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表于 2007-7-22 18:12
| 只看该作者
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上海发展遭遇五大瓶颈
没有人不关注上海,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上海?
对这座城市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但也是最微妙的年代。在经历连续14年经济两位数增长之后,上海的旧貌换新颜已赢得无数掌声。但在让数不清的人抬头惊愕的同时,上海或许又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期。
用上海自己的话说,这叫作发展“关键时期”。在新近通过的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上海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关键”的内涵。因为它既面临四个中心建设、筹办世博会等重要历史机遇,又存在人口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新难题。这样的自我解剖,无疑是引人关注的。
太多的人误读上海,以为这座城市风光无限或危机重重。准确地说,它是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在经历了城市形态的历史性转折之后,眼下的上海必须更务实地推进内在功能变化。这或许不如上世纪90年代那般轰轰烈烈,但无疑更紧迫、更关键,甚至更惊险。
产业瓶颈
2.5产业用意何在?
前几天,日本先锋、瑞士雀巢中国研发中心先后签约落户上海西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已有56家企业签约,其中80%以上签约企业将其中国总部或研发中心落户这里。而有趣之处在于,此地原为江桥工业区,去年6月开始启动,目标是上海首个大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这种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被形象地称作2.5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是“十一五”期间上海产业发展的重点。
有人把这理解为上海产业发展的某种妥协或折衷。
上海这个城市和上海经济的何去何从,就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话题。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第二产业一直居于发展的主体和主导地位。但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矛盾充分显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三产应成为上海重中之重。上海及时制定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使第三产业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但是,随后的三产波动又引发人们新的思考:上海是否已经像纽约和伦敦等国际大都市那样,到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和主体的阶段?
尽管论辩不断,但近年来趋于一致的看法是,在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必须突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突出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服务的力度。
显然,如果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金融贸易功能和信息辐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但是,退出低端制造业竞争,也可能使上海的GDP增速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制约。
一方面,上海绝不愿轻易舍弃具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另一方面,又必须尽快接上服务业这条“短腿”。这是上海的两难,但这或许又是突破土地制约、商务成本高企,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创新瓶颈
展讯模式能否复制?
在浦东张江,有个叫展讯的小企业。30多名“海龟”白手起家,花了不到两年时间,研发成功2.5G手机的核心芯片。随后,又用一年完成国内首个3G芯片。有人对此的评价是,这使我国生产的手机首次有了中国“芯”。
不管怎么说,展讯正在成为某种模本。或许它符合很多人的标准和期待,比如学成归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主知识产权等。更重要的是,这符合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
以2005年为转折,上海经济将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的时期。显然,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供强大动力。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核心是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不可否认,创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的灵魂。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创意阶层、创意人才和文化包容性。上海在科教兴市主战略的推动下,创新的各种环境不断优化。2004年到2005年,上海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值位居全国首位。但目前而言,上海的创新体系并不完善,不少科技成果通过企业转化为市场产品慢人一拍。
国际上根据驱动力不同,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分为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和创新驱动。显而易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驱动型,和依靠盖高楼、建马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驱动型,已无法满足上海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需求。
而创新的另一层含义,还包括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对上海来说,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形成更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尤其是率先推进浦东新区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体制创新,深入推进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联动配套改革。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确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序列性动态发展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落,都有可能导致城市创新活动的失败。这是一条明知其艰难,却又不得不走的路。
管理瓶颈
机场出租车为何难管?
出租车被称作上海的窗口,但虹桥机场的出租车似乎是例外。
这真是老大难问题。在出租车长短途不分家的时候,几乎每次都要看司机的脸色和冷言冷语,抱怨排了好半天的队,轮到这一差二三十元的生意。后来分开后,许多外地乘客和老外总搞不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到底算长途还是短途,根本找不着北。
乘客的抱怨已有好几年,乘车方案也几经调整。但无论怎么调整,矛盾似乎始终解决不了。但要知道,这是许多人对上海的第一印象。
近10多年来,上海城市发展的重点在“建”。许多到过上海的老外都感叹,如此壮观的建设场面,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但大拆大建之后,必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城市管理水平如何跟上?
上海也已看到这一问题,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管理城市,就要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要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方针,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城市管理考评、监督体系。
但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时候,要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最重要的并不只是硬件设施的改进,而是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以及“服务政府”的基本理念。
最近,上海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比如,建立新闻媒体反馈机制,建立热线平台及时发现、跟踪市民需求,同时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今后将把城市管理范围进一步缩小至社区网格单元,以实现最短时间内发现市民热点需求,并作出快速处置和有效解决。
或许,随着上海城市集聚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城市管理问题会日益突出。而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进程中,这是必须克服的瓶颈。
舆论瓶颈
该不该竞争迪士尼?
今年两会上,上海方面透露正与美国迪士尼公司接洽,争取在上海新建中国大陆第一个迪士尼乐园。
不出所料的是,此言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媒体刨根问底自不待言,更多网友在网上发表评论,基本观点也是老调重弹:“为何上海什么都想要?”
对上海来说,有两件事无法回避,一是总是受人关注,二是经常处于舆论压力之下。有压力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在这种压力下,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其实,对于这些网上言论,既可以理解为民间的“妒富”心理,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上海有着更高的期待与要求。如果上海能把这种压力视作善意的鞭策,登高一步看问题,或许将是豁然开朗的新局面。
上海不断在说,今后要重点做好两篇文章,一篇是“加快自身发展”,另一篇是“服务全国”,这不仅是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而且已成为上下一致的自觉行动。“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要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也只有在更好地服务全国、融入全国中才能实现,也只有通过服务全国,上海才能走出自己狭小的资源和市场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去年,上海又明确“三个服务”,即“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这意味着,上海不仅将自己的发展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联系,还通过长江战略,将自己的服务范围扩展并深入中西部及全中国。
从城市功能形态看,迪士尼落户上海,无疑有利于这座城市的转型。但在竞争的同时,有些产业该放手的也要放,把“服务全国”看作发展途径而非政治任务。若如此,舆论压力或许就真能转化为动力。
理念瓶颈
张江真能超越中关村?
不可否认,张江是上海的宝贝,如同北京中关村那样,都是各自政府梦想中建设的硅谷。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张江与中关村有着太多的不同。经常被人提起的是,张江属政府主导型,中关村的发展更多体现自主发展的特点,因此中关村自主创新的能力显得更强。
先不急着评判这话的对错。其实,关于上海政府比较强势的话,我们已经听了好多年。而常因这句话出现场合的不同,其褒贬之意瞬间会有微妙的变化。
长期以来,效率快、透明度高的上海政府运作模式,一直为人称道。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一个相对强势的政府体系,既是上海的特点、优势,也可能是局限。
显然,没有政府的强力推动,上海不可能实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重大变化。不过,在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主线,以科教兴市为主战略的今天,如果样样由政府直接主导,却可能是利弊互见的事。
应当看到,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不应该是政府,而是企业。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成为真正的主角,而不再依靠政府扶持和关系生存,或许将直接关系到这座城市的未来活力。在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同时,更要提倡“有限政府”的新理念。
更宽泛地说,这种理念瓶颈存在于每个上海人心中。上海原本是个移民城市,且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文化本质上是容纳百川、追崇时尚的。但由于受到现实环境条件的约束,上海文化又表现为目光短视、小富即安,探索性、进取性、冒险性都很弱。
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本无好坏之分。但真要实现新的转型,根本还是必须超越自我。
来源: 国际金融报
2006年月日
[ 本帖最后由 mwh127 于 2007-7-22 22:3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