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08-2-1 10:28
| 只看该作者
AC米兰史上四大三叉戟 卡卡罗尼帕托能否开启一个时代
特约撰稿 龙世军
当卡卡成为2007年国际足坛个人荣誉的“收藏家”之后,谁也不会怀疑他有能力像范巴斯滕那样再拿两次金球奖,因为他的个人素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正在让他超越前辈。不过,在如今这个更看重整体足球的时代,卡卡的个人英雄主义还需要一个团队去支撑,就像范巴斯滕身边有古力特、里杰卡尔德一样;同国三人组合也是米兰一直以来的一个传统。于是,在帕托异军突起、罗纳尔多复苏后,他们与卡卡组成了AC米兰的新组合——卡帕罗(Ka-Pa-Ro)桑巴三叉戟。
“3”生万变
如果要评选“国际足坛用得最滥的词汇”的话,“三叉戟”肯定榜上有名。在英语中,三叉戟写作Trident,是一种多见于神话的双手用长柄兵器。它的外形和长柄的鱼叉相似,中间刺较长而两侧的较短U夂颓虺∩系那俺〉娜龉セ鞯悖礁銮胺妫桓銮把换蛘咭桓銮胺妫礁霰呗非蛟钡壤嗨疲匀嗣窍肮哂诮持蚨拥那俺∽楹铣莆骊热绲蹦曛陌6⒉┍绕婧桶屠品蜃槌傻乃雇技犹厝骊2还庖怀坪粼诮裉煲丫凰嬉馐褂茫蘼廴銮蛟钡淖楹鲜欠窆潭ǎ欠裼兴删停灰螅突岜还谝浴叭骊薄J率瞪希切┠苋萌思亲〉娜俗榇蠖嗟於艘桓鐾醭炊院笫烙跋焐钤叮蛘呷〉昧瞬凰椎恼郊ǎ热缡澜绫蛘吲分薇>拖袢倒模骸澳惚匦肓粝掠胫诓煌挠〖牵裨蚨嗄暌院笕嗣腔峤阋磐!?/p>
至于为什么是“3”,应该是更多的出于进攻的考虑。就如同数学里的“三点决定一个平面”,3人组合刚好能够形成一个攻击平面,它比两人组合变化更多,能完成更高级别的攻击战术。足球是一项团队项目,自从马拉多纳退役之后,足球便不再是一个人的游戏,只有集体与团队才能赢得胜利。“3”实际上是多人项目的最低限,由此而多。有个说法:因为远古人类祖先开始计数时,左手抓一件采集的果实或狩猎的猎物为“一”,右手再抓一件为“二”,两手以外无法再抓,就都是“三”。从而在以后形成以“三”指“多”的习惯。中国的道教说的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C米兰堪称玩转三人组合典范,让来自同一个国家的球员组成核心三人组是他们的一个传统,从瑞典三叉戟到荷兰三剑客,再到今天的巴西三人组。
这一传统看上去有些巧合,但应该和AC米兰经历的历史有着很深的渊源。AC米兰是英国人在1899年创立的。成立俱乐部的想法是三个英国人在相互讨论和鼓励之下逐渐成型的,这三个人是AC米兰的开山鼻祖——作坊的雇员基普林、旅游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埃里森和鞋匠戴维斯。他们向三个商人——爱德华兹、内森以及巴勒耐特求助,但后者有些犹豫,直到鞋匠戴维斯提出免费为球员制作球鞋后,爱德华兹才同意出资,并成为了俱乐部的主席。
成立后不久,米兰就拿下了三次全国冠军。如果说1901年有点运气成分的话,那么1906和1907年的两个冠军就是实力使然,这也使得AC米兰外援的地位更为巩固。与此同时,意大利和瑞士籍球员感到受到了排挤,于1908年成立了国际米兰。当时,意大利足协一度禁止外援参加比赛,AC米兰的优势荡然无存。直到1950年代,格伦、诺达尔和利德霍尔姆组成的瑞典三叉戟为米兰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成也外援,败也外援,AC米兰的历史与“3”和外援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古装派]瑞典三人组
1950-51赛季意甲冠军 诺达尔——34球 利德霍尔姆——13球 格伦——9球
2007年11月5日,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葡萄酒庄“波希米亚别墅”中,85岁的瑞典传奇球星利德霍尔姆辞世,他是上世纪50年代AC米兰的“Gre-No-Li”瑞典三叉戟中最后一位离开人世的。“Gre”(格伦)71岁时在家中的沙发上读书时去世,“No”(诺达尔)74岁时在撒丁岛度假时离开,“Li”(利德霍尔姆)坚持到了最后,也是三个人中成就最高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甲重新恢复。1947年,为了提高联赛质量,意大利足协重新开放外援政策,AC米兰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瑞典三叉戟时代。1949年1月22日,是AC米兰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1948年奥运会夺冠的瑞典队中的诺达尔三兄弟中的老三——冈纳·诺达尔正式加盟AC米兰。他身高1.74米,体重92公斤,强悍的体魄使得后卫闻风丧胆难以阻挡。他的单场进球率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0.875个。在米兰队他一共效力8个赛季,合计打进210个球。诺达尔先后5次穿上联赛金靴,1949-50赛季创造的38场联赛进35球的纪录至今无人可敌。
在诺达尔的说服下,他在瑞典队的队友利德霍尔姆和格伦先后加盟,三叉戟终告形成。诺达尔突前,利德霍尔姆和格伦在他身后支援。利德霍尔姆的传球精准,很少出现失误,他们三人联手在1950-51赛季为AC米兰拿到了1907年后的第一座联赛奖杯。不过瑞典三叉戟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1953年,格伦转会去了佛罗伦萨。1956年,诺达尔转会罗马,瑞典三叉戟仅留下了利德霍尔姆。他也成为了对米兰影响最深远的人,无论球员时代,还是教练时代。
利德霍尔姆一直坚持到1961年自己39岁时才结束球员生涯。退役后,利德霍尔姆立即成为AC米兰1960年代功勋教头罗科的副手。此后,他作为主帅在AC米兰、罗马、维罗纳和佛罗伦萨等俱乐部执教。虽然仅仅赢得了1978-79赛季(AC米兰)和1982-83赛季(罗马)两次联赛冠军,甚至在贝鲁斯科尼入主米兰后不久就被解雇了,但他培养了巴雷西、马尔蒂尼等球星,并影响着从萨基到卡佩罗,再到安切洛蒂时代的米兰足球风格。
1976年,卡佩罗被从尤文图斯交换到AC米兰;当时球队的主帅正是利德霍尔姆。卡佩罗后来说,自己就是在瑞典人手下学会了如何做一名足球教练。安切洛蒂球员时代的第一个恩师也是利德霍尔姆,但与卡佩罗不同的是,安切洛蒂从瑞典人那里学会了的是如何踢球而不是执教。所以卡佩罗和安切洛蒂的执教理念并不完全相同。
[本土派]意大利三架马车
1967-68赛季意甲冠军 普拉蒂——15球 里维拉——11球 特拉帕托尼——0球
随着瑞典三叉戟时代彻底结束,AC米兰也经历了坎坷。
意大利联赛的外援政策总是在反反复复。1966年,由于意大利队在那届世界杯的惨败,足协对外国球员关闭的大门,AC米兰因此走向了衰弱,不过这样的政策也催生了意大利本土球员的成长。在主教练罗科的调教下,特拉帕托尼领衔的后防线固若金汤,中场有里维拉这样有才华的组织者,而前锋线的普拉蒂最经典的战役就是1969年欧洲冠军杯决赛,他三次洞穿克鲁伊夫率领的阿贾克斯的大门。
以特拉帕托尼、里维拉和普拉蒂为首的AC米兰夺得了1967-1968赛季的意甲冠军和1968-1969赛季的欧洲冠军杯冠军。这三人的组合不能称之为三叉戟,因为他们从后到前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在英语里面更准确的名称是trio(三驾马车)或者trinity(三位一体),这为之后的荷兰三剑客树立了榜样。
1969年,AC米兰在罗科的指挥下成为欧洲最佳球队。但在欧洲冠军杯决赛前,AC米兰还要通过阿贾克斯的检验。主教练罗科将链式防守发扬光大,而阿贾克斯的主帅米歇尔斯是攻势足球的泰斗。罗科在赛前发现,阿贾克斯经常用前南斯拉夫球星瓦索维奇来造越位,他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并公开宣布将使用传统的防守布局来对付阿贾克斯队。开场7分钟,普拉蒂就率先为米兰进球了。意大利球队立即转成传统战术体系来对付荷兰人的疯狂进攻,而这套战术正好克制阿贾克斯的越位战术和攻势足球。防反的米兰看上去被动,实际上是等待阿贾克斯的松懈。绰号“鼠疫”的普拉蒂最终上演了帽子戏法,而他的队友索马尼在比赛中也进了一球。4比1,米兰取胜。
直到今天,普拉蒂的帽子戏法都被米兰人所津津乐道,AC米兰在六年内两次夺得冠军杯。但在那之后,随着英国、德国和荷兰足球的高速发展,意大利足球出现了长达10多年的萎靡,米兰人下一次取得这个冠军头衔已经20年后的事情了。
[经典派]荷兰三剑客
1988-89赛季冠军杯冠军 巴斯滕——10球 古力特——4球 里杰卡尔德——1球
无论是瑞典的古典三叉戟还是意大利的本土三驾马车,都没有真正得到世界范围内的一致认同。直到有一天,贝鲁斯科尼来了。1986年3月,他接管了红黑军团,而后很快为AC米兰带来了两位荷兰人——古力特和范巴斯滕。1988年,另一个荷兰人里杰卡尔德经萨拉戈萨中转来到米兰,米兰俱乐部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人组合构建完毕。虽然1988-89赛季的联赛冠军被国际米兰夺得,但AC米兰赢得了他们的第三个欧洲冠军杯赛冠军,他们在通往冠军的道路上经历了一次次的伟大胜利。
其中,最辉煌的比赛就是在圣西罗5比0战胜半决赛的对手皇家马德里。在那场比赛中,三位荷兰人都有进球,奠定了“三剑客”的传奇。决赛中,AC米兰一鼓作气,范巴斯滕和古力特各入2球,4比0大胜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星,俱乐部第三次夺得了冠军杯。同年,AC米兰在东京以1比0击败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国民竞技队,再一次登顶丰田杯ÿÿ第二年,萨基率领AC米兰蝉联了以上所有的冠军。1989-1990赛季的冠军杯决赛上,AC米兰靠着里杰卡尔德的进球,第4次登顶欧洲。
萨基曾说过:“荷兰三剑客是任何一位教练都渴望得到的球员。古力特是全队攻防的核心和灵魂,范巴斯滕是全队冲锋陷阵的急先锋,里杰卡尔德使后防线风雨不透。”技术上的全能使得古力特成为了球队的组织者,防守上和传球上的精准让里杰卡尔德成为了球队承接攻防枢纽的关键人物,然后由范巴斯滕完成致命一击。
这样的组合不同于当年的瑞典三叉戟,因为50年代是一个以进攻为主的时代。荷兰三剑客有点类似于60年代的意大利三架马车,但在站位上更靠前,是荷兰全攻全守足球的样板。那个时期的AC米兰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理想化模式,也在荷兰三剑客解体后经历了换血的大阵痛。
[华丽派]巴西三叉戟
2007-08赛季 卡卡——?帕托——?罗纳尔多——?
瑞典三叉戟和荷兰三剑客给米兰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使得米兰人一直有一种寻找“三人组”的情结。而且,同一国家的球员组成的三人组合不仅解决了语言沟通问题,也更能体现一种风格。就像荷兰三剑客一样,古力特刚到意大利时就遇到了语言问题,幸亏有范巴斯滕在身旁。而荷兰三人组将全攻全守足球的理念带了过来,丰富了萨基的足球战术,也让其能够得到准确的实施。
进入2008年之后,贝鲁斯科尼梦想的巴西三叉戟终于在“Ka-Pa-Ro”组合中实现了。《米兰体育报》给这一三叉戟设计了战术路线,卡卡出任前腰,罗纳尔多在左,帕托在右,整个前场都能被他们三人控制。
这样的布局与荷兰三剑客、意大利三架马车都有不同,他们与瑞典三叉戟有点相似,但是位置结构是倒过来的。从进球的角度而言,瑞典三架马车时代的防守更疏松,进球更容易,所以这两组三叉戟之间没有太多进行比较的意义。最硬性的指标还是战绩,因而无论罗纳尔多是否继续在米兰效力,罗纳尔迪尼奥是否会来,帕托是否昙花一现,都不是这个巴西三叉戟架构的主要问题。只有他们为米兰拿下一座接一座的奖杯,人们才会记住他们的组合。就俱乐部层面而言,米兰是历史上经典三人组最多的球队;就国家队来看,巴西是三人经典组合的典范,这两支伟大的球队如今紧紧结合在了一起。
桑巴三人舞
1963年的欧洲冠军阵容中,米兰曾拥有阿尔塔菲尼-萨尼-阿马里尔多的巴西攻击组合。从那以后,巴西帮一直都在米兰俱乐部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45年后,比那时更纯正的巴西三叉戟在圣西罗落户。足球王国盛产攻击手,而且往往一出就是两个或三个。
卡卡的名字里面有“Ricardo”,很多人在2006年世界杯时,将他和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生搬硬套成巴西的新3R,以此与2002年的3R(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和里瓦尔多)组合相比较。但结果是让人失望的,人们心目中的3R还是2002年的那个,因为三个人互为补充,在前场配合默契,并且捧走了大力神杯。而2006年的“3R”让人看到的只是疲劳和无助。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失败者都会被遗忘。1982年世界杯时,巴西人苏格拉底、济科和法尔考的中场黄金组合就一再被人们提起,球迷们更为他们与世界杯失之交臂而惋惜。苏格拉底是球场上的“多面手”,全队的核心;济科带球突破能力非凡,进攻和射门意识极强,一般踢前腰或其他中场的进攻位置;法尔考坐镇中后场,是球队的组织枢纽,他们每场比赛的进球从未少于两个。那届比赛他们击败了阿根廷,但他们输掉了最关键的一场比赛,而战胜他们的意大利最后夺得了冠军。苏格拉底毫不谦虚地说过:“我一生中看了那么多比赛,但我始终认为1982年的巴西才是最完美的。”
没有冠军是个最大的缺憾,有了冠军则让人更为敬佩。1962年世界杯,正是贝利展示个人天才的绝佳时机,但伤病使得这位巴西前锋仅在头两场小组赛中出了场,另一位前锋阿马里尔多(也曾在米兰踢球)顶替了他的位置。巴西队原本踢的是424,迪迪和济托坐镇中场,而加林查、瓦瓦、阿马里尔多和扎加洛突前。半决赛时,巴西碰到东道主智利,主教练根据人员配备和智利队的打法,将左边锋扎加洛回撤,形成了433阵型,这是世界杯历史上一次经典的变阵。而加林查、瓦瓦、阿马里尔多构成了进攻三叉戟,他们分别在那次世界杯上打进了4球、4球和3球,为球队多冠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次因为对手和人员构成需要而进行了战术调整,而如今的AC米兰在有了Ka-Pa-Ro之后也面临放弃4321圣诞树阵型,改打4312的需要。如果安切洛蒂能够变阵成功,这一组合的威力将无可限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