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城社区网〗's Archiver

老叟 发表于 2012-7-1 10:50

老上海人是怎么熬过酷暑的

约莫30年前,80年代起,大批上海人逐步告别了棚户区(“草棚棚”,包括“滚地龙”)、简易平房、破旧不堪的“危房”,陆续改善改善居住条件。当然,这项有关民生大计的市政改造还在继续着,比如著名的“新天地”之南,只需步行10分钟就可到的复兴中路的石库门弄堂里的人们,直到今天还是得天天把“马桶”拎到公共化粪池去倒掉。类似这样的上海老城区的改善,相信不会太久了。

     又是一个炎夏,今年第一天35度的高温,不禁让人回忆起过去上海的酷暑生活,笔者记忆里的几个“细节”回忆出来,提供给“老上海”们“共鸣”,说给“新上海人”们听听,让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们略知一二:

     1.“木拖板”:

     现在的夏天,人们一般都是塑料拖鞋,夹着脚趾的“人字拖”一度式微,近年又“卷土重来”,颇为年轻人所青睐,此外就是五花八门的了,足可撰写一篇专文描述。过去夏天穿的是“木拖板”,简单到木板加胶皮带:按照脚的大小锯两块木板,不分左右,然后在脚趾以上的横向部位用鞋钉钉上轮胎胶皮,但必须垫一块窄窄的同样的胶皮条,不然由于“吃力道”而很容易脱落。这样,“木拖板”就“大功告成”了,类似日本人穿的“木屐”。人们的“木拖板”在“弹茄路”、水泥路以及老屋的木楼梯上行走,那拍打出来“啪达啪达”的碰击声,是夏天上海弄堂文化“交响乐”中的强音,其地方特色十分鲜明,声音此落彼起,煞是有趣。

     2.竹椅、竹躺椅、竹床梆、竹床:

     竹子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至今,衣食住行似乎都离不开竹子。竹子和木头给人皮肤的感觉不同,人们在夏天更喜欢竹制品,竹制的椅子、席子、床榻给皮肤一丝凉意,倘若用水先擦上一遍,顿觉舒适凉爽。那时还没有竹席,如能设法购到篾席的话,几年十几年使用下来,多年的汗水把篾席浸淫得泛出特有的红色,那就是席中上品了。晚饭过后,街道的人行道上,弄堂里,散落着拥挤着男女老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搬出这些“乘风凉”的小“家具”,历时长达三五小时,遍布上海大街小巷,上海之夏的“夜生活”,直到接近午夜,气温慢慢下降、凉风习习,才陆续“收摊”回屋休息。

     3.“蒲扇”,或称之为“芭蕉扇”、“葵扇”:

     “蒲扇”是属于人民大众的夏令用品,高温下的上海,数它最具扇风效果。折扇是上档次的人使用的,温文尔雅,但扇出来的风不“煞根”,不过瘾。至于鹅毛扇,则是做月子的产妇用的,或者作为大家闺秀的点缀、陪衬。“蒲扇”那“刮子、刮子”劲扇出来的强风,才能达到去汗消暑的效果,这种普及型的扇子,还兼具驱赶蚊蝇的作用。爱惜物品的上海女人,会沿着新买的蒲扇的边缘,缝上一圈布边,这样就更加经久耐用了;心灵手巧的女人,纳成好看的花布沿,还会给人以一种美感。夏天有客来访,递上一把蒲扇,在没有电风扇和空调的年代里,也算客气到位了。

     4.大麦茶、决明子茶、金银花茶、凉开水以及其他:

     上述均为家制的夏日饮料,但各家不尽相同。历史进入到七十年代,凡是家里有人在工厂企业工作的,下班会用保温瓶或者保温桶,装上一些单位里的“防暑降温饮料”回家,诸如盐汽水、无味的冰水、酸梅汤等等,对于家里的老人孩子来说,这样的饮料已属酷暑的享受。笔者退休前供职的公司,劳保医疗与瑞金医院挂钩,厂办的G先生负责挂钩联系,每年夏天天天负责给医院送去这些“防暑降温”饮料,日复一日的搬运数十斤重的水桶,为此G落下了胳膊老伤,至今还经常复发。那时没有冰箱,夏天买了西瓜,则去附近有水井的邻居家打上一铅桶井水,将西瓜置入以供晚间全家享用。讲究点的,可以到徐家汇路的冰站,排队买碎冰给饮料和西瓜降温,以达到沁入脾胃的降温效果。

     5.蚊子、蚊帐和臭虫:

     如今驱赶蚊子的用品不用赘述,那时用的“蚊条”已经成为历史。“蚊条”约莫有小手指粗,黄色薄纸外包,放在地上点燃后以驱赶蚊虫,那时卫生条件比较差,故而蚊子也多,打不胜打,“蚊条”还是比较有效果的,但次日早上的地上会留下一圈一圈斑马状的黑印。若是木地板,那就必须用脸盆置放了。至于蚊帐,那倒是避蚊的上策,惹不起还躲得起,旧时多用纱布的或麻质的蚊帐,时间久了出现破洞,则用口罩的纱布补洞。在蚊帐里听着蚊帐外群蚊的“嗡嗡”声渐渐入睡,也是难忘的幼时记忆……最讨厌的还是臭虫,现在大概已属“濒危物种”,吸血功能强大,而且给人的皮肤上留下一个个疙瘩,痒得难受多时。一旦抓到臭虫,恼怒不已之下,用大拇指按死满肚子人血的臭虫,会发出清脆的“啪”的一声,此时复仇的快感油然而生……  80年代中期,笔者的女儿夏天睡的折叠沙发,突然发现大量臭虫,为彻底“消灭”这些“害人虫”,用六六六粉遍洒沙发的底板以及缝隙,始料未及的是在灭杀臭虫的同时,女儿背部皮肤大面积中毒而溃烂,此事至今记忆犹新。

     6.“赤膊”:

     那时男孩与男人“赤膊”,即光着上身是为人们所接受的,当然这样的“行为”只限于在家休息,以及“乘风凉”的美好时光。似乎是约定俗成,天气的炎热,人们无所谓这样的“个人行为”。当然搭车、上班、有客、上学、购物等等,还是和现在的行为规范差不多的。至于现在对某些上海人穿着睡衣裤外出有这样那样的看法、说法,笔者则认为如今不是当初,完全有条件也应该换装上街,“内外有别”。何况上海已经那么的国际化,即使不谈国际礼仪,换个装出门还是必须的,换装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即便是休闲服装也无妨。

     7.木浴盆,木脚盆和“给水站”:

     木制的浴盆,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由弧形木板外套以铜箍或铁箍箍成,将冷热水调到合适温度,在盆内洗澡,此时一家几口挨个儿的洗,往往一盆热水先后洗两三个小孩,洗完的水用较小的木脚盆分批倒掉。倘若只有一个房间,那么其他人只能在外等候或者活动,家家如此。

     “给水站”:供水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个“给水站”的自来水,“高峰”时间的给水站得依次装水、用水。“给水站”是“邻舍隔壁”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集散地,也是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的“发源地”和“事故多发地点”。石库门房子的几户人家一般在后门处的“灶披间”,安装了各自使用的水龙头,一溜排开的龙头往往是上锁的。

     8. 馊饭馊菜:

     回想起没有冰箱的岁月,必须说说上海人当年夏天的吃。夏天对于吃,向来注重清淡,一锅绿豆粥早早煮好,到晚餐时不至于吃得满头大汗,菜肴多是酱菜咸菜榨菜之类,好点的则是咸蛋皮蛋。鱼肉荤腥就吃得少了,再说若是一家人当天晚上吃不完,第二天就是馊饭馊菜,也是非常可惜的。有的菜比较奇怪,比如梅干菜烧肉,过夜之后竟然不会馊掉,不知什么缘故。至于汤类是必馊无疑。     9.“路灯下的宝贝”:
     弄堂口、 马路边,特别是十字街头,空间比较宽阔而形成“风口”,故而吸引了更多的纳凉者,这里还有比较明亮的路灯照明,方便了喜欢下棋、打扑克的老少爷们。热衷于”开大道“的,则是三五成堆的漫无边际的闲聊。借着路灯的灯光,爱好阅读的青年、少年,捧了一本心仪的书,可以一边乘凉,一边看上几个小时,笔者年少时就是其中之一。记忆里的1977年之夏,笔者因公逗留上海多日,女儿当时正是三岁,就是利用乘凉的机会,用”看图识字“的卡片,一气教会女儿认识了启蒙的100多个汉字……

     …………

    肯定还有很多很多,老上海人度过酷暑难熬的种种,种种。我们的时代在变迁,经济在发展,文化在进步,生活在提高;老上海的老生常谈,笔者喋喋不休的唠唠叨叨,权作诸位茶余饭后的谈资“零食”,凭心而论,如今,日子确实好过多了。

一嘉人 发表于 2012-7-2 09:54

补上一招,井水洗澡,不过现在的井水已经是臭水了,一去不复返了!!

高跟鞋 发表于 2012-7-2 10:21

过去的年代里不管哪里人熬过酷暑的方法都不约而同。。。

冒着热气的水泥地上浇水浇透顿时凉快不少,把西瓜汽水之类的套个网线袋吊到井里,买根冰棍放一会儿在汽水里就是一杯现成的冰镇汽水了。。。
天热起来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最凉快的风莫过于穿堂风了。。。

晚上屋里睡觉热就搭个帐子睡露营到房顶上去舒服啊。。。

zhuyuhua 发表于 2012-7-2 12:46

说实话 我真想搬个竹椅 晚上睡在嘉尚坊喷泉这里 。。。。。。可惜安保把我赶了出来{:3_118:}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