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不容忽视的性别教育

  性别认同是孩子探知外在世界的途径之一,是一个人对自我性别的归属感,也就是对于自己是男是女的划分。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是一个对自身、对他人不断探索认同的过程。3~4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能认同自己和他人的性别。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能准确地叫出“叔叔”或“阿姨”,就是对性别的认知合格了。有的家长则局限于性生理教育,完全忽视了性别角色教育。
  男女两性生理机能上的差异是先天性的,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则是后天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取决于从儿童期开始接受的成人的影响和教育。因此,性别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父母应注意促进孩子正常的性别发育

  人的性别的形成、发展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家长,在孩子正常性别发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性别发育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早年生活环境的缔造者,是儿童教育的启蒙者,父母主要通过自己的性别和他们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孩子的性别发育施加影响。由于孩子自身性别的特点,对各种感觉信息有不同的感受和偏好,男孩天生就更欣赏父亲那有力的臂膀,还有那洪钟般的嗓音;女孩更羡慕妈妈那温暖的怀抱,喜欢亲切的爱抚和典雅的女性风韵、气质。倘若父亲是典型的男性,母亲是标准的女性,为孩子提供的是典型的男性和女性信息,男孩就会很自然地接受父亲的影响而认同于父亲,女孩会接受母亲的影响而认同于母亲。这样就使孩子有一个性别认同和发育的良好环境。
  喜欢自己孩子的性别:对待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都应有同等的评价。对孩子的性别不但要承认,还要赞赏、喜欢。男孩有男孩的优点,女孩有女孩的长处,都是父母爱的结晶,没有理由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家长应以与孩子的性别相一致的态度对待他们,以传统的与孩子性别相一致的方式抚养,给予与孩子的性别相一致的性角色行为要求。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生理性别就是他的父母所期望的所喜欢的性别。学习同性父或母的角色行为和社会行为。
  加强孩子的性角色教育:性角色是一个人的社会性别。他指的是一个男人或女人,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行为规范。比如说男孩子该干什么,女孩子该干什么等。性角色的概念和内涵并非一成不变,它随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性别认同的过程比较短暂,一旦形成便不会变更。性角色的学习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会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和改变。父母将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教育直接地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性角色的学习。父母通过对孩子的性别的评价和期望,到对孩子的性别态度和抚养方式,给予孩子的性别环境和性别影响,以及正确的性别教育,来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和性角色行为学习,这是其他人(包括老师)都无法替代的,也是父母应尽的社会责任。

男孩女孩教育有别

  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童男童女是一道千变万化的测验题,即使是同一天出生的双胞胎,对他们的培养教育方式也不能一刀切。因此,了解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的儿童行为的特点,因人施教,是十分必要的。
  性格方面:女孩子3岁以前通常比男孩听话,小男孩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倾向于进攻,特别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所以,不要一味指责小调皮的顽固,也不要急于称赞乖孩子完美。这两类孩子都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帮助与教育。
  男孩子比女孩子更离不开父母,特别是离不开妈妈。在出生后的头几年里,儿子比女儿更和妈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常3岁的女儿已经做好离开妈MD准备,而儿子平均要晚一年。这时,该考虑把男孩子送往幼儿园了。
  认知能力:女孩子从3—4岁起,在理解力、坚定性和目的性等方面都超过同龄男孩子。所以,女孩子较少为生理缺陷而遭受挫折,能更快地克服惊慌。
  男孩子通常在接受科学知识方面能力较强,但不开窍的男孩人数是女孩的5倍。他们读书费劲,写字出错。为此,老师和家长大声斥责,恨不能把知识输入他们的头脑。应该说,有过错的不是孩子,而在于他们的遗传性——大脑左半球“阅读管道”堵塞。男孩子从小喜欢集体游戏,到了高年级发展为偏爱小组活动,许多人只受命于同伴或屈服于老师的权威。所以,重要的是从小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决断的能力。
  无论男孩女孩,都是爸爸妈MD心头肉、掌中宝,均要切忌过分溺爱。时时关注男孩与女孩的性格差异,灵活施用教育方法,学会用特殊的方法来解决特殊的问题,对孩子的进步及时鼓励,对缺点耐心劝导孩子及时改正,切不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双性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双性化”教育是美国目前正在流行的儿童性别教育新思路。教育学者们认为,传统“单性化”家庭教育出来的男孩、女孩的智商、情商发展较为片面,在学习上有严重的偏科现象,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也难以自如地应付周遭环境变化。
  与之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以及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等科的成绩均较好,而且社会交往能力很强,容易被老师和同伴接受和喜爱。为此,教育专家们给学龄前父母提出了如下建议:
  1、鼓励儿童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伙伴学习,克服自身性格“缺陷”。
  2、引导孩子与异性同伴交友,通过自然的接触学习对方身上的性格优点。
  3、在性别教育中,父母不要对幼儿过于苛刻和严格的性别定型。
  4、双性教育切忌过头,走极端,这样容易导致孩子性别认同不清。

国外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

  在国外,家长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是很看重的,年轻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有时因为颜色花样的缘故,她们还会不放心地向营业员问号,生怕搞错了。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婴,已穿上了正式的男装三角裤,尽管三角裤里还裹着纸尿布。他们的母亲说,应该让他知道自己是男孩。
  在众多的托幼机构里,幼儿的厕所也是分男女的。在一个扎着小辫子女孩坐厕姿势的图案和一个男孩坐厕姿势的图案的标志下,幼儿们分门进出。厕所里面的设施完全按正规男女厕所设计,只不过比例缩小而已。为了便于幼儿识别,有的女厕所的墙、瓷砖还用粉红色,男厕所则用浅灰色。幼儿到园的第一天,认识厕所便是第一课。幼儿上厕所老师都会提醒别走错了。有时孩子好奇,如男孩跑到女厕所探个究竟,老师一般不批评,只问他们看清了有什么不一样。
  教男孩要有男人气,教女孩更细心,这在美国家长心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育儿观。假如母亲送儿子上幼儿园,孩子缠着妈妈不肯放,妈妈只要对儿子说:“不能哭了,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男孩就会强忍着哭,松开手。

性别错位缘何出现

  先天原因:生物学研究表明,在胚胎期,人的性腺结构在发育初期倾向于形成女性器官卵巢,心理学家曼内称之为“夏娃原理”。如果缺乏雄性激素,胎儿在母体内就会引起男性大脑女性化,从而造成性别认同的困难。
  后天原因:人的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我性别体象的理解,对神经内分泌和排尿等生理活动机制的初步明确,以及通过父母的示范作用、社会的强化作用和语言的影响等得以发展的。很多家长认为,性别认知是件自然不过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顺理成章地完成性别认同,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其实,除了先天原因的影响,一个孩子最终确认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主要是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渗透下缓慢进行的。如果外界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孩子就有可能产生性别角色混淆。

孩子产生性别错位的3种家庭高危区

  单亲家庭及其辐射区:单亲家庭里缺乏母亲的温柔细心或是父亲的果断自信,难以给孩子一个完整和谐的成长环境,长时间和同一性别成人生活的孩子比较容易偏离正确的性别角色,而很多家长对这种缺憾的影响却浑然不觉,等发现孩子的性别认同存在问题时,孩子已经偏离正常轨道很远了。常见的还有由于父母一方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孩子的家庭。
  不和睦家庭: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成长于不和睦家庭的孩子性格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要么叛逆偏激,要么固执怪异。这类孩子在家庭的压力下无法正确完成性别认同,可能会把投射在父母身上的反感,转化为对某种性别的偏差态度。
  家长误导家庭:有的家长出于对女孩的偏爱或其他原因,将自己家的男孩“装扮”成女孩模样,或反之……长期“异性打扮”,会导致孩子产生性别认同混淆。尤其当孩子成长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陆续出现时,心理上更容易产生困扰。
    影响孩子性别错位的其他因素:  
   学校:在最初的受教育阶段,孩子接触的“施道者”基本上都是女性,在国内大多数城市的中小学校,教师性别生态失衡的问题也日渐凸显。男教师的一些性格和生理特点,是女教师不可替代的。学校男教师少,就如同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容易使孩子的心理、思维出现缺陷。而且多数学校还要求孩子循规蹈矩,把女生的行为视为榜样,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男生。
  社会: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为了增加生存的砝码,很多女性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家长目睹升学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残酷竞争,因此提早给孩子打“预防针”,处处以男孩的标准要求女孩。另一方面,很多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特别是祖辈全方面的呵护,在这样的环境下,男孩容易养成文弱、多愁善感等不像男子汉的习气。

家长如何开展正确的性别教育

  家长是孩子早期生活环境的缔造者,也是孩子性别认同的启蒙者,孩子在性别认同上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性别教育重视与否。
  承认和赞赏:家长首先要承认孩子的性别,让男孩认识到自己是男性,女孩认识到自己是女性。性别认同是孩子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这会使他对同性的性别特征抱有好感,并希望拥有这些性别特征。家长要在口头上明确告诉孩子:你,是男孩;你,是女孩。男孩借此认同爸爸,女孩认同妈妈,进而通过学习,逐步建立起自我的性别特质。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性别还要表示赞赏,家长如果对孩子是个男孩或女孩表示高兴,孩子也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
  榜样的作用:孩子在观察中得到的知识和启示,会在实际生活中试着运用起来,尽管其中一些信息也许在储存多年后才能有所模仿和启动。父母是孩子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对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行为的影响,以免孩子“依样画葫芦”。另外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和异性朋友的交往,既不能完全排斥孩子和异性的友谊,也不可以让孩子和异性过分亲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孩子还会在身边寻找同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同性榜样,鼓励孩子比较自己和“榜样”的差距,确定努力方向。
  奖励和惩罚:孩子做了与自己的性别角色相符的事,家长应该给予奖励;除了偶尔的表演性行为,对孩子不当的性角色行为,家长要反应冷淡,让他感到自己的表现有误,或是给予适量的“处罚”。这种奖励与惩罚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支持或压力,促使孩子根据自己的性别角色做出相应的行为,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定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