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从业者接连猝死 引发“过劳死”立法呼声
近日,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一名员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后经抢救无效身亡。24岁的生命戛然而止,生前发布的微博——“世上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失去联系”——一语成谶,令人哀痛惋惜。数日后,搜狐公司旗下游戏网站的一名年轻员工,也因为病毒性心肌炎不幸去世。
年轻白领接连死亡,再度为忙碌的上班族敲响了“过劳死”的警钟,也让现行的劳动保障制度又一次面对拷问。
[b]“过劳死”是现代社会工伤的一种新形式[/b]
奥美员工去世后,许多人在致哀的同时,为自己的状态感到深深的焦虑和恐慌。
有网友在凌晨1时30分发微博称:“终于下班了,奥美员工11点下班就猝死了,那我们公司的估计没几天就死一个吧!”而“繁草琉璃”则在凌晨4时诉苦:“加班到现在才到家,泡脚的时候居然听到鸡鸣声了!公司设计部和策划部哪个人没加班到晚上十二点后过?悲催的加班成常态,老板都不反思下么?一把辛酸泪啊。”
晚上7时40分,上海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刘岑还在办公室里加班,而这已是她“不算太忙”的时候。“现在正做一些专项审计,还有一些公司上市之前的审计,对时间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还是比较轻松的,每天差不多九点就能走了!”
审计员最忙的时候是年前年后。“国家要求次年4月份之前出审计报告,但各个银行有不同的要求,大多数二月份三月份就要。银行业务量又大,只能拼命赶进度。” 太仓、佛山、宁乡……在数月之前,刘岑和同事们像赶场一样,从一个城市奔赴下一个城市,加班加点完成审计工作。“最累的一次是顺德农商行,因为一周之内就要出审计报告,我们回上海后直接从机场到所里,熬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才回家休息的。那时候我觉得我也要‘过劳死’了。”
“过劳”已经成为我国白领的工作常态,而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并无“过劳死”这一概念,更谈不上对其如何认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董尚雯坦言,认定“过劳死” 的确十分复杂。“因为并没有一种直接的病叫做‘过劳死’,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且都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如何证明这种积累的过程是由工作而非自身因素引起,存在很大争议。”
2012年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已达60万,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基于我国“过劳死”既不算工伤,又不算职业病,不断有业界人士提议,应将“过劳死”作为“视同工伤”的一种情况,纳入劳动保障范畴。
“之前,工伤都是指员工肢体受到伤害或者伤残,属于普通常识就可以判断的对员工身体的伤害,主要是由于体力劳动或者生产环境恶劣引起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卫爱民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尤其是那些坐在办公室的所谓白领,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他们的脑力劳动上,在精神上造成了看不见的对身体健康的损害。这种伤害也是巨大的,但往往不好判断。‘过劳死’是现代社会工伤的一种新形式,应该予以重视。”
[b]现有“双工+48小时死亡”认定标准存在严重缺陷[/b]
在《工伤保险条例》修改期间,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呼吁过修改“视同工伤”规定,将“过劳死”纳入到“视同工伤”中,“很遗憾没有得到采纳。”而在资深劳动法专家董保华看来,被称为“双工+48小时死亡”的认定标准本身,存在着严重缺陷。
黄乐平(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过劳死既是一个医学专业问题,也是一个法律专业问题,非常复杂。
目前《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中,有“视同工伤”的规定,其中第一则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对这一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立法问题,立法部门担心修法扩大范围会导致工伤保险基金的负担加重。
我曾提出“一进一出”的修法原则,“一进”就是扩大范围,“将在工作岗位上因为工作原因突发疾病死亡的不局限于48小时,而是扩大到治疗无效死亡的期间”,避免社会舆论批评的伦理道德风险;“一出”就是严格限定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因为直接工作原因而导致突发疾病死亡的,将“过劳死”、“过劳伤”纳入到工伤保险中,同时要明确过劳的标准,比如有加班、连续工作多长时间没有休假等等标准,排除非直接工作原因导致的突发疾病死亡,缩小适用范围减小工伤保险负担。对这一条规定的修改,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现有的标准。
由于《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底刚经过修改,因为新出现的个案就马上要求修改相关法律在操作层面上难度很大,短期内寄希望于修改条例解决所有问题恐怕不太现实。
董保华(劳动法、社会法教授,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论证起草工作):
“双工”认定标准强调发病地点,“过劳死”往往是由于积劳成疾,发病并不一定符合“双工”;“48小时”则是一个极不人道的提法,显然是在暗示家属应当在48小时之内放弃治疗,以取得工伤待遇,这无疑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一种挑战。
而认定标准最致命的缺陷是,没有在休息权这一“原权”与工伤待遇这一“派生权”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因果联系。若只强调发病地点与抢救时间,一个从不加班的员工,旧病在工作中复发,在48小时内死亡,便可获得工伤待遇;一个长期加班的员工,只要不是在工作中发病或者抢救时间过长,便不能获得工伤待遇。
“过劳死”源自日本,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淘汰所产生的压力,导致人们身心极度疲劳直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日本引入“劳灾”认定,在事后予以补偿,我国可以借鉴。
一是过渡性工作的标准。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01年12月修订的《关于脑血管疾病与虚血性心脏疾病(负伤引起的除外)的认定标准》中,将劳动者在死亡前是否过度工作的考察时间从1周扩大到了1个月。
二是过重性劳动的标准。发病前1个月内,加班超过100小时,或发病前2至6个月内,加班时间每月平均超过80小时。
三是劳动状态的标准。与工作的不规则性、长期受限性、出差强度、轮值班和深夜工作,工作环境中的湿度、噪音、时差以及是否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紧张等很多因素联系在一起。四是过重负荷而导致精神障碍的标准。主要保护由于过度劳累而诱发其他基础性疾病者,及精神障碍而自杀或留下后遗症的人,即过劳而自杀或过劳而不死者。
[b]“工会没发挥影响力,劳动者缺乏集体谈判能力”[/b]
“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延长工作时间最多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按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休息日为200%、法定休假日为300%”……我国现有的劳动法规定不可谓不细,对众多白领而言却只是“看上去很美”。若已成文的法规都得不到落实,探讨“过劳死”是否只会徒增伤感?
郑晓宇(28岁,某著名IT企业员工):
“过劳死”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自身对工作的要求太高,二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高。前者属于个人选择,但后者还是很普遍的,尤其是私企、外企,加班都是家常便饭。
企业里还有种奇怪的氛围,就是下班大家都不走,全在那里至少耗一个多小时。我个人对这种风气是不太能理解。单位有班车,我经常下班就去坐班车,结果前两天领导跟我很“委婉”地说,别一下班就着急走,影响不好。我就不明白,下班回家还影响不好?可是领导都说了,我也耗着呗!
“过劳死”毕竟是极端情况,比例很小,想要保证员工的健康,还是应该从加班入手。现在是不仅要加班,还没有加班费。像我们单位,上了市的大企业,平时和周末加班都没有加班费,只给倒休。许多IT企业也都是类似的规定。加班费这种明确写到法规里的条文,都没人执行监管,现在又说“过劳死”算工伤是保护员工利益,这是糊弄谁呢?
卫爱民(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
企业当前的主流观念是只强调工作结果,根本不考虑员工权益。前几天晚上快10点了,我看见几个年轻人在等车。他们告诉我说这个点回家很正常,因为手头的活在工作时间里根本忙不完,如果不利用一下晚上的时间,周末还要专门过来,公司也不把他们的行为算作加班。
这些年轻人看似自觉自愿主动加班,其实是在被剥削。劳动者的权益被漠视,甚至被侵害,主要还是因为劳动者目前缺乏集体谈判的能力,这与工会没有发挥影响力有相当大的关系。我希望工会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各级ZF、党委也应该支持工会加大力度保护劳动者权益。
董尚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
劳动法在实际当中很难被遵守和落实,我分析是因为现在企业的用工成本高利润薄,处在积累期,员工还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轻松地生活。再者也是由于时代的变化,产生很多需要创造力、弹性时间的工作。并不是说干了8小时,就产出多少零件,而是以整个工作任务来运行的,员工自己来决定时间安排和进度。
我觉得现如今特别需要一种自律精神。大家看那种劝说要保重自己身体的语言可能感觉很无力,但生命的第一负责人只能是自己。拿“拖延症”来说,很流行,包括我也是开始不想做事,最后只能熬夜。作为员工,我们要尽量合理安排时间,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是否吃得消。
[b]算计[/b]
[b]保障员工休息[/b]
[b]经济杠杆最有效[/b]
将“过劳死”纳入工伤,让“过劳死”的员工获得工伤保险,这对劳动者无疑是福音。可这一举措能够倒逼企业保障员工的休息权、保护劳动者利益吗?不能。
若“过劳死”纳入工伤,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员工可以得到“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这笔赔偿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提供。
换言之,“过劳死”算不算工伤,与企业没有什么关系,花的无非是其他劳动者缴纳的工伤保险金。如此一来,如何倒逼企业保障员工休息?
而落实加班费制度,则与企业的关系甚为密切。众所周知,企业之所以让员工加班,是因为有“剩余价值”可以榨取。假设一名员工的时薪为100元,每小时创造价值为150元,每工作一个小时,企业就能得到50元的剩余价值。
如果不支付加班费,企业每小时将得到150元剩余价值,强迫员工加班顺理成章。
可是有了加班费,情况就大有改观。按《劳动法》规定,平日加班费不低于工资的150%。还按之前的假设,此时员工的时薪变为150元,企业一分剩余价值也拿不到。到了周末、假日,企业还要为员工“倒贴钱”。如此一来,精明的企业主自然会保障员工休息。
由此可见,能不能保障员工休息,还要靠经济杠杆。而经济杠杆能否发挥效益,就要看法规落实程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