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对华特供"放软"了什么
“好样的,中国。”澳大利亚《世纪报》网站4月26日出现这样的网友留言,竟是因为“好莱坞向中国艺术审查叩头”。这个不算新鲜的话题能重新在西方舆论场升温,则是因“中美合拍片”《钢铁侠3》25日在北美首映。该片为中国市场量身推出“特供剪辑版本”,比其全球版本增加了在华取景镜头和中国演员的戏份。(4月27日《环球时报》 近年来,好莱坞大片煞费苦心地植入中国元素,要说早已不是个案孤例。而像中美合拍的《钢铁侠3》这样,专门为中国市场和观众度身打造“特供版本”,则使其“入乡随俗”的“放软”身段表现,显得越来越“低眉顺眼”。业内人士一言以概之:出于“追逐利润”的同一个梦想,好莱坞必会日益重视这个“即将拥有全球最大票房的国家”。“发展是硬道理”——就电影产业和电影消费来说,在商业化运作中浸淫已久的好莱坞片商,显然比我们更加懂得以下这番数据的潜在诱惑:中国电影市场票房2012年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其36%的年度涨幅则是美国市场涨幅的6倍。虽然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仍只是美国的1/4,但预计今年将是美国票房的1/3,在2020年前,中国电影人将会在“后视镜”里去看美国电影总票房。
有着更多中国镜头和中国演员戏份的“特供剪辑版本”,无疑让人看到了《钢铁侠3》在不遗余力地“讨好”中国观众。但不难揣测的是,“钢铁侠”对中国市场及中国规则的百般顺从,再好不好地说明了,其何曾把长期腹诽的所谓“艺术审查”,视作过绝难屈服的“坚守底线”?为了不容忽视的市场前景和赢利希望,西方舆论一贯吹嘘的虚伪“道德坚持”,不过也是一种可揉可搓的“橡皮泥”罢了。
我倒觉得,《钢铁侠3》以“特供版本”来取悦中国观众,的确展现了一种“好莱坞”式的灵活与务实谋略:只要有利于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电影票房形势里,尽可能多地分得“一杯羹”,别说“放软”身段,就算“独展”姿态,又有什么不值一试的呢。这种思维的聪明之处便在于,它给了你呈现更多中国镜头和中国演员的“面子”,你则回报以更加丰厚票房利益的“里子”,各得其所的同时,岂不谁都可把自己当作是最大的“赢家”了。
“钢铁侠”对华特供“放软”了什么?说到底,它是在真金白银的市场预期面前,“放软”了习惯性的大佬作派,也即对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巨大潜力艳羡不已、不敢轻视。而看似破天荒的“特供版本”策略,则并非其“放软”身段的最终模式,却完成有可能是投石问路的“试水”之举。只要世界电影市场的“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与日俱增,将来的这种“特供制作”,随时都有成为“全球版本”的可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