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2006年车市猜想 降价改款环保产能成主题
岁末盘点,新年预测,<br><br>
盘盘点点,猜猜测测,<br>
<br>
车市喜乐,众说纷纭,<br>
<br>
喜喜乐乐,纷纷纭纭,<br>
<br>
你说我说,专家看着,<br>
<br>
看车聊车,狗年快乐。<br>
<br>
节能环保是主题<br>
<br>
自在小车满街跑<br>
<br>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新格局?有人说,随着国产奔驰的上市,2006年将是高档车拼杀的一年;也有人说,经过2005年的过渡,2006年将是进口车大展拳脚的一年……不管2006年属于谁,有一个主题是不变的,那就是“节能”。于是,一种高举节能环保旗帜的小型车开始逐渐露头,大有攻占2006年汽车市场的阵势。<br>
<br>
各大汽车企业明年的生产计划可让人一览无余:福特汽车将在长安福特重庆工厂投产06款新嘉年华;上海通用雪佛兰Lova和目前推出的乐骋、景程、赛欧SEDAN、赛欧SRV及别克凯越3款变型车,形成庞大的小型车阵营;上汽通用五菱将继续在微车市场上深耕;广州本田将全面改进新飞度三厢,以图扭转三厢飞度的下滑局面。<br>
<br>
“限小”开始解限,虽然在某一个地方、某一段路上步履有些艰难,但依然在前行,依然有那么多身影在追逐着它,对小型车来说,这就是“活着”的力量!<br>
<br>
产能突破600万<br>
<br>
车价下滑6个点<br>
<br>
对于年年要提到的汽车产能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给出的数字是:2006年全国汽车销量估计在640万-650万辆的水平。对于这一预测,媒体给出的评价是:2006年将是不折不扣的产能“爆炸年”。汽车企业给出的答案是:年产33万辆的一汽-大众轿车二厂等近两年投建的新工厂将逐步达产。届时,仅丰田、本田和日产日系三巨头在华年产量就将突破百万辆。<br>
<br>
据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预测,虽然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仍将增长15%-20%,但行业产能也将增长20%,据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恶化,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业设备利用率将由2005年的76%降至73%,汽车售价会下跌6%,产品利润率下降4%。<br>
<br>
2006年,产能过剩、竞争加剧无疑将导致汽车企业利润继续减少,而车价继续下滑仍是大势。尤其是中高级轿车市场,“价格水分”将进一步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挤出,并对车价体系造成压力。面对这种局面,企业不能拿“价格到底说”当救命稻草忽悠消费者,加大国产化力度,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销售成本才是正道。<br>
<br>
新老更替月月有<br>
<br>
降价很难玩姿态<br>
<br>
最近降价的消息此起彼伏,多款中级车价位被拉到了20万元以下,蒙迪欧降价2.4万元,君威降价3万元,连一直稳如泰山的广本雅阁也报出了低于指导价1.5万元的最新低价。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春节期间车市将季节性的回落,经销商希望再搏一番,以弥补春节期间下滑的销量,同时也要在2006年初摆出一个姿态。对于经销商来说,选择在年初有所动作,意义显然超过动作本身的价值,毕竟降价还是最好的炒作手段。<br>
<br>
但随着新车型的不断问世,降价很难再玩姿态,类似“有价无车”的伎俩恐怕也是玩不转了。新车对老车的冲击,同档次不同品牌的竞争,玩姿态的结果就是丢了口碑,没了销量,最终剩下的只有两字:库存!<br>
<br>
变脸速度超级快<br>
<br>
箱底行头有些潮<br>
<br>
2006年伊始,有关新车的消息接踵而来,而此时众多国内外汽车企业开始声称,自己都将在今年拿出“压箱底”的好东西来。<br>
<br>
这对大众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只可惜,某些“新车型”往往只顾了一个外在的“型”字,而忽略了内在的“质”字,亮出的“箱底”多少有些让人失望:要么换俩前车灯和后保险杠,要么美其名曰“升级版”,更简单的干脆在原车型面前加个“新”字就跑出来冒充新车型了。借用周星驰的话说,“随便画画眉毛描描唇就出来了,一点专业精神都没有”。<br>
<br>
按照大众的理解,所谓新车型,绝不仅仅是换套“衣服”变个“脸”那么简单,甚至就算换个不同大排量的发动机也不能算新车型。全世界有这么几款经典车型就足够了,剩余的精力多在车的性能、安全和油耗上多考虑考虑。然而事实证明,大众的这个想法不仅是“迂腐”的,也是“落伍”的,厂家们本该用在技术竞争上的精力多花费在了车型的设计上,难道外型花哨了,消费者开着心里就真正舒服了吗?<br>
<br>
汽车卖到家门口<br>
<br>
买车如同打酱油<br>
<br>
2006年新车扎堆上市,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奔腾不息之势。到车市转转,热闹程度不亚于人才招聘会,只不过车市挤的是车,人才市场挤的是人,不过供求双方的心理都是一样的,一个摩拳擦掌急着嫁出去,一个挑花了眼揉揉再挑。<br>
<br>
好车多,人才多,可车市里、招聘会上现场能成交的可不多。于是,人才开始自荐,汽车也将走进社区。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买一辆汽车还不能像买锅碗瓢盆或者买一张唱片那样简单,但对于送到身边的服务,人们还是不会“不解风情”的。因此,对于不少专卖店来说,依靠周边的社区,以提供便捷的服务作为盈利突破口还是有可行性的。<br>
<br>
汽车卖进社区已经不是遥远的天方夜谭,而摆在众多4S专卖店面前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改革自身的服务,将经营融入到社区,赢得周围社区的普遍信任,这也将使汽车销售从“坐商”转变到“行商”,由“请君入瓮”变成“沿街叫卖”。由于4S专卖店设计场馆的面积和客流量不成比例,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希望能够直接插手产品的销售环节。对于大部分尚未构建“网络店铺”的专卖店而言,从大众消费品同行身上吸取经验,寻求适宜的销售方式应该是明智之举。因此,随着社区文化的兴起,终端卖场走进社区,对汽车销售来说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br>
re:么出!!!
么出!!!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