,但更为关键的是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要适合孩子的转型过渡。
最常见的是家长往往容易出现两种盲目的心态,会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到学前班去。一类是因为孩子比较淘气,难以管理,所以家长希望尽快让他们收心;另一类是家长很重视孩子知识的学习,生怕晚接触知识,孩子以后会落下。但往往淘气的孩子在学前班提前学习了一些小学知识后,到了上学的时候会对课程失去兴趣。而另一种学习知识比较多比较早的孩子,不利于孩子在小学初期阶段养成日后可能会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专家表示,幼小衔接教育决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习惯的养成,需要做到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做到因材施教、精雕细琢,才能使孩子们在接受统一规划教育的同时,智力、语言、表现欲、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最终实现平稳的过渡。
所以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小衔接的方法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
(来源:新浪亲子频道)
作者:
嘉城末班車
时间:
2007-9-11 12:58
谢谢LZ,对我很有帮助,请问您家宝宝几岁了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