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灌水]   先有十六铺,后有上海滩

有“浪奔,浪流”的上海,始终怀有码头情结。码头在上海人的记忆里,是有摆渡、轮渡,南来北往人潮汹涌的地方,从过去的“跑码头”到今日之“逛码头”,上海经历了一段不短不长的传奇。码头上有上海人对母亲河的眷恋。  先有十六铺,后有上海滩
  有句话叫“先有十六铺,后有上海滩”,老早以前,十六铺就是上海滩的重要地标。多少关于老上海的影视作品里,都会出现好儿女在十六铺码头迎来送往、快意恩仇的情景。
  清代乾隆以后,海禁开放,上海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我国南北洋航运的联结点,当时有文献这样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那时的十六铺区域已经是中国最大港口。20世纪初叶,十六铺成为远东第一港口,1947年这片区域共有48座码头。
  而说到老码头,不能不提外马路上现存的五座老仓库。来自20世纪30年代的五座陈年老仓库,至今在外立面上完好保留了原本的建筑风貌,一砖一瓦,以及门窗、弧形拱门以及廊柱等,都依然延续着老派的上海味道。其中1号仓库年岁最久远,是1936年建造的,曾归属于卢作孚的民生公司。这个卢作孚是著名的航运大亨,毛泽东称赞他是“四个不能忘记的中国实业家”之一,蒋介石也尊称他为“作孚兄”。抗日战争初期的危急关头,一心报国的卢作孚率领民生公司船队冒着生命危险为国民ZF转移到重庆运输了很多物资、机器。当时牺牲了117名员工。抗战胜利时,国民ZF授予卢作孚一等一级奖章。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十六铺成为苏浙地域农副业进入上海的重要交通枢纽,那时候南通人、宁波人都在这个码头上上下下,“百万雄鸡过大江”说的就是每天4班船,每班2000人,人人背鸡挑蛋。还有很多拎着黑色公文包的乡镇企业家,风尘仆仆地坐船来来往往,甲板上总是人声鼎沸。那时候南通到上海的轮船票子1块2毛,宁波到上海的3块6毛,上了船打一晚上瞌睡就到了,很便捷。后来随了时代的变迁,十六铺这个全国最大的水路客运站却渐渐失去昔日的人气,渐渐沉寂。到了2004年,码头候船大楼被爆破,似乎黄浦江的码头风云就此偃旗息鼓。
  世博会是唤醒城市记忆的重要契机,已经俨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十六铺竟然蜕变出一个全新的样貌,重新回到上海人的视野中来。在2010世博会期间,承担日均约1.5万人次的输送任务的世博水门,就是早期以货运为主的十六铺大达码头。乘着为世博改造门面的当口,十六铺索性来个翻天覆地的大改变。当人们重新来到这里的时候,再也没有尘土飞扬,也没有劳动号子,见到的却是一条全新的滨江码头观景岸线。
  老码头上的春天
  故乡是座码头城市,所以,小时候每每跟随大人从淮海路一路步行来到十六铺坐船,都仿佛在从事一部分先天的命运,重要又理所应当地,虽然,在上海市中心长大的孩子们与轮船并没有太多亲近。
  自从世博会结束之后,南外滩原先的董家渡、十六浦沿江一带被精心改建,脱胎换骨,变成了一片崭新的老码头,文青、小资们又有了新的“潮”区,而且还离黄浦江更贴近。爱时髦的人们纷纷跑到水岸边,体会着码头上
空独特的气息。夜晚站在Indigo酒店顶楼的平台上,能俯瞰外滩璀璨的大,“S”以及对面浦东数不尽的擎天楼,如同一束束为胸怀大志助兴的荧光棒,不甘心黯灭。魔都“啊——”,站在不远处的外地游客,对着这样的夜景惊叹道。好多上海人,在这样的“故地重游”里,有一种昔日老码头衣锦还乡的错觉。事实上,它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故乡变了,有一些认不出。眼前的一切是美丽的,心里却还是不能不想它以前的样子,那个乱哄哄的、夹杂着人们奔波与伤感的老码头。
  坐摆渡,乘轮渡,南来北往人潮汹涌。当年的老码头上总是尘土飞扬,塞满了行李箱、箩筐,四处都是汗味、水果味、干货、鸡鸭禽类的味道,也容不得半点人的患得患失,只怂恿你赶紧跑动起来。人们脚步急匆匆的,停歇不得。一批又一批人从轮船上下来上了码头,然后融没进被搬运工、小轿车、三轮车、小贩们“嘈杂”出来的上海滩,开始了各自的劳碌与奋斗。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上海人的“码头故事”是一种闯荡世界的情结。有码头的地方往往也有仓库。海上传奇里的仓库,该都是诸如黄金荣、杜月笙这号人掌握的筹码。当年在那些装卸货物的码头仓库里,一定发生过“乃伊做特”的事件,是可以埋没许多城市设局者秘密的场所。码头代表了海派文化中的江湖气,它们散布在黄浦江边的短街小巷里,是独特的气息。
  可事实是,码头上不单单只有快意恩仇,它距离上海老百姓的生活曾经很近。
  在这个城市里出现地铁、隧道之前,很多人每天要经过码头来往于浦西与浦东之间,那时候从黄浦江的这一边去到对岸,只能靠摆渡、轮渡。
 摆渡站上一扇铁门把一群人拦着,等轮船到了码头,大家个个做好“冲”的架势。靠岸的船一开舱,船上的人如潮水一样涌向甲板;等岸上的铁门一开,争先恐后的人们全朝船上拥去,还有很多人推着自行车或者助动车——这副老码头上的景象,已经如黑白照片一样在记忆里褪色。那曾是另一种上海的早晨,它更有浦江的气息。
  王志文在1996年的时候,曾经和当时颇红的女主持人任艳共同主演过一部电视电影,叫做《像春天一样》。讲述一个年轻建筑师,每天乘坐轮渡过江到对岸浦东去
上班,暗恋上一个在轮渡上天天遇见的女子。他不敢与她搭讪,只能投以默默的注视,一次又一次与她在人来人往的码头擦肩而过,并想象、虚拟着与她结识。
  那是一部非常隽永细腻的小品,没有多少对白,只淡淡地传递出一种温柔又忧伤的情绪,不知不觉,就如它的片名,像春天一样。每次坐轮渡,我都会想起那个片子。随着“突突突——”的马达声,眼看彼岸渐渐靠近,身边那些或聊天,或愁眉苦脸,或直视前方的陌生人里头,有谁的心在偷偷靠近某一个人呢?
  而我们父辈那一代,他们对十六浦老码头印象最深的,恐怕是“文革”期间送知识青年上船去崇明插队的情景。那时候无数上海花季少男少女,背着军绿色的背包,以及卷裹起来的被子,在码头上与前来送行的父母家人道别。船开前,码头上哭声一片。
  这样的景象再也不会重演。如今坐在小客轮上游黄浦江,两岸的景色不再是灰扑扑的。陆家嘴的那些高耸入云的大楼,像是励志的图腾般屹立在眼前,浦西修复的老建筑也如一匹连绵漫长的锦缎。
  码头的传统功用渐渐失去以后,便成为城市里一道用来怀念的岁月的布景。轮渡站外已经没有旧时的人来人往,有些清静。人们来到码头江边,多半是为了悠闲地喝喝咖啡,看看日落。
  惟一有黄浦江依然“浪奔,浪流”。
  在新十六铺谈恋爱的男男女女们,再也不会像当年电视里王志文那样,去拘束地爱。人们亦不在乎这样一个崭新的“老码头”是否能挽留住光阴。他们只图在江涛边,让心思运转的速度缓慢下一点,在壮志与惆怅间,获得片刻不一般的停栖。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