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12-5-11 20:38
| 只看该作者
5月8日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时下的后宫戏情节上漏洞百出,内容是“煽、色、腥”发挥到极致,主体性斗争至上,以恶制恶。这个批评令人有入木三分之感。 后宫戏多出现在一些地方卫视频道,也散见一些网络,成为一些卫视和网络招引广告的门道,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 本来,在百花齐放年代拍古装片包括宫廷戏也没有不可。问题在于,所拍宫廷戏宣扬什么价值,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今,某些宫廷戏胡编乱造,片面迎合市场的低级趣味。据悉,《后宫甄嬛传》的历史背景由小说中虚构的大周帝国坐实到清朝年间,使得历史真实问题成为质疑的中心。大兴文字狱的严酷皇帝雍正,居然整天在后宫流连,还被戴了绿帽子。所谓的倾世皇妃,丝毫不顾历史逻辑,同时在好几个国家后宫掀起风波,造成许多情节的硬伤。更有者,后宫戏纷争,嫔妃陷害,尓虚我诈,几乎成为了后宫戏的特色。如此特色,对教育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是利还是害可想而知。 后宫戏的“煽、色、腥”为何会冒头?分析个中原因,是与一些卫视只顾生意和收视率广告,不顾社会效果的情结分不开。一些编导心目中,什么东西公众抢眼,就专往什么东西打主意,而不管其是否符合事实符合逻辑。同时,甲地上演宫廷戏有“煽、色、腥”的东西,乙地的宫廷戏就加甚,如此攀比,宫廷戏就越来越煽情,越来越血腥。在“煽、色、腥”的背后,编导人员偏离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也可见一斑。 “煽、色、腥”的宫廷戏对公众的负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在于,为何这类戏却很时髦?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作为文艺批评的武器,显得有点缺失了。人们所谓的文艺评论,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所做的探讨、分析和评价。是文艺学的组成部分。它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文艺鉴赏为基础,按照文艺的特点合规律,对文艺作品进行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诸多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它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而发展深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文艺创作。像人民日报5月8日痛斥宫廷戏问题前,评论文章可谓凤毛麟角。一些人们对执政党的文艺批评持糊涂态度,总把文艺批评与打棍子混为一谈。文艺批评的缺位,导致一些编导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在功利主义诱导下,胡编乱造成了风。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即一切以“金钱”为核心和评价标准,谁能赚钱,谁本领就大;谁有钱谁就是“大爷”。这样的利益驱动,必然影响着文学发展的纯洁性。受利益驱动,许多文学作家丢弃了美好的东西,成为了金钱的俘虏,写了一些“乱七八招”的东西来胡弄人们对文学阅读的需要。由此就产生诸如什么“青楼文学”、“伤感文学”、“武打艳情文学”、“汉奸文学”等等。这样一味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混淆视听,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极大混乱,进而就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文艺批评需要比以往更加敏锐的文学判断以及更深刻的理性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的文学生态。 文艺百花齐放是执政党的文艺政策。但是,百花齐放并不等于不要或限制文艺批评。这两者应是相互相承,互为补充的。诚然,时下的文艺批评不同于打棍子,而是摆事实讲道理式的批评。唯有同时推进文艺批评,才能帮助分辨香花和毒草。也从中使广大编导人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进文艺发展。面对歪曲价值观的后宫戏眼睁眼闭,无异于让有害的东西流向社会祸害人民。因此,在指出后宫戏那种“煽、色、腥”的同时,应大声呼吁文艺批评武器的回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