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城社区网〗's Archiver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10-9-18 16:40

所谓的“上海数字电视改造”

上海数字电视改造成了东方有线霸占和谋利公共资源的手段
转自:[url=http://shbbs.soufun.com/lsht~-1~2537/111772303_111772303.htm][color=#0000ff]http://shbbs.soufun.com/lsht~-1~2537/111772303_111772303.htm[/color][/url]
hihi80 发表于 搜房网 - 上海业主论坛 - 楼市话题
这几天,我居住的小区迎来了数字电视改造(模转数)高峰,昨天是改造完毕后的线路切换,切换后,家中原本花了高价购买、收看高清效果很好的“三星”、“索尼”高清数字液晶电视机,现在都不能收看了。原因不是接收不到数字信号,而是数字信号被“东方有线”加密了,为此,我与“东方有线”联系,他们说要开通高清数字电视服务,就要购买他们的高请机顶盒和按月支付服务费,否则,只能用他们免费提供的标清机顶盒,用作收看普通频道。
但是,问题又来了,“东方有线” 免费提供的标清机顶盒,数字信号画面接收效果太差,无法与现在市面上出售中的品牌电视机内置数字高频头相比。数字电视改造(模转数)给市民带来了几大困惑:
1、数字电视改造,使原本同样的收视操作变得复杂,增添了机顶盒和摇控器;在现在市民普遍使用的液晶电视上观看,机顶盒收视的画质反而粗糙!
2、收视费从每户13元提高到23元,收费增加并没有提高服务质量。
3、电视频道公共资源被“东方有线”霸占和用作谋利。按理来说,像公共频道和ZF免费提供的高清频道应该是开放的,现在被“东方有线” 加密了,难道纳税人提供给ZF两次分配的公共资源,成了“东方有线”谋利的资本了?
4、从数字电视改造实际情况看,改造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10-9-18 16:42

大家记得吗?当年上海老百姓在使用天线收看电视的时候,有线电视公司几乎每家每户宣传:承诺有线电视有60多个频道(模拟信号)。

现在,为了推广数字电视,“东方有线”特意把原先广大老百姓习惯使用的模拟信号在一夜之内“切除”,只剩下6个频道可以收看。从而强制逼迫老百姓多花50%的价格收看他们的数字频道。更何况大部分群众的电视机都不是所谓的高清电视,所以节目的清晰度提高不了多少。

那么,当初模拟频道的承诺呢?老百姓有选择权来选择数字或者模拟电视,何况现在“东方有线”机顶盒在使用中可以说非常差劲,不要说老人,就是一般人在使用中经常会进入“死机”状态,怨声载道。

是以人为本? 还是以垄断信息资源,吸取群众的民脂民膏?

请把60个模拟信号恢复,让老百姓有自由的选择权利,不能因为要强制老百姓购买数字频道而人为大幅度削减模拟信号频道!

而且,如LZ所说,如果大家逐步买了数字电视机,那么,这个使用非常不方便的机顶盒密码垄断更加凸现出所谓的新技术的推广,实质是借新技术之名垄断资源,给群众增添麻烦,为自己增加财源。

上海强制的所谓的“数字电视推广”使得群众生活更糟糕!

在发达国家,电视公共频道资源是开放的,不加密的,东方有线有何权力把它加锁???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10-9-18 16:46

数字电视”却是打着“数字电视”旗号进行的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局!
数字电视是世界电视发展的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中国广电部门近年来推行的“数字电视”却是打着“数字电视”旗号进行的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局!

一、没有“数字电视”节目源是这个骗局与“真正的数字电视”的一个区别点

众所周知,目前的中国还没有“数字电视”节目播出,上星的电视节目同样也是模拟信号,节目源是模拟的就决定了用户接收的电视节目必然也是模拟的!

不难理解,真正的“数字电视”应当从节目的录制、编辑、播出、收视等都是“数字化信号”。

二、“机顶盒”是广电部门欺骗电视用户的一个关键点

据广电部门说,电视机上接驳了“机顶盒”就可以收看“数字电视”了。

通过对“机顶盒”工作情况的剖析,不难看出,“机顶盒”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电视台的“模拟信号”――→“机顶盒”――→转为“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用户电视机

原理很简单:由于电视台没有“数字电视”节目源,“机顶盒”只好将电视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在到达用户电视机前再还原为原来的模拟信号输送到电视机。

不难看出,“机顶盒”其实是多余的,它不过就是把电视台的模拟信号转来转去后还是模拟信号再输送给电视机。

可以这么说,“机顶盒”只是广电部门自己开办的有线电视的一个终端接收器而已,说成是“数字电视”,不过是欺骗老百姓的一种“好听的说法”而已。

三、实行行业垄断,骗取钱财,是广电部门推行“数字电视”的根本目的!

从广电部门强制推行“数字电视”的做法就可以看出这个卑鄙的目的。

一是多收收视费。

以“数字电视”的重灾区广西为例。据报道,广西已经完成100万户的“数字电视”转换工作,每户每月多收12元,一年就多收144元,100万户每年就可敛财1.4个亿!

同时,“机顶盒”是一机一个,多一台电视机就得多买一个“机顶盒”,每个“机顶盒”售价在700元左右,即使按照一户一台电视机来算,100万户光“机顶盒”一项,广电部门就可以敛财约7个亿!即使“机顶盒”的售价降到300元,广电部门也可以敛财3个亿!

二是强行关闭模拟信号,剥夺老百姓的收视“选择权”。

从各地广电部门强制推行“数字电视”的做法看,无一例外的就是强制关闭原来的模拟电视信号,只留3到5个台给你过渡,一段时间后则完全关闭模拟信号,逼迫用户无条件接受广电部门自己开办的所谓“数字电视”节目,从而达到垄断的目的
四、不是题外的题外话

近来,有“两会代表”,有不少网民都对“数字电视”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但许多人的观点不外乎就是“数字电视收多少钱才合理”的问题,而根本没有看到“数字电视”是一个骗局的本质!

试问:对于一个骗局来说,有“收多少钱才合理”的说法吗?

骗局,是不容讨论的,就像“主权问题不容讨论”一样,“数字电视”的骗局必须停止!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国提供数字电视信号的是垄断企业吗?有办法对付它吗?
[url]http://ww123.net/baby/thread-4755336-1-1.html[/url]

eric_lee 发表于 2010-9-18 16:46

垄断机构去shi

nksun 发表于 2010-9-18 16:52

从来没有装过有线电视的飘过。

toywong 发表于 2010-9-18 16:53

不看有线电视

eric_lee 发表于 2010-9-18 16:55

若干年前~~还去东方有线面试过~~{:3_133:}

Dickson 发表于 2010-9-18 16:55

模拟电视的路过……

eric_lee 发表于 2010-9-18 16:56

说实话,我家的电视机就是用来看电影的

电视类节目,通过网络看比较方便~~

新居客 发表于 2010-9-18 17:03

和谐社会,多看少说少做~~~
有米了,飞国外啦

zhuyuhua 发表于 2010-9-18 17:16

垄断害死人。。。老百姓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那些幕后的ZF官员 国产电视企业领导们笑而不语罢了。。。。。。河蟹社会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况 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称

这个河蟹的国家如果一味这样下去 只能越走越远了。。。

hackroad 发表于 2010-9-18 19:10

江桥没数字电视..据说有的话也要到明年..

www3074 发表于 2010-9-18 19:25

改明装个锅去

守护天使 发表于 2010-9-18 21:00

我们这里转换结束了。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10-9-18 21:02

多了2个体育台,劲爆体育和欧洲足球,很对我胃口。

andy-fu 发表于 2010-9-18 21:04

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侵权,流氓,强盗,QJ行为!

其实还远远不止,打个比方,走进一家商店,店家一见你就一定要把一件看似很高档的破棉袄卖给你,你要是不买,把你身上原先的衣服都扒光,最后要么就高价买它的棉袄,要么就穿着裤衩子滚蛋。!!!

alon40 发表于 2010-9-18 21:27

[quote]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侵权,流氓,强盗,QJ行为!

其实还远远不止,打个比方,走进一家商店,店家一见你就一定要把一件看似很高档的破棉袄卖给你,你要是不买,把你身上原先的衣服都扒光,最后要么就高价买它的棉袄 ...
[size=2][color=#999999]andy-fu 发表于 2010-9-18 21:04[/color] [url=http://www.jiacheng.sh.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29447&ptid=63928][img]http://www.jiacheng.sh.cn/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楼上比喻的很贴切~~

鱼片 发表于 2010-9-19 01:19

现在电视都看的少了

xhz_000 发表于 2010-9-19 08:09

我娘家还没有江桥的生活条件,却已经用数字电视若干年。
因为,广电规定不看数字电视也甭想看有线电视,只有CCTV1 这样的6个频道的无线看,而且信号比较差。
没办法,都是强制的,我家买了3个机顶盒,唉~
真贵啊{:3_127:}{:3_127:}
真是强盗,可是你没处伸冤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