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知识深似海 公众认知须提高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后去日本还安全吗?从日本回来后我的衣服是不是需要丢掉?产自日本的电器会否沾染放射性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 这一连串与辐射相关的问题在去年3月日本发生福岛事件期间,以每星期60至70通电话和电邮的方式“轰炸”着潘丹池博士(60岁)。其实在发生福岛事件之前,潘丹池与他的组员,每星期也会收到20至30通询问电话与电邮。
公众的问题无奇不有,像是多打手机会不会损害脑部?用微波炉热熟的食物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一些问题对已在国家环境局属下的辐射防护与核科学中心工作29年的潘丹池来说,难免有些啼笑皆非。
但面对不少普罗大众的疑问,潘丹池每次还是会耐着性子细心解释,必要时还会“化身”心理辅导员,开导这些“过不了心理那一关”的公众,告诉他们其实这些仪器所释放的微波是很少的,大家根本无须担心。
潘丹池1983年从美国修完物理博士学位回到新加坡,经过一番履历“撒网”后,加入了当时隶属卫生部的辐射稽查组,成为一名辐射科学家。
他前后分别在电离辐射(Ionising radiation )控制组与非电离辐射控制组工作过,目前担任电离辐射组的负责人。
电离辐射是指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一般由放射性物质、X光等释放,非电离辐射则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如紫外线、激光、微波等。前者会在人身体内累积,后者则不会。
[table=300,#dddddd][tr][td]
[/td][/tr][tr][td]
[/td][/tr][/table] 在辐射防护与核科学中心任职者不多,五名放射科学家中最资深的潘丹池向记者解释,他目前主要负责为合格的仪器、设施核发许可证。
在这之前,潘丹池说:“我也得拿着一些探测仪器到一些工厂、医院稽查,看他们使用的仪器所发出的辐射是否在安全范围内,会不会对仪器使用者、操作者、周围的人,甚至是未来的顾客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对那些风险较低的辐射例如紫外线、微波等,潘博士与团队一般上每两年就须突击检查,而那些会造成较高风险的辐射,如放射性物质则需每年检查几次。
所幸的是,由于新加坡的辐射仪器使用标准与条规非常严格,因此至今未发生任何较严重的辐射事件。如此一来,潘丹池的这份工作似乎也相对“四平八稳”。
少了危机固然令人庆幸,但是何等“魔力”让潘丹池能在这个行业一待就是29个春秋?
这名白发苍苍,说起话来却中气十足,脸部表情异常生动,对记者的任何问题都耐心解释,将原本深奥枯燥的“辐射课题”解释得既形象化,又容易理解的专家毫不迟疑地说:“这个行业就像海洋,有学不完的东西等待着我。”
他解释说,科技日新月异,X光、激光、微波等的功能也越来越广,像是这几年开始用激光进行视力矫正手术等,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吸引着他去了解。
“当然,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我的家人了解我的工作,也对我的工作放心,所以虽然每天与辐射为伍,好像很不安全,但往往正因为我是做这行的,会比别人更小心、更了解辐射,反而最安全。”
[b]人们对辐射的误解须改正[/b]
潘丹池也透露,另一个让他待在这行多年的原因,也是因为他觉得有必要改变一般人对辐射的“恐慌”与“误解”。
他以在医院普通病房能不能使用手机为例说:“有一次有一名男子去普通病房看母亲,他在接起一通电话时,刚好母亲的点滴停止了,一名护士看到这一幕,便立即骂这名男子,就是因为打手机,才会使点滴停止。”
潘丹池解释,其实在普通病房使用手机并没什么不妥,因为手机释放出的微波并不会对病人或是点滴造成什么干扰,但一些人并不知道,因此有必要纠正这些人对辐射的误解。
“就像在福岛事件后,很多人都不敢去日本,不敢用日本生产的东西。那时候我还需去给一些航空公司的空姐空少演讲,‘安抚’他们其实无须过于担心,在日本时只要密切留意当地的新闻报道、遵守当局的警告就行了。至于产自那里的电器都在工厂内生产,和可能漂浮在空中的放射性物质不会有多少直接接触的可能,沾染上的概率也不高,所以使用应该是安全的。我不是因为为了演讲才这么说,对家人、朋友,我也会这样解释。”
因为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缘故,潘丹池觉得,公众对辐射的“兴趣”在过去一年提高了一些,但感兴趣是一回事,了不了解又是另一回事,有时往往正是那些很感兴趣,却不太了解的人最令人担心。
潘丹池因此认为,提高公众对辐射的正确认知是有必要的。
他打趣地说:“有些教师可能觉得辐射这个课题离日常生活有些远,所以留到最后几节课才来教,学生也觉得最后几节课不重要,就没花太多心思在这上面,这方面看来可能须要改一改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