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12-9-30 07:01
| 只看该作者
我虽非出生于上海, 可一岁多就全家搬到了上海, 我的成长和所谓"世界观"的形成, 是在上海完成的吧, 所以上海才是我真正的家乡, 到哪儿都是"去", 只有到上海才说成"回".
一日与其他上海籍朋友聊天, 突然想起问他们: 改革开放前, 南京路那些大百货公司早上等开门的都有些什么人?
回答一大堆, 说什么的都, 说是等开门买便宜货, 外地来沪人员赶紧买了东西好去车站码头回家, 说来说去, 总没有离开"买东西"这一点. 我说, 你们都算对一部分但不全, 真正在比如中百一店永安公司门口等在最前面的人, 不是要进去买东西而是去上厕所的.
文革中, 上了山下了乡一直未能回上海, 少不了回家探亲出差什么的, 每次回上海得大包小包的给别人带东西, 要票的如自行车手表这些咱们办法, 不要票的总得带好些, 外地人对上海货的迷信是很自然的, 所以就有了到大百货商店等开门的经验, 在等候的时间里, 闲得无聊, 就观察别人.
经屡次观察, 商店一开门赶紧以最快速度冲进去的, 不是带着包穿着出门衣服的买东西的人, 而是穿着居家服装, 甚至睡衣睡裤, 手中一般还拿着一本书一份报纸啥的, 他们进去干嘛? 告诉你, 进去上厕所. 虽说那时候马路上也有公共厕所, 那些厕所的环境完全没法和中百一店的厕所相比了, 中百一店的厕所里, 雪白的瓷砖, 擦得干干净净的抽水马桶还带着门, 也有洗手池, 和美国现在的mall 里厕所相比, 除了没擦屁股纸, 一点也不差, 这就难怪住附近的人愿意来入厕.
南京路一转弯, 那些石库门弄堂房子里, 这些地方的房子建得比较早, 基本上没有卫生设备, 每家每户都用马桶, 有些年轻人不爱用, 早上起床后, 若是上班时间允许, 就跑百货商店行个方便, 回家再洗脸刷牙, 吃老娘做好的泡饭后上班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