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我国脑血管病面临“井喷”现象

日前,“2012中国脑卒中大会”神经内科论坛在京召开,与会专家表示,目前脑血管病排在我国公众死亡原因的首位,且仍在高速增长,“井喷”现象即将到来,其严峻的现状令人堪忧。  据了解,我国脑血管病已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我国每年有25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在现存的700余万脑血管病患者中,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达到150万。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或再发作的重要原因,其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但由于颅内动脉狭窄多无症
状,即使身体已经发出了一些“预警信号”,如一过性的头晕、肢体麻木、视力模糊等,因其症状不明显且持续时间不长,很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医生所忽略。如果不及时治疗,多次发作后会造成难以恢复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永久的偏瘫、失语,甚至死亡。
  专家表示,脑卒中防控工作是心脑血管病防治中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慢病防控工作的核心。对于血管已经有基础性病变、伴有高血压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进行颅动脉的相应检查,及早给予适当的干预,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使脑卒中发病率将至6%以下,死亡率降低10%。
  专家认为,对于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医生应该优先考虑为患者进行脑血管状况检查,及早发现颅内动脉病变,为脑卒中的针对性干预奠定基础。对于无卒中病史,但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脑血管影像检测,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预防颅内动脉狭窄,可规避脑卒中复发风险。颅动脉狭窄一旦存在就很难逆转,脑卒中复发风险也随之升级。近一半患者在3年内会复发脑血管病,一旦复发所引起的后遗症和肢体残疾比第一次要严重得多。
  预防脑卒中用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用药时间越长,病人获益越明显。对于由颅内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药物治疗是关键,而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石。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