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城社区网〗's Archiver

老叟 发表于 2012-5-14 09:01

上海普通工薪家庭30年换了6台电视机

“向阳院”、“木盒子”、“华侨券”、“凯歌牌”……这些古老的名词或许早已不被年轻人所熟识。但和所有老一辈的上海人一样,现年53岁、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唐宗铭对沪上四十年来家电变迁历史的记忆,可以用电视机穿成一条清晰的脉络。国家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政策不断补贴,上海市民的家庭正变得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精彩。  [b]【70年代】[/b]
[b]  “向阳院”里排排坐看黑白电视[/b]
  向阳院类似于居委会的公共电视,每逢有节目开播,里弄里的十来户街坊邻居都忙不迭地搬起小板凳,带着蒲扇、茶缸以及纳凉的西瓜,在院子里围坐成一圈,或紧盯着黑白电视机屏息凝神,或交头接耳评头论足,气氛好不热闹。唐宗铭还记得,当时大伙最爱看的是前南斯拉夫的电影《桥》,时隔30多年,不少老上海人还能如数家珍地哼出那首动人的插曲:“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唐宗铭17岁时,家对面邻居的一项“惊天壮举”简直成了他心目中最伟大的偶像。一位在电车公司上班的技术师傅用几段用于无线电测试的“示波管”和其他材料,居然自己拼装出了一台电视,让所有街坊为之震惊轰动。由于屏幕很小,师傅还专门在前面装了一块放大镜,好看得更清楚。从此以后,那家的门槛几乎快被踏破了。那时所有上海人都认为,能被邀请去看电视就特别有面子,档次相当高。
  从学校毕业以后,唐宗铭光荣踏上了工作岗位,进入轻工业局下的一家塑料厂工作。当时单位里有一台16寸的黑白电视机,被锁在木箱子里受到“国宝级”的保护,职工平时都没机会看。有一次恰逢重大项目完成,单位为了犒赏职工,放了当时风靡全国的黑白影片《侦察兵》。“播放时的盛况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场面就好像过节。”
[b]【80年代】[/b]
[b]  买进口彩电需凭“华侨券”连夜排队[/b]
  1982年,唐宗铭家终于迎来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12寸,进口品牌,花了1200元。
  三年后,唐宗铭与太太喜结良缘,家里为了让婚礼办得风风光光,在新亚大饭店办了10桌酒宴,可谓派头十足。但最让来往宾客羡慕的,则是新房中那台14寸的进口日立电视,当时这可是相当的“扎台型”。”唐宗铭回忆称,当时进口电视都需要托海外关系才能买到,恰好春节时有香港远房亲戚回沪探亲,送给他几张“华侨券”。唐宗铭特意从南市区赶到上海华侨商店,排了两天两夜的队才抱回彩电。
  1992年时,由于单位分房子,唐宗铭家搬到了苏州河的西藏路桥附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恰逢儿子小唐开始上小学,出于乔迁新居之喜、以及对这个忠实小电视迷的疼爱,唐宗铭和太太商量后,一咬牙花2870元买回一台18寸凯歌大彩电,差不多当时普通职工半年的工资。同时添置的,还有一台杭州“西泠牌”冰箱和“上海牌”单缸洗衣机,同样排了一夜的队。唐宗铭乐呵呵地回忆,虽然冰箱容量只有小小的160升,但全家人都乐疯了。“母亲逢人便骄傲地说家里有冰箱了,亲戚则一个劲地把东西往里面塞,连西药都塞进去了,直到满得放不下为止。”
  随着儿子小唐一天天长大,唐宗铭最心酸的是当时家里没有空调。“天气实在热得受不了时,我就带儿子去附近的南京路商场一间间逛过来,吹店里的冷气解暑,直到半夜不热了才回家。”而时至今日,唐宗铭家里每一间房已都装上了独立空调,不复往年外出“孵空调”之苦。
 [b]【今日】[/b]
[b]  电视“升级史”圆儿子新闻梦[/b]
  1998年,随着上海市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又一轮的彩电更新换代潮降临。唐宗铭也趁着降价淘回一台25寸的三星彩电,这次只花了2450元,相比当时的收入水平已不再 “肉痛”。 “当时电视刚从凸面转向直角平面,买的人非常多。市场上也流行一句话,叫一寸一百块。但29寸电视新推出,基本都卖到八千到一万元,敢买的人还是不多。 ”
  一转眼到了2002年,儿子小唐要高考了,家里给他安排了独立的房间,专心复习迎考。为了在紧张之余有适度娱乐,唐宗铭帮儿子在电脑里安装了一块“电视卡”,这样打开电脑也能直接收看电视,十分方便。最终,小唐以高分考入华师大新闻系。提到儿子,唐宗铭就感到特别骄傲。他笑言,小唐的专业和他童年爱看电视的习惯有很大的渊源。
  如今小唐已经顺利成为一名媒体记者。唐宗铭在感叹祖国日益繁荣之际,对家电的热情依旧焕发。“虽然家里已经不缺什么,但我还是喜欢经常逛逛家电商场。因为接下来,就该为那小子结婚而考虑了,哈哈!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