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 发表于 2012-4-10 04:59
离开西提岛,还是去卢浮宫的方向,今晚维佳带我们去吃法国大餐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43.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48.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08.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49.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0 05:00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54.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55.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59.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0 05:01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64.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68.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0 05:02
卢浮宫附近的一个地铁口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73.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0 05:04
卢浮宫夜景,不过没有带三脚架,所以拍出来都是糊的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78.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80.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82.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0 05:05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83.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84.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6985.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04:13
现在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地中海沿岸,可惜今天天气不好,所以玩得也不很尽兴。
先发一些前几天在巴黎拍的照片吧
巴黎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个大平原上的,但是有一个制高点叫蒙马特高地,比周围的地势要高一点出来,大约也就是100多米的样子吧。
在蒙马特高地的最高处,有一座教堂叫圣心堂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7999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04:20
以下转自WIKI
[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2%99%E9%A6%AC%E7%89%B9[/url]
蒙馬特(法语:Montmartre)是位於法國巴黎市十八區的一座130公尺高的山丘,在塞納河的右岸。蒙馬特高地著名的旅遊景點有白色圓頂的聖心堂、聖彼埃爾教堂(L'église Saint-Pierre)、小丘廣場(Place du Tertre)、皮加勒廣場(Place Pigalle)、紅磨坊(Moulin Rouge)、狡兔酒吧(Le lapin agile)、浣衣舫(Le bateau Lavoir)和愛牆 等。
許多藝術家都曾經在蒙馬特進行創作活動,包括西班牙畫家薩爾瓦多·達利、義大利畫家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克勞德·莫內、巴勃羅·畢卡索與文森·梵谷等人。蒙馬特也出現許多電影場景中。
人們從巴黎地鐵2號線安特衛普站與畢嘉樂站及巴黎地鐵12號線阿貝斯站、拉馬克-戈蘭古站與于勒·若夫蘭站搭乘地鐵抵達蒙馬特。
地名學中的蒙斯馬蒂斯(意為戰神的山丘)在墨洛溫王朝時代仍然存在,這個名稱在基督化後變成蒙馬特[1],象徵烈士之山,為了紀念聖丹尼斯於250年左右在這座山上被處死[2]。聖丹尼斯是巴黎主教也是法國的主保聖人。
這座山的宗教象徵意義被認為更加古老,因為它可能曾經是德魯伊的神聖場所,因為蒙馬特是這個地區的最高點。不過沒有目前發現任何考古證據來支持這種說法[3]。
在18世紀和19世紀期間,蒙馬特產出許多石膏。一枚牙齒化石被喬治·居維葉鑑定屬於一種已經滅絕馬,他稱之為「古動物」(Palaeotherium) 。整隻動物的骨骼後來在1825年被發現[4]。
[编辑]19世紀
畢沙羅於1897年創作的畫作《蒙馬特大道》,描繪他從旅館向外俯瞰的蒙馬特大道景色
拿破崙三世與他的城市規劃師奧斯曼男爵計劃將巴黎變成歐洲最美麗的城市,而第一步是給予奧斯曼的朋友和財務支持者大量城市中央的土地。這也讓原本的居民移動到城市的邊緣:克利希地區、拉維萊特地區及可以俯瞰城市的蒙馬特。
俄羅斯人在巴黎遭到佔領時入侵蒙馬特,並利用蒙馬特的海拔高度來砲擊巴黎市區[5]。
蒙馬特由於位在城市的範圍之外,所以不必支付稅金給巴黎市,於是蒙馬特很快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飲酒區域。這個地區發展在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已經成為一個不受約束,且頹廢的娛樂中心。紅磨坊的歌舞表演受到廣泛的歡迎,而藝術家、歌唱家與演員也經常出現會黑貓夜總會,包括伊維·吉爾伯特(Yvette Guilbert)[6]、Marcelle Lender、阿里斯蒂德·布里昂(Aristide Bruant)、露易絲·韋柏(Louise Weber)、Fréhel、蜜絲婷瑰(Mistinguett)、珍·阿芙麗兒(Jane Avril)[7]。
位於蒙馬特山頂的聖心堂在19世紀開始動工,被定義為「對巴黎公社社員所犯下罪行的補償」[8],並且紀念1871年普法戰爭的法國犧牲者。它的白色圓頂是巴黎一個非常明顯的地標,而下方則是充滿藝術家的小丘廣場。
未來的法國政治家喬治·克列孟梭(1841年至1929年)當時則是蒙馬特的市長,並從此開始他的政治生涯。
[编辑]藝術家聚集
索菲爾·史坦林設計的1896年黑貓夜總會海報,目前收藏於紐澤西州立大學
19世紀中葉的藝術家,例如約翰·尤因根德(Johan Jongkind)與卡米耶·畢沙羅都曾居住在蒙馬特。到了19世紀末,蒙馬特及左岸的蒙帕納斯(Montparnasse)已成為巴黎主要的藝術中心。餐廳煎餅磨坊(le Moulin de la Galette)則在舊風車附近的山頂上開業。
巴勃羅·畢卡索[9]、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與其他貧困藝術家在1904年至1909年間曾生活在一骯髒的建築物洗濯船裡。
那比派等藝術家團體在此形成[10],而文森·梵谷、維雍(Jacques Villon)、黑蒙·杜象–維庸(Raymond Duchamp-Villon)、亨利·馬蒂斯、安德列·德蘭、蘇珊·瓦拉登(Suzanne Valadon)、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愛德加·竇加、尤特里羅(Maurice Utrillo)、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索菲爾·史坦林(Theophile Steinlen)與阿爾弗雷德·雅瑞(Alfred Jarry)等藝文人士及美籍非裔的朗斯頓·休斯都在蒙馬特工作,並從這裡獲得部分的創作靈感。
包括艾瑞克·薩提(黑貓夜總會的鋼琴師[11])在內的作曲家也住在這個地區。
最後一個波希米亞主義的蒙馬特藝術家是金·保羅(Gen Paul,1895年至1975年),也出生在蒙馬特[12]。他的表現主義版畫因為受到勞爾·杜飛很大的影響,有時也會描繪風景如畫的蒙馬特。
[编辑]現代
蒙馬特觀光巴士會在紅磨坊附近繞圈子
法國著名的流行歌手查爾·阿茲納弗(Charles Aznavour)在1965年創作《波希米亞人》這首歌來回憶他在蒙馬特的年輕歲月。
尤特里羅曾經住過的房子目前被改裝成蒙馬特博物館。許多著名藝術家都葬在蒙馬特公墓(Cimetière de Montmartre)[13]與埃聖文森公墓(Cimetière Saint-Vincent)[14]。蒙馬特是目前官方指定的歷史街區,僅允許有限度的開發來保持歷史特色。
蒙馬特纜車這條纜索鐵路路線是由巴黎大眾運輸公司來管理,而旅客可以搭車從山丘南邊上山。蒙馬特西南側是紅燈區皮嘉爾,這個地區目前則是以各種各樣的搖滾樂樂器店而聞名,也有一些演奏搖滾樂的音樂廳。
聖文森街仍有一座葡萄園,這延續了法國法蘭西島生產葡萄酒的傳統,它每年的產量大約500公升[15]。
[编辑]電影
法國電影《玫瑰人生》描述著名法國歌手艾迪特·皮雅芙的一生[16],劇中許多場景都設置在蒙馬特。《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也出現許多蒙馬特的場景。2001年的美國電影《紅磨坊》(伊旺·麥奎格和尼可·基德曼所主演[17])及1954年的《紅磨坊》(描述畫家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的一生與愛情故事[18])也以蒙馬特作為故事背景。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16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19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49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04:22
看过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这本片子的人可能还会记得,艾米丽在交换相册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做了很多的几号,让她后来的男友沿着记号爬上山坡的,爬上去以后还有望远镜可以向远处瞭望,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就是放望远镜的地方。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02_nEO_IMG.jpg[/IMG]
蒙马特高地是除了埃菲尔铁塔之外,另一个俯瞰整个巴黎的地方,当然视野没有埃菲尔铁塔好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04:23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28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63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29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04:24
法国到处是鸽子,本来以为只有巴黎鸽子多,到尼斯发现尼斯也到处是鸽子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32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71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04:35
圣心堂
转自
[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5%BF%83%E5%A0%82[/url]
聖心堂(法語:Basilique du Sacré-Cœur),标准译名为聖心聖殿,是法國巴黎的天主教宗座圣殿,供奉著耶穌的聖心,位於巴黎北部的高地蒙馬特上,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於1914年建造完成。
]建造緣由
最早出現建造一座供奉聖心教堂的想法是在法國大革命不久後,從偏激的天主教徒與保皇主義者[1] 之間出現的,在普法戰爭之後與接踵而來的激進的巴黎公社(1870年-1871年)間廣泛的傳播開來,大約有58,000名巴黎公社社员在戰爭中失去他們的生命。國民議會在1873年7月24日對巴黎樞機主教的請求作出了反應,他們投票決定建造聖心堂,而且定義它為「對巴黎公社社員所犯下的罪行的補償」[2]。
蒙馬特是巴黎公社第一次暴動的地點,也有許多公社的中堅份子永遠被埋葬在原先是石膏坑道的地下迴廊裡,這裡是他們最後撤退的地點,但是因為凡爾賽軍在入口引爆炸藥而全數喪生。巴黎公社處死了巴黎的樞機主教喬治·達爾博伊,而他也成了復興教堂的烈士。
喬治·達爾博伊的後繼者吉伯(Joseph-Hippolyte Guibert)曾經在1872年10月爬上蒙馬特高地上,而且隨著雲層散開,他紀錄下一個遠景:“就在這裡!烈士們就在這裡[3]!這裡由聖心所支配著,所以才會如此的吸引人[4]。”隨著法國總理阿道夫·梯也爾於1873年5月24日辭職,Poitiers教區的天主教徒弗朗索瓦·皮(François Pie)藉著第三共和的ZF道德規範來傳達對法國宗教復興的渴望──“建造聖心堂的時刻到來了”[5],“在宗教與國家復興計畫上,主要的特質是君主體制的重整與守護羅馬的虔誠文化架構[6],而最後的核心就是聖心堂”。
就在5月24日[7]梯也爾辭職之後,國民議會在7月24日裁決建造聖心堂,這次投票被當作是“建造公共設施的問題”。這個計畫被教會當作是一個國家的誓約(Voeu national),法國各地則在財務上給予支持。經過樞機主教吉伯的同意後所紀錄下來的銘文上將聖心堂視為亞歷山大·勒讓提(Alexandre Legentil)與Hubert Rohault de Fleury誓言的實現。
[编辑]建築
聖心堂的中殿、圓頂與聖壇
1873年的巴黎城市會議表決公共設施法,來取得蒙馬特的土地,作為建築聖心堂的預定地。建築師保羅·阿巴迪(Paul Abadie)從78位建築師[8]脫穎而出,成為聖心堂的主要設計者。因為取得財產所有權而延遲了建築計畫,地基最後直到1875年6月16日才完成。
1880年,市政會議出現了有關聖心堂的激烈討論,因為聖心堂被稱是「一個引發內戰的挑釁行為」,而且對於是否廢止1873年取得財產所有權的公共設施法也有爭議。這個問題在1882年夏季時在眾議會被提出,樞機主教吉伯與喬治·克列孟梭(後來在1917年至1920年間擔任法國總理)傳達了一個觀點──聖心堂企圖讓革命蒙上汙名。最後雖然法律被廢止,但是聖心堂被技術性的保留了,而且不會在下一次會議中再被提出來。
另一個想要終止建築聖心堂的企圖在1897年被擊退了,因為在這個時候,聖心堂的內部大體上已經完成,而且自從1891年[9]就部分投入使用了。
建築師阿巴迪在地基完成不久後的1884年就去世了,他的工作由其他建築師繼續。聖心堂直到1914年才完工,但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所以直到1919年戰爭結束後才正式開始使用。
聖心堂的細部結構
聖心堂整體的風格有很濃厚的羅馬-拜占庭的色彩,可能是對於擁有新巴洛克風格的巴黎歌劇院的一種反應[10] 。許多聖心堂設計是包含著國家主義的元素的,擁有3個拱的門廊,在兩側裝飾著聖女貞德與路易九世的騎馬雕像;19噸的Savoyarde鐘是1885年時在Annecy(在1860年被薩伏依所併吞)所鑄造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鐘之一。
建造聖心堂的資金全部都是私人捐獻,總額大約為700萬法郎,但是在地上建設開始之前就全部耗盡了。一個臨時性的聖壇在1876年3月3日被設立,朝聖者的捐獻很快的就變成了建造資金的主要來源。聖心堂是從1875年開始建造,在1914年完工,雖然正式的儀式被延遲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進行。
聖心堂是由Chateau-Landon所開採的石灰華岩所建成的,這種岩石會不斷的滲出方解石,可以確保聖心堂既使在風化與污染的影響下,依然可以保持著白色的外觀。
聖心堂的圓頂有巨大的馬賽克,被稱為基督聖像(Christ in Majesty),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馬賽克之一。聖心堂外圍包括了一個供人們冥想,擁有噴水池的花園。聖母堂的圓頂式開放給遊客參觀的,可以從這裡看到巴黎市(大部分是位在聖心堂的南方)的全景。
夜間的聖心堂
聖心堂安放著一個龐大而且出色的管風琴,擁有4層鍵盤與腳踏鍵,還有90個音栓。這座管風琴是由法國的卡瓦耶·科爾(Aristide Cavaillé-Coll)所製造的,然而當卡瓦耶·科爾的繼承人Charles Mutin在1905年將管風琴搬移到巴黎之後,它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變得更為平淡無奇。原本在雪菲爾的亞伯特會堂安放著幾乎與這座管風琴相同(指音調與設計而言)的另一座管風琴,不過後來在1934年被火災燒毀。
圣心堂里面不让拍照,我一进门刚拍了一张,就被保安叫住,要我把相机收到包里才能进去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34_nEO_IMG.jpg[/IMG]
圣心堂里面建筑和雕塑都很精美,虽然比巴黎圣母院在复杂程度上差一些,但是还是相当的精美的
我进去的时候圣心堂里正在做弥撒,有神父等人主持仪式,下面一些教徒在听讲,转了半圈之后,有一些修女出来唱圣歌,唱得极为动听,和声非常好。这些修女虽然都不年轻了,但是声音都很动人,一看就是长期专业训练过的
当唱到哈利路亚的时候,窗外阳光透过云层,直射进教堂的柱子上,整个教堂光线大增,让人很有神圣的感觉。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04:41
圣心堂后面的小街上颇有巴黎的味道,这里聚集着很多街头艺术家,画家,给人画肖像或者卖自己的作品为生,大部分画得都很棒。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384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379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373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366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14:31
画作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079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14:34
[i=s] 本帖最后由 大卫 于 2012-4-15 14:36 编辑 [/i]
在蒙马特高地瞎逛,一不小心走到了蒙马特公墓,这里埋葬着一些名人,如作家左拉,大仲马 司汤达等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50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82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63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14:37
[i=s] 本帖最后由 大卫 于 2012-4-15 14:40 编辑 [/i]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04_nEO_IMG.jpg[/img]
这个墓地里有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可能就是这位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18_nEO_IMG.jpg[/img]
这位墓主生前得过很多勋章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17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14:42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79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03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96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14:43
作家佐拉的墓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88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13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66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14:49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09_nEO_IMG.jpg[/IMG]
我在蒙马特墓地走累了,翻随身带的LP巴黎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达利美术馆就在高地上,急忙GPS导航找过去。
俺手机的GPS不太给力,蒙马特高地的路和巴黎的其他路一样错综复杂,所以走了不少冤枉路才找到
路上随拍的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24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142_nEO_IMG.jpg[/IMG]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25_nEO_IMG.jpg[/IMG]
大卫 发表于 2012-4-15 14:53
达利美术馆
[IMG]http://i1154.photobucket.com/albums/p530/david27006/IMGP8226_nEO_IMG.jpg[/IMG]
里面很小,门票不便宜,要11欧,有巴黎博物馆通票可以便宜些,要6个欧
达利
[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5%B0%94%E7%93%A6%E5%A4%9A%C2%B7%E8%BE%BE%E5%88%A9[/url]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西班牙文: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 Marqués de 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簡稱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畫家,因他的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
1922年往馬德里的聖費南度藝術學院(Academia de San Fernando)進修,住在學生宿舍(Residencia de Estudiantes),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如洛爾卡與布努埃爾等。
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將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他有一種對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熱愛好,並影響至他的公眾藝術形象,使他的藝術愛好者與評論家異常苦惱。
1982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為普波爾侯爵。
[编辑]參考資料
Carre d'Art(Salvador Dali 薩爾瓦多·達利), Jean-Pierre Thiollet, Anagramme Ed., 2008. ISBN 2-35035-189-6
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1904.5~1989.1)出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菲圭拉斯。早年在马德里美术学院学习,最初接受意大利画家契里柯和卡拉的"形而上绘画"的影响,后对英国拉斐尔前派的精细描绘很崇拜。达利在校读书时,常好作出与常人相反的行为,穿奇装异服。在马德里学画期间,因煽动学生闹事而被暂令停学,1926年又因越轨行为而被开除。这时,他的怪僻性格更引人注目,他则顺水推舟,放肆地夸大其表现癖。他在自传《神秘的一生》中自称,他的童年不时被猛烈的歇斯底里痉挛所干扰,他认为这是他的创造力的源泉。1927年,达利参加了"伊比利亚艺术家协会",始在马德里,达尔玛等画廊举办画展,最终在巴塞罗那赢得声誉,被当时人们认作新一代画家中最有前途的天才之一。yishujia.findart.com.cn1928年,达利两次来到巴黎,结识了毕加索和米罗。约自1929年起,他的作品上出现了一些富有超现实主义特征的形象。不久,即成了最负盛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承认自己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幻觉,他们象弗洛伊德医生一样,去探索精神病患者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与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真诚反映,这在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对于超现实主义画家来说,这是些至为珍贵的素材。因此,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读他的画,人们既看懂所有细节,从整体上,又感到荒谬可怖,违反逻辑,怪诞而神秘。这种"潜意识"的景物,其实都是画家主观地"构思"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潜意识或下意识的感情表达。达利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影响最大,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不仅他的画,还有他的文章、口才、行动以及他的打扮,都无不在宣传他的"超现实主义"。他在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上,可以说超越了他们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群体。他的有些作品除了传达无理性、疯狂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哲学观外,有时还反映着人们的时髦心态。达利赞成人应该培养真正的幻想,象临床的妄想狂一样,而受理性控制的人的精神背后,仍保留有一些剩余意识。这些剩余意识使人处在静态之中。他还宣传,妄想方式不仅要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在他的日常生活里,他就常常故意放任自己的怪僻行为。如他穿一身潜水服出现在1936年伦敦超现实主义画展的开幕式上。他偏爱的幻觉形象常常被不断重复,如带有许多半开的抽屉的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件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以及物体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等等。达利在美国住了15年,1955年回到西班牙。在美国期间,他的大部分精力用在自我宣传上。还于1965年出版了一本《一个天才的日记》。晚年的达利,据西方报刊传闻,声誉欠佳,因为他允许别人冒他的真名制造伪作。达利活了85岁,也是现代派画家中最长寿的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