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城社区网〗's Archiver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2:43

上海人不要自卑——金陵吴音是华夏正音

上海人不要自卑,伟大的吴语比普通话承载着更多上古至中古时期的中原正音。

请看以下史实:

金陵雅音是西晋洛下雅音的南方變體,金陵雅音即中國雅音
顔之推《音辭篇》中說:
“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和古今,爲之折衷,榷而量之,獨金陵以與洛下也。”
南北朝爲中國南北分治時代,北方以洛下爲中心,南方以金陵爲中心。客觀地說,當時確實存在兩個雅言標準,在北方則爲“北雜夷虜”後的洛下(西晋)雅言的變體,或稱北音或中州音。
但這兩個雅音系統,儘管它們都是西晋雅言的親生子,若從當時中國的政治、文化、民族以及文獻語言的狀况來看,還是有主次之別的。
北朝政權爲北方少數民族取代漢族而建立的。儘管近三百年來,少數民族在語言上逐漸爲漢族所同化,“後魏初定中原,軍容號令,皆以夷語,後染華俗,多不能通。”西魏孝文帝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庭,若有違者,免所居官。”幷曰:“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儘管當時洛陽雅音已取得了北方正音的地位,而且北方少數民族在姓氏、官職、服裝、婚姻、習俗等方面已相當程度的漢化,但這一切幷不能改變南朝漢族政權在政治上的正統地位以及在文化、教育諸方面的中心地位,這當然也就决定了金陵雅音的主要地位。曾供奉北魏的梁人陳慶之的話正反映了這個事實:
“魏朝甚盛,猶曰五胡。正朔相承,當在江左。秦朝玉璽,今在梁朝”。
《舊唐書?音樂志》也有類似記載:
“自永嘉之後,鹹、洛爲墟,禮壞樂崩、典章殆盡。江左掇其遺散,尚有治世之音。”“開皇九年平陳,始獲江左舊工及四懸樂器,帝令延秦之,嘆曰:‘此華夏正聲也,非吾此舉,世何得聞?’”
顔之推同樣也持這種觀點:
“然冠冕君子,南方爲優;閭裏小人,北方爲愈。”
“至鄴已來,唯見崔子豹崔瞻叔侄、李祖仁李蔚兄弟,頗事言詞,少爲切正。”
“北朝喪亂之餘,書迹鄙陋,加以專輒造字,畏拙甚于江南。”
“禮崩樂壞,其來自久。今大常雅樂,幷用胡聲。請馮梁國舊事,考尋古典。”
《音辭》篇中批評北人語多不正之句,是隨處可以見到的。顔氏官事北朝十多年後仍稱南朝爲本朝,更能說明他的立場:
“先君,先夫人皆未還建鄴舊山,旅葬江陵東郭,承聖末,已啓求揚州小郊北地燒磚,便值本朝淪沒,流離如此,數十年間,絕于還望。”
因此,我們說,梁時之南北朝,中國雅音的代表應是金陵讀書音,也就是《玉篇》音,也就是“吳音”。如果從當時洛下音是金陵音的孿生姊妹、是北朝雅音這個特殊情况來說,可以把洛下音稱作“次雅音”。但由于習俗所染,兩姊妹已變得不大相像,一爲吳音,一爲中州音。因此,把梁代中國雅音仍看成是“洛陽京畿舊音之系統”,是不準確的,是不合乎歷史事實的,是缺乏發展變化的辯證法的。
梁朝的中國雅音是吳音,對于這樣一個結論,讀者可能一時難以接受,因此有必要重申一下我們對吳語的認識。

梁陳時的吳語就是西晋時的洛下語與吳語的融合體
吳語,又稱江左話,江東話,有的叫南音。
我們的觀點是,吳語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同時也是一個時間概念。也就是說,不同時代的吳語,面貌是不同的。對于吳語,專家學者已論述不少,我們不作全面介紹,只强調一下自己的觀點。

至東晋前,吳語與中原雅音的接觸是頻繁的,二者的差別不會太大,這就爲東晋以後它們的融合打下了基礎。
降至東晋,吳語與雅言的關係更加密切了,郭璞注《爾雅》、《方言》,引用江東語的次數最多,《爾雅》一百餘條,《方言》六十多條:
怙恃也。  郭注:今江東呼母爲。
號,呼也。  郭注:今江東皆言呼。
——《爾雅》
、芡,鶏頭也,北燕謂之。郭注:今江東亦呼耳。
、,析也,析竹謂之。郭注:今江東呼蔑竹裏爲。
                                       ——《方言》
可見江東語與雅言已有很大的一致性。事實上郭璞是把江東劃成了一個最重要的方言區,代替了東漢河洛雅言的中心地位。
《晋書。樂志》:“自永嘉渡江之後,下及梁陳,鹹都建業,吳聲歌曲起于此也。”民歌的穩定性應大于語言,由此也可以看到吳語對南遷北人的影響。
永嘉後南北士族的大融合,應是以語言的融合爲先導的。在東晋末桓玄時代已有“共重吳聲”的風氣,在梁陳時期,人們所謂的“吳語”——新的吳語、西晋時的洛下雅言與吳語的融合體是早已形成,再認爲這個時期的標準語音仍爲洛陽舊音,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

梁陳時期的金陵雅音就是吳語,《玉篇》音是最有力的證據。《顔氏家訓。書證》篇舉了梁孝元帝詢問張簡憲“”字讀音的事,幷雲此字“顧野王《玉篇》誤爲黑旁沓,顧雖博物,猶出簡憲、孝元之下。”顔氏以一字書寫之是非定三人之高下是否恰當,在此不論。
                                                            [size=6]從原本《玉篇》音看吳音、雅音[url=http://xinyinyun.blog.sohu.com/8641872.html]http://xinyinyun.blog.sohu.com/8641872.html[/url][/size]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2:44

境内外各种关于汉语发展史的研究论著一致指出,汉语语音在宋元易代前后发生过一次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北方原金朝统治区内的主流语言较之北宋时的官方语言产生了如下差异:全浊音声母依据声调(原声调)转化为阿尔泰语系中相对应的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与入声有紧密关联的复杂的辅音韵尾归并转化,成为简单的元音韵尾和鼻音韵尾,入声在北方从此消亡;大量平舌擦音和舌头音变为阿尔泰语系语言中特有的翘舌擦音;部分原来的入声非重读变调音转变为新的读法——轻声;儿化音发展成熟。这种新兴的语音结合从契丹、女真、蒙古语借用来的大量动词、形容词、代词和介词以及简化了的汉语语法,成为了一个新的语种——官话。随着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官话方言漫过原先的宋金边界向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扩展传播,进入湘语、吴语这两种南方汉语的使用地区,与它们交叉折衷,形成西南官话和江淮(下江)官话这两种分支,并凭借政治优势,深刻地影响了吴、湘、粤、赣、客、闽等南方汉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在数百年间推动着江淮官话——吴语、西南官话——湘语之间的地理界线向对方地域分别移动了数百公里和一千多公里,从而形成了今天中国汉语语种地理的基本格局。明代先后以朱元璋故里的江淮官话和北平地区的华北官话作为官方语言;清代女真族第二轮涌入中原,进一步胡化华北官话的语音,大量清洗官话中的古汉语词汇,致使言文脱离现象日趋严重,最终奠定今天北方汉语以及日后的普通话的基础。

eric_lee 发表于 2009-10-13 12:46

[quote]上海人不要自卑,伟大的吴语比普通话承载着更多上古至中古时期的中原正音。

请看以下史实:

金陵雅音是西晋洛下雅音的南方變體,金陵雅音即中國雅音
顔之推《音辭篇》中說:
“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和 ...
[size=2][color=#999999]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2:43[/color] [url=http://www.jiacheng.sh.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90967&ptid=56515][img]http://www.jiacheng.sh.cn/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强烈KY前7个汉字~~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2:55

[quote]

强烈KY前7个汉字~~
[size=2][color=#999999]eric_lee 发表于 2009-10-13 12:46[/color] [url=http://www.jiacheng.sh.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90970&ptid=56515][img]http://www.jiacheng.sh.cn/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你不自卑,不等于没人自卑。:face38:

小草莓 发表于 2009-10-13 12:59

为什么上海人要自卑啊?

eric_lee 发表于 2009-10-13 13:05

[quote]


你不自卑,不等于没人自卑。:face38:
[size=2][color=#999999]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2:55[/color] [url=http://www.jiacheng.sh.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90973&ptid=56515][img]http://www.jiacheng.sh.cn/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我是对这种说法不认同。

就好比前段时间,有人说:说上海话的人是不文明的人。这是一个道理。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3:09

我家囡囡说不好上海话,有天竟对我说上海话很难听。

豆腐大怒,告诉孩子虽然我们祖籍不是上海,但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上海已经是我们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有首歌叫《谁不说俺家乡好?》

嘉城人无论来自何方,今天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都是上海人!

vastwind 发表于 2009-10-13 13:15

北方话,那就是胡话,平分阴阳入派三声。江南吴语也未必是正宗,客家话才是古时正音一脉,呵呵。

eric_lee 发表于 2009-10-13 13:27

[quote]北方话,那就是胡话,平分阴阳入派三声。江南吴语也未必是正宗,客家话才是古时正音一脉,呵呵。
[size=2][color=#999999]vastwind 发表于 2009/10/13 13:15[/color] [url=http://www.jiacheng.sh.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90988&ptid=56515][img]http://www.jiacheng.sh.cn/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胡话?

vastwind 发表于 2009-10-13 13:30

胡人说的话,岂不是胡话?比如“胡同”,那源自蒙古语,北京土话许多都是满族话的译音

eric_lee 发表于 2009-10-13 13:32

[quote]胡人说的话,岂不是胡话?比如“胡同”,那源自蒙古语,北京土话许多都是满族话的译音
[size=2][color=#999999]vastwind 发表于 2009/10/13 13:30[/color] [url=http://www.jiacheng.sh.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90999&ptid=56515][img]http://www.jiacheng.sh.cn/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哈哈~我是开玩笑的~你没理解我意思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3:46

正音分为两支,客家话属于北支:北宋汴梁方言——中州音的后裔,其在北朝已经胡化,地位不如金陵雅音。
南支就是金陵雅音,属于雅音和吴音的融合体,但是其语言底层确实是吴语,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吴语。
金陵雅音是正统汉语标准音,其地位直到乾隆年间才被直隶话——老北京话取代。

关于金陵雅音的历史地位,详见维基百科《南京官话》词条:

南京早期属于[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90%B4][color=#0000ff]吴[/color][/url]地,本土语音本为已经初步汉化的中古[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90%B4%E8%AF%AD][color=#0000ff]吴语[/color][/url]。[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6%99%8B%E4%BB%A3][color=#0000ff]晋代[/color][/url]中原汉民[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8%A1%A3%E5%86%A0%E5%8D%97%E6%B8%A1][color=#0000ff]衣冠南渡[/color][/url]定都南京以后,[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4%B8%AD%E5%8E%9F][color=#0000ff]中原[/color][/url][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9%9B%85%E9%9F%B3][color=#0000ff]雅音[/color][/url]成为南京上层社会的用语。在以后的历代变迁中,南京语音也在发生变化。[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9%9B%85%E8%AF%AD][color=#0000ff]雅语[/color][/url]和吴语融合,逐渐形成南方的[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6%B1%9F%E6%B7%AE%E5%AE%98%E8%AF%9D][color=#0000ff]江淮官话[/color][/url]。
在[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4%B8%9C%E6%99%8B][color=#0000ff]东晋[/color][/url]时代,汉族正统朝廷及南迁汉民带来中原洛阳雅言,又称“士音”,金陵本地居民的语言称为“吴音”,又称“庶音”[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D%97%E4%BA%AC%E5%AE%98%E8%A9%B1#.E6.B3.A8.E9.87.8A][color=#0000ff]2[/color][/url] 。此后中原雅言和吴音在金陵融合。[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D%97%E6%9C%9D][color=#0000ff]南朝[/color][/url][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D%97%E6%A2%81][color=#0000ff]梁[/color][/url]时学者[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9%A1%BE%E9%87%8E%E7%8E%8B][color=#0000ff]顾野王[/color][/url]著《[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7%8E%89%E7%AF%87][color=#0000ff]玉篇[/color][/url]》整理京师金陵雅音,即为中原[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6%B4%9B%E9%98%B3][color=#0000ff]洛阳[/color][/url]雅音南下后与南京吴语的结合体[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D%97%E4%BA%AC%E5%AE%98%E8%A9%B1#.E6.B3.A8.E9.87.8A][color=#0000ff]3[/color][/url] 。中国的国语正音在南北朝时期分为南北两支,主流上以南方的金陵士音为正统。
[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9%9A%8B%E6%9C%9D][color=#0000ff]隋朝[/color][/url]统一中国定都[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9%95%BF%E5%AE%89][color=#0000ff]长安[/color][/url],编著《[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8%87%E9%9F%B5][color=#0000ff]切韵[/color][/url]》,音系为[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6%B1%9F%E4%B8%9C][color=#0000ff]江东[/color][/url]金陵雅音和中原[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6%B4%9B%E9%98%B3%E9%9B%85%E9%9F%B3&action=edit&redlink=1][color=#0000ff]洛阳雅音[/color][/url]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而以金陵士音为重[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D%97%E4%BA%AC%E5%AE%98%E8%A9%B1#.E6.B3.A8.E9.87.8A][color=#0000ff]4[/color][/url]。唐著《[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94%90%E9%9F%BB][color=#0000ff]唐韵[/color][/url]》,沿隋《切韵》;宋编[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BB%A3%E9%9F%BB][color=#0000ff]廣韻[/color][/url],袭隋唐[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8%87%E9%9F%B5][color=#0000ff]切韵[/color][/url]、[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94%90%E9%9F%BB][color=#0000ff]唐韵[/color][/url]。
[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AE%8B][color=#0000ff]宋[/color][/url]为[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5%83][color=#0000ff]元[/color][/url]滅,後明灭元,[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6%98%8E][color=#0000ff]明[/color][/url]以古中原雅音為正,鉴于中原地区更多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遂以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音為基礎音系确立标准国语[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D%97%E4%BA%AC%E5%AE%98%E8%A9%B1#.E6.B3.A8.E9.87.8A][color=#0000ff]5[/color][/url],这便是通行中国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话。
[url=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D%97%E4%BA%AC%E5%AE%98%E8%A9%B1]http://www.artystyczne.info/index.php?l=zh&q=%E5%8D%97%E4%BA%AC%E5%AE%98%E8%A9%B1[/url]

金陵雅音和客家话的共同点要远远大于普通话。

浪淘沙 发表于 2009-10-13 16:09

豆腐研究的真深,不过江淮官话好像范围很广......

jasonbkm 发表于 2009-10-13 16:29

[i=s] 本帖最后由 jasonbkm 于 2009-10-13 16:31 编辑 [/i]

谁都不要自卑么.
各有各的好处,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关于方言一说么.大家都要爱自已的方言了,那是老一辈的人留下的东西. 哪个是正音并不重要.总不见得要把中国的官方语言改为方言?重要的是大家都能懂,能交流.

PS:我说的是江准一带的方言,每次在车上接到家里的电话,同事也说听不懂我在说什么,说什么像日本话(可能我说家乡话很快).但大家好像也只是这么一说,并没有贬低的意思.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6:48

[i=s] 本帖最后由 伊万豆夫 于 2009-10-13 16:49 编辑 [/i]

江淮官话的底子是吴音,多数语音是传承于中原音韵的。

吴语的读书音即文读音是非常接近唐宋时期的中原话的。

建国初,宋庆龄主席在政协会议上全程吴语读书音发言,掌声雷动。

用吴语、淮语念唐诗宋词,都比普通话押韵。

但是,用普通话念元曲就比较押韵了,这就是吴语比普通话存古的缘故。

浪淘沙 发表于 2009-10-13 16:57

江苏省:
  连云港市:市区、东海县(西北部除外)、灌云县、灌南县,约304万。
  盐城市:市区、射阳县、滨海县、响水县、阜宁县、建湖县,约606.5万。
  宿迁市:沭阳县、泗洪县(西北部除外)、泗阳县,约343万。
  淮安市:市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约520万。
  扬州市:市区、宝应县、江都市、高邮市、仪征市,约453.5万。
  镇江市:市区、句容市、扬中市,约187万。
  南通市:市区,通州中西部(比较特殊)、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约430万。
  泰州市:市区、兴化、姜堰、泰兴,约438.5万。
  苏州市:张家港沿江地区,人数不详.
  南京市:市区、溧水县,约530万。
  (总计3812.5万)
  安徽省:
  六安市:市区、寿县、金寨县(西北部除外)、霍山县、舒城县,约499万。
  合肥市:市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约456.5万。
  滁州市:市区、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明光市、天长市,约433万。
  巢湖市:市区、和县、含山县、无为县、庐江县,约453万。
  安庆市:市区、枞阳县、桐城市,约231.5万。
  马鞍山市:市区、当涂县,约124万。
  芜湖市:市区、繁昌县、南陵县,约170.5万。
  铜陵市:市区、铜陵县,约75万。
  池州市:市区、青阳县,约91万。
  (总计2672.5万)
  江西省:
  九江市:市区、九江(北部)县,约142万。
  河南省:
  信阳市:市区、固始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商城县、光山县、新县、罗山县。约798万。
  以上共计7425万。
  注:江淮官话 湖北省黄孝片 由于存在较大争议,未列入分布表内。

百度了一下,江淮官话的分布范围,好像内部差别还是较大的!

wxj021 发表于 2009-10-13 17:58

作为上海人,从来没有因为讲上海话而自卑过!
相反认为,说上海话是上海人的自由!!
在家乡说家乡话,不是由YP人说了算的!!!

伊万豆夫 发表于 2009-10-13 18:54

今日之沪语实为吴语之通语,是江浙吴语的融合产物,其内在文化底蕴是深厚的。

在上海长期居住的就是上海人,上海人的母语就是上海话,让我们像香港人热爱广东话/台湾人热爱闽南话/客家话那样热爱自己的母语吧!

说母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力。

上海康熙 发表于 2009-10-13 21:14

我奶奶现在讲得话 好多我听不懂了。
可能就是吴语吧

守护天使 发表于 2009-10-14 09:04

[quote]作为上海人,从来没有因为讲上海话而自卑过!
相反认为,说上海话是上海人的自由!!
在家乡说家乡话,不是由YP人说了算的!!!
[size=2][color=#999999]wxj021 发表于 2009-10-13 17:58[/color] [url=http://www.jiacheng.sh.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91119&ptid=56515][img]http://www.jiacheng.sh.cn/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支持,我们要说家乡话难道也被非议,过分!上海话,尤其是在电影里听到的感觉特别亲切!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