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防范通胀风险 央行罕见30天内再度加息
[打印本页]
作者:
mwh127
时间:
2007-8-22 10:01
标题:
防范通胀风险 央行罕见30天内再度加息
防范通胀风险 央行罕见30天内再度加息
日期:2007-08-22 作者:张明扬 来源:东方早报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单位: %
调整前利率
调整后利率
调整幅度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81
0.81
0.00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34
2.61
0.27
半 年
2.88
3.15
0.27
一 年
3.33
3.60
0.27
二 年
3.96
4.23
0.27
三 年
4.68
4.95
0.27
五 年
5.22
5.49
0.27
二、各项贷款
六个月
6.03
6.21
0.18
一 年
6.84
7.02
0.18
一至三年
7.02
7.20
0.18
三至五年
7.20
7.38
0.18
五年以上
7.38
7.56
0.18
三、个人 住房公积金贷款
五年以下(含五年)
4.50
4.59
0.09
五年以上
4.95
5.04
0.09
当全球央行都忙着注资、减息以应付次级债危机时,中国央行昨天却“特立独行”地宣布了今年的第4次加息:从今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今年首次在非周末时段加息,同时,一个月的加息间隔也创下自1993年以来新低。种种罕见的注脚令本次加息显得不同寻常。
“加息再快,也快不过物价上涨。”一位分析人士无奈的看着愈拉愈大的负利率水平,上调至3.60%的基准利率在高达5.6%的7月CPI增速面前仍然相形见绌。“预计年内还会加一次息。”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渣打、德银数家海外投行昨天均预测称。
市场“失算”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央行选择昨天加息均是“非习惯性的”。按照市场此前的主流预期,央行不大可能在9月前加息.
首先,从国际视角来看,央行此时加息可谓是“反向操作”。在次按危机影响之下,全球资本市场正处凄风冷雨之中,上周更是出现了“9·11”以来最大幅度的调整,全球各地区央行近期纷纷
注资救市。上周五,美联储更是宣布调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这才减轻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然而,中国央行却选择于此时“逆市”加息。渣打中国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认为,这表示央行对次级债危机波及国内的忧虑程度相当低,中国仍然是一个流动性过剩,而不是需要补充流动性的全球“特殊市场”。
其次,尽管今年央行已先后4次加息,但本次却是首次选择非周末时间加息。而此前可能是出于避免市场过激反应的考虑,此前加息不是周五就是周六。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向早报记者表示,央行作如此选择可能正是为了给市场一个意外,以施放更强烈的政策信号。
然而,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央行本次加息可能原本想在上周末出台,但考虑到当时国际股市和国内股市均处于大幅调整之中,因此央行才刻意的拖延至昨天。
最后,此次加息的频率之密也几乎创下了央行的最高记录。7月21日,央行刚刚宣布今年的第3次加息,而仅隔一个月后,第四次加息便接踵而至,而对比今年前三次加息的间隔,多在2个月左右。1个月的间隔也创下了自1993年以来之最。何况,7月30日央行才刚刚上调过存款准备金率,一个月内竟有三次调控。
加息追不上CPI
“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央行在昨天的公告中明确指出此次加息的目的所在。而在多家海外投行看来,防范通胀风险无疑是此次加息的首要目标。
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看来,7月CPI公布之后,加息已无太多悬念,唯一的变量只是时机而已。但事实上,由于5.6%CPI增速带上了“食品主导”的帽子,这令市场多少显得有些“不太在意”,认为加息更应取决于不包括食品在内的核心通胀水平。
然而,对于前不久刚刚发出“防止全面物价上涨”预警的央行而言,5.6%,而不是目前仅在1%左右的核心通胀,才是决定其调控走向的风向标。
尽管近期加息频率已创下最高记录,但相比CPI增速的狂飙,基准利率在这场与CPI的赛跑之中被越拉越远。此次加息过后,基准利率水平达到了3.60%,扣除5%的利息税,则为3.42%。
今年年初,CPI增速为2.2%,相比当时2.52%的利率水平(减去当时20%利息税后仅为2.01%),实际利率为负0.19%;然而,四度加息,利息税大幅调减至5%之后,由于7月CPI增速已达到5.6%,负利率水平不降反升,达到了2.14%的惊人水平!并且,随着可以预见的CPI增速继续攀高,负利率将跟着继续越滑越深。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此次存款利率上调了27个基点,贷款利率上调了18个基点,这也是今年央行第二次采用“不平衡加息”。而在市场看来,存贷差的再次减小势必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冲动,从而控制信贷投放的增速。
投行预测还将加息
在越跑越快的CPI面前,本已急鼓繁弦的加息频率反到显得“慢一拍”。大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昨天直言,本次加息只是央行的一次“消极”反应,为了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央行必须继续采取紧缩政策,“预计短期内还会再加一次息”。
再次加息正是当前投行的一致主张。渣打中国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昨天表示,为了防止物价上涨从食品全面扩散,央行年内很可能再加一次息,“但考虑到央行愈加激进的调控手法,一次可能还太保守了”。此外,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昨天也纷纷发布了预计再次加息的报告。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昨天也向早报记者表示,目前仍然没有看到食品价格下行的迹象,预计未来数月CPI增速将继续走高,因次,央行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
“海外目前对普遍觉得中国央行的调控力度不够。”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最近刚刚结束了在加拿大的访问。张军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目前为止,今年数次加息的效果仍然不明显。
但张军认为,必须正视负利率的客观存在,”事实上,90年代以来,除了通货紧缩期间,中国一直处于负利率的状况,这是高增长时代的一个‘基本国情’”。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向早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与投资者必须正视加息的累计影响与加息预期,“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而不是一味的产生利空出尽这样的逆反心理”。
左小蕾强调,央行本轮调控是一定要“达到目的”的,只要市场没有表现出对本次加息符合经济逻辑的反映,那么央行的包括加息在内的调控就不会停止”,直至市场平静下来。
作者:
上海康熙
时间:
2007-8-22 14:24
中美之间的金融战争。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162.218.51.55/)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