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商务区的定义:
虹桥商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区域,根据规划和功能定位,虹桥商务区建设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面向全国的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活动的集聚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之一。虹桥商务区四至范围:北起北翟路,南到沪青平公路,西至铁路外环线,东至环西一大道,总用地面积约26.3平方公里。规划总建设规模,约1100万平方米,其中对外交通规划设施约3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等公共设施约49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业态将包括总部经济、会议产业、办公楼、酒店、商业、娱乐及生活等。 
此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虹桥枢纽周边约60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虹桥商务功能拓展区,这两个区域面积相加,约86平方公里,涉及到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个区。 转变经济方式意义重大 建设虹桥商务区,就是立足于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关于长三角经济圈、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建成后的虹桥商务区,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区之一,发挥其国际贸易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建设虹桥商务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促进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上海城市发展布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意义。 上海市委、市ZF今年要重点抓的6件大事之一,是市委、市ZF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长三角龙头服务全国的新区域 虹桥商务区将建设成为服务长三角地区的商务中心和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将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进一步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上海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综述 概括地说,一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二是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新载体,三是上海服务全国的新区域,四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商务区所具有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虹桥商务区处于长三角城市轴的关键节点,可以说是长三角的咽喉所在,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距离都不超过300公里。 二是交通优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使得虹桥商务区处于长三角、全国交通的核心枢纽位置。交通的便捷降低了时间成本,对于商务商贸活动而言,优势显而易见。 三是后发优势。在规划、建设虹桥商务区的过程中,可以多参考国外、国内商务区建设的实践,分析研究其成败得失,努力把虹桥商务区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商务区。
布局要点
总体布局是,“一环、两轴、三核、五区”。
一环,指外围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河流水域等形成的生态绿环,是虹桥商务区生态品质的保障。
两轴,指东西向空间发展轴和南北向空间发展轴,为这一区域发展的基本构架。
三核,指由东西向空间发展轴串联的三个重要功能核心——

1)交通功能核心:由虹桥机场西航站楼、铁路虹桥站、轨道交通、公交巴士站和地下停车库等构成的枢纽功能综合体,是虹桥商务区最重要的功能构成要素和服务长三角的动力之源。
2)商务功能核心:位于交通功能核心西侧,主要布局与枢纽功能密切相关、服务辐射长三角的商务办公、文化、交流功能,是虹桥商务区建设的活力之源。
3)机场东片核心:虹桥机场航站楼及周边商业、商务、行政办公等形成的片区功能核心,带动机场东片的改造和更新,完善加强枢纽服务功能。
五区,指按照功能布局形成的核心区、虹桥机场、北片区、南片区、东片区五个不同功能板块。规划总建设规模,约1100万平方米,其中对外交通规划设施约3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等公共设施约490万平方米。 虹桥开发区初步业态配置
虹桥商务区在26.3平方公里里面,有一个商务功能核心区,约1.4平方公里,目前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深化、细化。核心区的开发总规模约158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约110万平方米,商业约14万平方米,文化娱乐约6万平方米,酒店约14万平方米,会展约14万平方米,计划于明年启动,两年左右建成。预计,到2015年,核心区年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亿元;到2020年,核心区年生产总值将超过150亿元 由于以沪宁高速公路为北部界限,嘉城遗憾不属于此区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