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12-4-19 09:46
| 只看该作者
近日,福建泉州港几个港区被整合并入湄州湾港,新港舍弃古港“泉州港”名称不用,而改用“湄州湾港”。此事在社会上引发争议。 这些年来,不时有改动地名的消息传出。最常见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风景区所在地以景点名改作地名,如湖南的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四川的灌县改名都江堰市,福建的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等。这些地方的改名换姓,是为了借助名胜的品牌增强地方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果原来地名的历史文化含量不大,改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需要认识到,地名往往反映着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应重视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轻率变动,不要因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牺牲悠久的历史文化。像将海南省的通什市改名五指山市,就值得争议,因为这个地区的居民多黎族,地名通什用的是黎族语言,是全世界的唯一,现在改叫五指山,其特有的民族文化韵味就消失了。
热衷于改地名,还有一种情况,是嫌原地名不气派,不吉利,不响亮。要把“羊栏镇”改为“凤凰镇”,“狗岭”也改成“凤凰岭”,“石家庄”改成“正定”,等等。实际上,这些地名原汁原味,保持着较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不必要改动的,改动了反而可惜了。如今现代化的北京城里,仍保留着“公主坟”“八王坟”等地名,并没人觉得不吉利。繁华的上海市区,也仍然保存“小木桥”“大木桥”等地名,也没人认为不气派。再说,对一些名称,用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河北的完县,因觉得“完”意味着完蛋,完了,不吉利,遂将县名改成顺平,可也有人说,“完”可以理解为完整、完美、完好、完满,为什么要改呢?
泉州港已有1500多年历史,宋元时,是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马可波罗游记专门记录了当年泉州的繁华。泉州港的名字是响当当的。当今,泉州港的货物吞吐量也远远高于湄州湾港,为后者的两倍。在这次港区整合中,为什么要舍响当当品牌的泉州港而取湄州湾港呢?看来既不是出自打品牌的需要,也不是嫌泉州的名称不好,据说牵涉的是两个地方的权力与利益之争。倘若如此,那么乱改地名,也就多了一个不正当的动因了。
乱改地名,割断了历史,践踏了文化,在这方面我国历史上有过两次特别的疯狂。一是汉时的王莽,将郡国改名75个,占全国郡国总数73%,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片混乱。另一个是“文革”期间,把不少原有的地名作为“四旧”改了,沈阳市原来的铁西、皇姑、东陵等十一个市区名称,全部被改叫红旗、八一、向东等十一个新名,也是造成一片混乱。
乱改地名,是一种忽视历史文化的盲动浮躁,是“钱”和“权”在作怪。但愿这次对泉州港改名的争议,引发出对保持地名相对稳定性,和更改地名科学性的重视,在更改地名上不轻举盲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